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快1个月了,陪作业该崩溃的家长,也都崩溃过好几次了。
小D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也在陪写作业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崩溃”过。
终于,在当小学生妈妈的第五年,我彻底认识到,如果陪写作业的时候眼里只有“完成作业”,那语文完了还有数学,计算正确了还要求书写工整,今天完了还有明天。
只要娃还得上学,作业就是写不完的,而且要求只会一天比一天高。
父母如果必须陪写作业,且不想每次都把自己气够呛,让亲子关系摇摇欲坠,那第一关注点就不能放在作业上。
陪写作业不关注作业,那关注啥?
关注“情绪”和“状态”。
谁的情绪,谁的状态?——双方的👇🏻
孩子的情绪和状态好,才能愿意写作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巩固知识和技能。
而想让孩子有个好状态,家长自己也不想崩溃,那就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咱们自问啊,我们陪写作业,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生气?
不外乎两种:
一、教了半天,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二、一写作业就东摸摸西摸摸,态度怎么就不能认真!
“你再这样下去,作业啥时才能写完啊!”
虽然咱们目标确实是写完作业,但问题其实并不出在作业本身。
先看第一种情况——会与不会,它其实是一个技术问题。
学习本就是去学“不会”的东西,那孩子遇到有不会的题也再正常不过了。
他可能上课没听明白,也可能题目没有看懂。陪写作业的过程其实也在给家长释放一个信号,帮助我们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孩子具体哪个环节不会。
那么解法很简单啊:
陪的时候多多观察,不会的地方就多讲几遍呗;
家长自己也讲不明白的,手机上搜一搜,总有比我们讲得生动的视频;
或者实在教不会,就留给老师,咱们只做记录,事后复盘的时候也能总结到底是哪一类的不会,再去和老师沟通请求帮助。
但这里的问题就出在,大部分家长不能够接受“孩子不会,或者教了一遍两遍还不会的”,反而家长在此处,先开始闹情绪了:“这么简单,我教傻子都该教会了!你凭啥还不会?”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们根本忘记了好好观察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反而是把焦虑和无力感转变成了愤怒施加给孩子。
一边吼一边教,原本的技术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情绪问题。而技术性问题,带着情绪去解决一定是解决不了的。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只会转移到情绪上,那一切学习的通道都封锁了,只剩下害怕、抵触、甚至烦躁摆烂,不可能听得进去的,“顺利做完作业”这件事也就不存在了。
在我看来啊,所谓的陪写作业,其实并不是让家长去把这份作业变成一个完美的作业,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陪着他完成学习的这个过程。
孩子不会?咱们就再学一下,不是此时此刻必须学会。孩子遇到困难崩溃了,我们也能去接住他,帮助他舒缓情绪,愿意去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再学几次,慢慢进步。
只要情绪不崩盘,孩子还愿意去完成,哪怕每天学一小点,天长日久的,一定是会进步的。
陪写作业,就是让孩子愿意去学的过程。而不是把每一天写的作业,变成让孩子讨厌学习的过程。
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第二种情况,我们也就有了解题思路。
所谓的态度不好,咱们但凡上过班的,自己也有体会的,无非就是累了,还没有状态,或者厌烦了不想写……而表现出来的情绪问题啊。
毕竟没有人天生爱写作业,就像没有人天生爱上班啊,既然是情绪问题,那一样还是先解决情绪。
所以当我们说到陪写作业时,家长一定要明确,我们要陪的,其实是情绪,而不是作业本身。
先陪好情绪,再关心作业。孩子的情绪好了,体验好了,才可能顺利完成,甚至陪出孩子的内驱力。
到底怎么在陪写作业过程中,陪好孩子的情绪呢?分享几个我“修炼”了5年的实操方法:
要让孩子写作业的过程更加顺利,抵触情绪不炸雷,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就很关键,在我们家,一般都会做这三个准备: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我们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玩儿”,这也是我家做作业的一个原则。
有研究表明,在长时间学习活动开始前,有30-45分钟充分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加专注,还能让大脑的血氧饱和度更高,更能积极处理难题。
