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3个精算师
介绍保险知识,发表与保险财务、精算和投资有关的学术论文和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公共DV现场  ·  万人盛宴!狮山官窑生菜会盛况→ ·  5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密密麻麻……广东一地城管:已要求叉走! ·  5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2岁男童在托育园身亡!死因公布 ·  昨天  
广东公共DV现场  ·  胡歌得肺癌在北京住院?工作室深夜辟谣 ·  2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父母姐姐均为智力残疾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3个精算师

2024年寿险公司(非上市)偿付能力排行榜:3家风险评级为C!超7成公司充足率提升!

13个精算师  · 公众号  ·  · 2025-02-18 18:29

正文


目前,除上市险企及其子公司,以及部分持续多年不披露相关数据的公司外,各家保险公司2024年偿付能力报告,已经披露完毕。


此前,我们已经分析过寿险公司的保费增速和利润情况,相关链接详见文末~


今日,再来看看各家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情况吧!


01

6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

2024年偿 付能力排名榜

注:本文统计截止时间为2月1日。


2024年,3.0%定价产品停售再度激发一波保险产品的抢购潮,助力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在8月前后猛提速。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人身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超4万亿,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5.7%。

虽然,相较3.5%定价产品停售的2023年,保费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当前市场环境,以及行业向高质量转型迈进,这一增速也算不错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抓住资本市场机遇,以及部分公司提前执行新准则等原因,寿险公司的净利润多数大幅提升。

此前,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均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四家公司合计预增利润至少1000亿,详见上图。


同时,59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实现净利润约247亿,较上年亏损101亿,大幅提升,同比增加超348亿。


因此,得益于资本市场助力,叠加“报行合一”下,行业负债成本管控意识增强,2024年寿险业资产端和负债端向好,规模与效益均衡发展。


再加上,多家公司增资、发债等,使得人身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提升...


02

风险评级:3家为C

增资、发债、利润增加

多数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

3家风险评级为C!

2021年年初,银保监会正式下发《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 》,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据新规,偿付能力一共有三个关键指标,分别是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评级。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是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情况;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是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情况。


至于,风险综合评级,是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


根据“13精”的统计,2024年6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都充足,上一季度风险评级方面,有3家为C。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监管调整评级规则,每半年评价一次。


因此,当前上一季度风险评级结果,都是2024年二季度结果。

增资、发债、净利增加, 偿付能力提升!

分公司去看的话,2024年大多数非上市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有所上升。


从上图可见,在可统计到的60家人身险公司中约75%的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季度提升。


熟悉保险公司经营的大家,都知道依托资本提升偿付能力的话,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资本。


除前文提到的,2024年寿险公司净利润普遍大幅上涨外,不少公司还进行了增资和发债。


比如,横琴人寿、中华人寿、泰康养老等公司,注册资本增加。


平安、新华、泰康等公司,均成功发行规模在百亿左右的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


03

保险公司分类监管

4级可停新、调整高管

1-5级和S级,数字越大限制越多

部分公司持续亏损,偿付能力承压!

当然,即使行业整体利润增加、偿付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个体之间仍有差异。


比如,风险评级为C的三峡人寿和北大方正。


虽然,两家公司在2023年成功增资,注册资本增加,通过外源性资本,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但是,两家公司在2024年仍旧亏损,使得偿付能力承压。


再看,鼎诚人寿净资产已经为负,连续5年亏损,累计已经亏损近12亿。


对于长期亏损的公司而言,若不能靠增资等方式提升注册资本,就只能通过财务再保的方式,提升偿付能力水平。


比如,瑞华健康就与多家再保险公司,签订比例再保险合同,转移保险风险及市场风险。

保险业进入“分类监管”时代:集团、财险、寿险、再保统一评级!

一直以来,保险业从业人员以及保险消费者,对于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关注度较高。


这是因为偿付能力,代表着险企对保单持有人,履行赔付义务的能力。


当前,利率下行的趋势仍未改变,相比传统险产品,保底+浮动类产品,是未来人身险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再加上,从2024年以来,一些围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利好不断,也为行业2025年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而随着浮动收益产品的增多,也意味着大家不仅要关注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还要关注投资收益、风险和服务等综合性指标。


年初,金融监管总局已经下发《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详见《 金融监管总局:1-5级和S级,数字越大限制越多,4级可停新、调整高管;S级加快重组退出...


所谓“分类监管”,也是扶优限劣,将评级结果作为采取监管措施、日常监管中市场准入和现场检查的重要依据。


比如,风险小的公司,给予支持;风险大的公司,限制业务开展、机构增设等。


虽然,这一评级结果并不会对外公开,但是,分类监管的评估方法,涉及8大类评级要素,以及8类要素下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其中,评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偿付能力、负债质量、资产质量、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经营状况、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他。


大家也可以参考这些指标,关注保险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


往期偿付能力数据

进入“13精”小程序,可随时查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跳转

↓↓↓↓↓↓


2024年保险业

系列文章

更多关于2024年保险业发展的总结内容,参见:


①保费和利润


2024年上市险企保费排名榜


2024年寿险公司利润榜(非上市)


2024年财险公司利润榜&成本率榜(非上市)


②文件、人员、市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