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苹果种植网
为你提供有关苹果各方面的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顾春芳:契诃夫戏剧的空间诗学与意象阐释 ·  17 小时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北京歌舞剧院项目有新进展:2026年投 ... ·  17 小时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秀赏丨史上最闪亮的大秀!拥有1亿颗施华洛世奇 ...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文化产业2024十大特征+2025十大趋势预测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艺谈丨过度应用科技削弱戏剧意境——以昆曲舞台为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苹果种植网

苹果销售去库存,路在何方?——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

苹果种植网  · 公众号  ·  · 2021-05-15 16:31

正文

苹果最近又“火”了,不是购销火热的“火”,而是出货缓慢又卖不上价感到恼火的“火”。在一些苹果主产区,果农们抱怨苹果价格遭“腰斩”,本该进入销售旺季的苹果,有不少还“趴”在冷库里,迟迟难以消化。眼下,苹果的销售情况怎样,果农和果商又做何打算?近日,记者赴山东烟台苹果主产区一探究竟。
收购季的“热情”,将本该流入市场的苹果“带”进了冷库
当被问及今年的年景时,从果农到经销商几乎都在摇头。
有果企在3月底和5月初分别调了两次价,降幅达到17%。调价叠加节日效应,总算让“五一”期间的走货量有了起色。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4月,富士苹果批发交易量为12.47万吨,而去年同期为21.5万吨。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苹果收购平均价格自去年10月23日达到每公斤6.87元后一路下行,批发平均价格也一直缺乏上涨动力。
其实,这一端倪在2020年新季苹果收购甚至更早时就已显露。
就全国来说,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产业不断扩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为2967万亩,同比增长2%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果品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指出,我国苹果产量已超过4000万吨,总体上供大于求,产量过剩,2019年红富士产量占苹果总产量的75.98%,中早熟品种所占比例小,晚熟品种过于集中,产量过剩、品种单一等已成为目前我国苹果产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除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2020年新季苹果收购时的行情也为后市埋下了伏笔。2020年9-10月,随着西部苹果货量较少的情况凸显,客商订购热情高涨,果农惜售,收购热情扩散至山东产区,导致主产区收购入库积极。
然而,影响苹果市场的不仅仅是苹果。梨的减产让收购商涌入苹果市场,柑橘类产品一度跌破成本的低价又将消费者推离苹果。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10-12月批发市场月度批发量为近5年新低,3个月总批发量为36.45万吨,较2019年的51.46万吨下降15.01万吨,同比下降29.17%。而这3个月恰恰是苹果作为应季水果上市销售的高峰期。
或许是被当时的高价所迷惑,加上需求尚未恢复、走货偏慢,有果农和经销商被行情推着刹不住,一些往年会流入市场的苹果进入了冷库。天下粮仓库存苹果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苹果入库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出口量的下降也为苹果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3月苹果出口量6.87万吨,环比下降5.57%,同比下降25.32%。
高企的库存最终还是在春节后的销售季转化为了价格的劣势。“五一”过后,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每斤0.8元的低价,一些果农无奈之下匆忙出货。
优果量少价稳,提升果品质量、加强分级入库,才能实现优质优价
在采访中,有人8毛一斤才能勉强卖出存货,有人却说5块钱一斤都调不到货。这又是为何?
“高品质的苹果价格很稳定。”栖霞德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德辉介绍, 按照价位区分,上年度每斤能卖3-4元的苹果,本年度不仅没落价,反而还涨价了。
“去年部分产区受天气影响果品质量有所下降,导致商品果成品率低。”据蓬莱富民果蔬有限公司负责人于江涛观察,“不是好苹果卖不动,而是三四级货很多没法当作成品,卖不出去。”
“苹果价格两极分化很严重,优质果价格坚挺,统货价格上不去。”龙口市南村果园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刚认为, “苹果市场遭遇的问题要从结构上解决,做好管理和分级,即便是三级果也能不愁卖。”
“我们生产的85#以上标准一二级果每斤均价10元,实现销售额1680万元,并已于春节前销售一空。剩余的75#-80#标准一二级果每斤均价6元,市场供不应求。”莱州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波自豪地说。通过采用生物和物理灭虫,化学疏花疏果等先进管理办法,果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优质果率超过35%,一经上市便成为消费市场的“宠儿”。
在烟台,政府、协会、产业已经达成共识:烟台苹果到了向质量要效益的时候,要深入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烟台正以老龄果园改造和四级示范园区建设为引领,从源头上改良品种、提升品质,依托开创“果园果”单果销售新模式,通过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协同打造,变“以量取胜”为“以质产生高溢价取胜”。
目前,老龄果园改造任务已完成93.2万亩,已连续两年超额完成40万亩的年度改造任务,并将持续发力,夯实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累计建设提升现代示范果园127处、3.1万亩,示范引领作用明显,成效显著。
要想卖好价,除了种好,更要选好、存好。在烟台,一些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分选设备,提升果品分级精度和细度。“经销商调货还是倾向于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如不经过分级直接入库,对经销商来说还需要多一道分级筛选的工序,损耗也会随之增加,价格自然也就起不来。”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涛说。
招远富凯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爱平对此颇有心得,合作社储存的60万斤优质果,全部以每斤5.5元左右的价格走了订单,“每年新季苹果入库前,合作社都会给社员开会,统一标准,诚信入库,一个桶内的质量要上下一个样,把握不好的可以拿来合作社分级。”
“田头冷库建设是件好事,能帮助果农延长销售时间,只是建起来还远远不够。”于江涛认为,设立入库标准,做好分级储存,才能真正发挥其助农增收的作用,防止“蓄水池”变成“大水库”。
渠道多样、产品多元、销售策略组合运用,果业的路才能更畅通
“烟台苹果可以实现季产年销、均衡上市、周年供应,进入5月份以后,综合储藏技术、果品质量、市场预期等因素,苹果销售从西部转向东部,烟台苹果从而迎来销售黄金期,5-9月份会出现销售小高峰。”烟台市苹果协会执行会长姜祉佑特别提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