我之前在微博上调研过,发现很多学校,课间10分钟是不鼓励学生去操场玩的,只能在教室内进行休息放松。那孩子放学后第一件事,更要保证先充分的玩,玩够了,才能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也就是那些可能会打断作业的需求,提前解决。
比如提前10分钟,和孩子约定好,把准备工作做了,整理学习桌,桌面上不留玩具,准备好要用的书本材料,提前喝水、上厕所,肚子饿的话,先吃点东西垫一垫。
孩子需要做哪些作业,咱们先过一眼,然后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性格习惯,做一个简单的规划,比如顺序规划、难易搭配规划等等。在我们家,就是遵循三段式学习法(👉戳这里看旧文)。
这三个准备做好了,不仅是提前扫雷,避免写作业过程中不必要的摩擦。也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主作业、自我管理的能力。
开始进入写作业状态了,再来说说,如何关注过程中的情绪问题。
有一个很普遍的情况,准备得再好,孩子一写作业,难免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冒出来,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容易变身监工模式:
字写难看了,让娃擦了写写了擦。
坐姿歪了,不停去提醒,“把背挺直”;
题目写错了,赶紧指出来,哪里哪里要改正,
其实一开始我也会这样,后来每当我忍不住想要唠叨小D了,都会在心里提醒自己一遍:作业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
咱们不妨退一步,不纠正、不指责,而是去打好这个辅助——积极给孩子创造愉快的体验,简而言之,让娃写得高兴。
那么就有一套及时调控的系统,去给到孩子需要的情绪支持:
想让每天写作业的势头都挺好,那作业开始时,先表扬鼓励几句总是不会错的。
如果前几项作业完成得很顺利,那我们可以在休息间歇专门表扬表扬,提醒孩子,你这块作业完成得很好,引导他们去感受一下自己做得好,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吧。
例如,我通常会追加一句,你的感觉怎样啊?这么难的题(这么多的练习)你都啃下来了,是不是特别为自己骄傲?
那不那么顺利的时候呢?其实也能鼓励、认可,我就会去多肯定那些很小的进步和成功。
比如,孩子练完字了,与其指出哪几个字不好看,倒不如说“妈妈看到这几个字你写得很好哦,这次写得好看的字比上一次多了几个呢”,肯定那些很小的进步和成功,是能够提升孩子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
每个人都会希望变得更好,只要他们感觉好了,就会认为自己值得更好。
比如写到一半,卡住了,娃在那抓耳挠腮,或者愣了会儿开始东张西望,拿笔尖戳橡皮了,这时你就要问一句,遇到什么困难了?是不会做呢,还是单纯觉得好累啊,想休息了?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不会,那我们可以适时介入,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帮着拆解一下思路,教会一些策略等等。
有朋友可能会说了,我也这么做了,但是孩子根本不听啊。
这里有个重点,提供帮助的时候我会这样说:
这道应用题读起来好难!但我感觉它是故意挖了几个坑在误导你,我们一起把这些坑(干扰信息)划掉看看,有没有解题思路。
这篇课文特别长,好难背哦,妈妈小时候遇到这些也是好头疼的,后来我找到了几个“偷懒”的神招……
当孩子挫败的时候,心态崩了的时候,不要先教,而是先给情绪支持。
看到他的困境,理解他的感受,只有孩子的情绪先接受了支持,行为上才能接受帮助。
当面对简单的,机械的作业,孩子也开始拖延的时候,我们就要意识到他们可能是累了,专注力到了他现有水平的峰值了。
这时候真的不要硬撑,不如提醒孩子,我们做一个短暂的休息,一起做个伸展运动,或者到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在我家,一开始为了让这个“暂停”好玩一点,我会鼓励小D把要暂停的地方,手动贴一张粘纸说,“暂停!”,回来后会拿走粘纸说,“继续!”
前面提到过,要关注情绪,不打断,不纠正,不指责。
我知道很多朋友心里,一定会有个大大的问号:难道孩子做错了,握笔不正确了,坐姿不对了,也都不用管了么?
之前留言里就有朋友问到过:
所谓的“不指出”不代表不需要改正,而是要记在心里。
孩子在专注写作业的时候背驼了,那在作业间隙提醒她原地做个伸展,调整下坐姿;
字母写的顺序错了,这道加法做错了,那等到小D完成了,我会提醒她检查一下;
如果作业上的错误很多,我会看她状态再决定是否要求她重新写一下。
我一直坚信,让孩子保持“我做得挺好,我还想做更多”的心态,比总是痛苦地做到“正确”要重要。
反过来,对我们来说也是。不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害怕“过程中出现的小毛病”上,而是我们今天又愉快地坚持下来了。
拥有这样心态,我们就永远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找到让自己和孩子都更舒服的解题思路。而只要我和孩子都愿意坚持,愿意努力,慢慢来,总是能收获进步。
坚持比完美重要,这是陪写作业中,我最想教会孩子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