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日郑爽章子怡同上热搜,是因为这么一段视频:郑爽在《演员的诞生》节目中扮演章子怡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演过的角色,演完之后,评委要求即兴来一段,在这段里,郑爽屡次笑场。
章子怡脸色一点一点黑下来,发怒:“(刘烨)你满意什么?他们一点信念感都没有,你满意什么?郑爽一直在笑场,你满意什么?你懂不懂戏啊?”
然后宋丹丹抛梗圆场:“郑爽,你看,她就敢生气。”
章子怡顺势下台阶,刘烨打配合。
章子怡:“你看,把郑爽吓坏了。”(其实哪里是只把郑爽吓坏了,你们看看张国立的那个表情。)
刘烨说刚刚的“殿堂级吵架”是示范表演,我是不信的。因为在郑爽表演的过程中,镜头给到章子怡时,她的脸色已经变了。
路人们在赞叹章子怡气场强大,“完全看不出表演痕迹”,我却在评论区看到一条扎眼的:
章子怡又没什么作品,就知道和男人炒作。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回去找这条评论截图,发现已经找不到了,想必是被群嘲之后删除了。
稍微看点电影的人都知道,走出国际的电影演员就那么几个。而章子怡“国际章”的名号绝无半分虚假。
我看她的第一部电影是《十面埋伏》。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每每想起这句,脑海里浮现的都是章子怡跳舞的画面。
她的眉目间有一种难得的硬朗倔强,遗世独立这四个字,最适合她。
《夜宴》里,有这么一段台词,也描述得恰好:
“这只凤的眼睛我老是绣不好。”
“你想想婉后的眼睛。”
“婉后的眼睛,时而妩媚,时而让人害怕。”
“凤目生威。”
章子怡饰演的婉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印象深刻,这个人物层次太丰富了,太深刻了。
她天生一张有故事的脸,被电影这个载体选中的脸。
高中的时候音乐老师曾经在课堂上放过《我的父亲母亲》,旨在陶冶我们赏析电影配乐,但是我只顾着看章子怡的表演。
她怎么可以这么自然?淳朴的,倔强的,如同未雕琢的美玉,你会觉得她就是那个山村里的姑娘,认定了一个人就是一辈子。
她让人觉得,或许那样干净的爱情,真的存在。
后来看她的《艺伎回忆录》,虽然被巩俐和杨紫琼遮盖了些许光芒,但依然让人觉得震撼。(这部电影里巩皇简直太美了。)
《艺伎回忆录》里那场舞,比《十面埋伏》更加凄婉,冷清,有独特的凋零式的美。
章子怡无可争议的,就是她的演技。
《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奠定了她在我个人心中的地位。
她是华人影坛入围奥斯卡次数最多的演员,第一位获得好莱坞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演员,第一位获得华人五大电影奖的大满贯影后。仅一部《一代宗师》,就获得了14座影后奖。
我喜欢的女性电影演员并不多,巩俐,章子怡,周迅,张曼玉,汤唯,朱茵。朱茵是感性的喜欢。
章子怡是对于她塑造的角色,和她靠谱的演技的喜欢。
很多卖人设的演员,人设一崩,就垮了。章子怡是少有的不卖人设,不靠自拍,不靠炒作的。她想谈恋爱就谈恋爱,想和谁谈就和谁谈。
所以“沙滩门”“诈捐门”这类新闻对她并不起作用。
当时民众愤怒于她“说是要捐100万,但善款少了16万”,却忽略了她已经捐了84万。
剩下的16万,是别人口头承诺要给,但并未募集到的。其他明星只捐个十万八万的,安然无恙。升米恩,斗米仇。
“诈捐门”应该是章子怡面临过的最大的舆论压力了。但是她还是靠作品站起来了。
这如果换成任何一个小鲜花,谁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