专栏名称: 知更鸟在屋顶
知止而后定,let's ZigHoldi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萌翻亚洲的她,能否打破“长残魔咒”? ·  15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中产的保温杯,比iPhone还小了? ·  23 小时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  2 天前  
每日人物  ·  机票跌到200块,我却高兴不起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更鸟在屋顶

Obsidian 复盘实现非惯性成长:是时候为过去做出改变了

知更鸟在屋顶  · 公众号  ·  · 2024-04-15 22:40

正文

早上刷牙时,想起多年前一次聊天:

与朋友三人绕着小区,一路从大学聊到当下,他俩或多或少遗憾大学时没有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毕业后的创业也未经深思熟虑。而我的一贯想法是,不为做过的事后悔,即使重走人生,受限于认知,仍然会做同样的选择。与其遗憾后悔,还不如花精力想想以后怎么做。

大概是昨晚和妻子聊起工作,她对我的新工作是否稳定的感觉担忧。我下意识反驳没问题,但以往几次也都在自我感觉良好中,骤然走向崩溃?怀着心事睡着,早上醒来,刷牙时不免伤怀,回顾过往,便想起那段对话。

相比于妻子,我觉得自己内心协调,能将外部冲突合理消化,然后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我总说她对外界评论有过激反应,太过在意别人的想法,抵触评论封闭自我。而我呢?看似一块海绵,将所有东西都吸纳,实际上,晾干后一滴水也没留下。妻子反击我是另一个极端,确有道理。


我决定挑战固有观念,旗帜鲜明地指出: 当一个人能为过去的自己做出不同决择时,我们才能说,他成长了。

在人生这条长途中,每个人都驾着基因和家庭混搭的小车,永不停歇地朝着死亡这个终点驶去。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有的人直来直往,有的人兜兜转转,他们有着既定的速度和节奏。

我们习惯于将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心智的成熟,当作成长。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一棵树从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原来指甲盖大小的种子,到最后的蔚然成荫,直到枯萎死去。

可就像牛顿惯性定律指出的,一个不受力的物体维持初始速度运动。人这辆小车,也在初始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前进。我们看似不断运动变化,但只是循着惯性前行。

像看蚂蚁一样,看待自己的一生。这副行尸走肉能否给自己,超脱宿命的惊喜呢?或者,如果过往的每段经历决定了今天的我,也定义了未来的话,我自以为是的成长,不过是惯性成倍地延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