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酒后曰
我姓张,大家都叫我长弓,企业顾问,专注于互联网运营。在互联网圈十多年,对内容浮躁深感厌倦。所以,在这里“不讲段子、不煽动情绪”。只关注一件事:从另类的角度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  昨天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入库参考案例:周某春等36人诉重庆市涪陵区规 ...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这回都踏实过年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酒后曰

这些年热炒的“碎片化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酒后曰  · 公众号  ·  · 2017-04-06 18:23

正文

前阵子,

在知乎做了一场live:

“如何更有效率读书”

结束后好多人问我碎片化学习的事。


鉴于单独解答效率太低,

准备再开一场 讲讲碎片化学习

集中解决下大家的疑问好了。



这些年经济、技术进步快,

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

社会关系变复杂了。


以前人身份简单

不用考虑职场问题的家庭女性,

在一个单位混到退休不用考虑外界的老职工。

过去这些平常的简单模式,

现在看来无异于都市传说。


现代的普通人,

一天当中身份要转换好几次。

一会当领导、

一会当父母亲、

一会混各个圈子。


特别是有了“微博”“朋友圈”这类东西以后,

这现象更明显了,

一天当中可能要跟上百人互动、链接。

大部分人很难完全下的了决心,

关朋友圈不上微博。


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们一天当中可能要被上百号人、上千个事儿打断。

而打断的间隙,

有一些空闲的碎片时间。

这个时间用来干嘛?

打游戏、发呆、抓耳挠腮?

还是用来学习?


有些人可能简单的认为,

间隙时间用来刷文章就叫碎片化学习了。

然后寄希望于这种学习方式,

能够产生积累。


然而,

最终很多人发现,

碎片刷的再多,

跨度再长也没办法聚沙成塔。


打个比方,

大脑“学习”一个事情,

就像是在现实中盖楼,

碎片时间的利用就是像是添砖加瓦。


你能想象一下,

没有整体组织,

全凭心情临时的垒砖能建起来什么样的建筑吗?


那么同样的,你也如果期望

“间隙时间, 轻松的get一下”

就可以学有所成,

无异于缘木求鱼。


那碎片学习是不是就没什么价值了?

那倒不然。


碎片学习,

其实是把以前整体学习中的某些环节,

分离了出来,

在时间连续性不强的状态下(比如:等车、等饭、飞机上)将知识进行粗加工。


以前,

大家在学校受的教育,

大多是关于“整体学习”的:

一整段时间内听课、看书、做题、考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