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上的是对方,
还是Ta身上的
「另一面」
自己?
曾听过这样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一个乖巧传统的女性,却找了个花心爱玩、还有点不着调的丈夫。
婚后的生活并不好过——丈夫不仅本性不改,还变本加厉,甚至出轨。
跟大家想的一样,她选择了离婚。
但奇怪的是,离婚后的她却抑制不住对丈夫的依恋,甚至想找他复合。
她的原话是:好像前夫就是有种
魔力,
冥冥中吸引着我。
随着交流的深入,咨询师发现,不止是前夫,而是前夫
这类人都很吸引她。
后来在一次催眠中,她终于说出了心声:
在小时候,她就意识到父母太强势了——不听话的话,就没有好脸色看。
她只能顺从父母,这形成了她的
「正人格」
。
但人活在世上,怎么会没有自由意志呢?
于是她内心深处渴望「自主」、甚至希望随心所欲的那部分,一直被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发展成与主人格相反的
「负人格」。
直至有天,她遇到一个有着自己「负人格」特质的人——她的前夫,心里立刻油然而生一种
亲近、依赖
的感觉。
因为这个人,正好活出了自己缺少且一直追寻的那一部分。
借助与前夫的亲密,她能触碰到内心被压抑的部分。
这正是武志红老师所认为的:
“人格与负人格,是A与-A的关系。
A与-A相伴相生,
你在A中表现得越显著,就越容易被-A那面影响、被有-A特质的人吸引。
为了使人格完整,你会在潜意识的影响下靠近那些跟正人格截然相反的部分。”
而这个追寻人格完整的力量之强,超出了你的想象。
荣格认为,
自性追求完整的动力,胜于追求幸福的动力。
所以,即使那位女士意识到自己跟前夫一起会受伤、会痛苦,她依然会被某种特质吸引。
你的
「负人格」
是什么?
负人格在心理学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由荣格在1917年出
版的
《潜意识心理学》
中提出,书中,他把自我中被隐藏在潜意识内、未能充分发展的阴暗面,称为负人格。
经多年发展,负人格理论为心理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我在咨询室见过很多压抑着负人格的来访者:
平时很平和,但偶尔的想法却充满了
「破坏欲」,
觉得自己很不应该;
对朋友很大方,但对家人却有些
「自私」,
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我;
「贪恋」
那个死性不改的渣男/女,怀疑自己鬼迷心窍;
偶尔厌倦平稳的工作,对
「多变」
的生活产生向往,然后嘲笑自己不现实。
……
这些原本
稳定、专一、宽厚
的来访者,在被负人格短暂地盖过了正人格,接管了他们的意识层面时,对自我产生了困惑。
但是,这些
困惑是很有
价值
的。
因为,正人格越明显,代表着与之相伴相生的
「负人格
」
被压抑得越深。
这会导向两个结果:
一是,你活成了别人眼中的好人
,
但时常感觉空虚;
二是,你会被很多贴近你
「负人格」
的人/事吸引,做出错误的选择。
案例中的来访者,就是很典型的后者。
当人格不能「活出完整」,人就无法真正独立。
她自身压抑和缺失的“坏”,让她试图在别人身上寻求
「替代性满足」。
但是,当我们自己也有的时候,就不需要被谁填补。
因此,
武志红X看见心理
团队以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提出的人本性理论为基础,并根据个体不同的成长模式研制研发出
【负人格测试】。
测试将从
7个维度
剖析你的
正面与负面人格特征,
只有当你看见它们时,才能完整地认识自己,理解行为与认知之间产生矛盾的源头,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测试还总结了多种整合人格的方法,希望陪你一起凝聚圆满自身的力量。
当你能系统地
整合并接纳
自我
时,真实的人生才得以随之开启。
邀请你加入
【负人格测试】
7大维度,
揭示你的正负面人格
配备专业建议,
带你拥抱完整的自己
29.9元,
测测你的负人格
点击图片,立即
测试
👇👇👇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
负人格
即可订阅
- 适测人群 -
想了解自己人格的人
常常感到内心冲突、矛盾的人
有时无法理解自己行为的人
想深入了解自己的人
觉得自己有“多面性”的人
- 测评亮点 -
负面人格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的选择,
然而这种影响并不容易被人察觉。
那么,测评将如何带你
精准解析
自己的负人格呢?
或许你会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
-
你外显的
正面人格
和内隐的
负面人格
分别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