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转载自公号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
韩国,江原道橫城山村,一处江边的老房子,89岁的奶奶姜溪烈和98岁的丈夫赵炳万正站在院子里惆怅着,不过是去城里的女儿家住了两天,落叶就铺满了整个院子。
奶奶极不情愿的拿起苕帚扫了两下,就直起身来撑着腰趴在丈夫耳边撒娇:好累啊。
爷爷一脸宠溺,马上停下手中动作表态,“
奶奶别扫了,我来扫就行
。
”
一听这话奶奶立马喜笑颜开,“辛苦你了,谢谢”,轻轻拍两下丈夫的背,然后满心欢喜的站在一旁喊加油。
哼哧哼哧好不容易把叶子扫到一起,
爷爷突然放下苕帚,
抓起一把落叶朝老伴扔过去,
果不其然招来一顿骂声:
“哎呦,真是的,
你这老家伙怎么了,
莫名其妙。”
耳背的爷爷显然没有听到老伴的怒吼,乘胜追击又抓了两把扔过去,落叶一次次离开地面,飞到在天上,像是可以回到树上。
一直隐忍的奶奶爆发了,刚刚还弯不下去的腰立马灵活了起来,蹭蹭蹭抓起几把反击。
但力量对比悬殊,奶奶很快败下阵来,被爷爷一把叶子全都呼在脸上。受这种气怎么能行,转身拿了扫把过来反扑回去。
两个加起来快200岁的人,像两个7、8岁的孩子一样闹着。
一顿“乱斗”之后,战争以奶奶的生气离开告终,院子里刚刚扫成一堆的落叶又被扔的满院都是。
“闯了大祸”的爷爷偷偷溜走,到院子外边精挑细选了一束小花,回来悄悄把花举到奶奶面前,那皱着的眉眼立即舒展开来,换上了少女般的娇羞笑容,因为眼疾而浑浊的眼睛,也因此发出了亮光。
拿着花一遍一遍的摩挲自己的脸,因为眼疾看不清,努力的把花贴近眼睛看。尽管行动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欢喜,但嘴上还是倔强的“埋怨”了一句怎么把花给摘了。
但抱怨只有一句,可能耳背的丈夫都还没听到,她已经幸福的把其中一朵别到了他耳朵上,“
哎呀,戴上花更好看了呢。
”
爷爷当然不能独自好看,也给老伴戴上一朵,两个人我给你戴一朵你给我戴一朵,两只耳朵上都别上了花,然后开始疯狂夸对方真好看。不管到了多大年纪,彼此在对方眼中都是最美的。
奶奶哄开心了,两个戴着花的老人一前一后,一人一把苕帚,愉快的埋头重新扫院子。
这样“肉麻”的日常,是韩国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里的场景。
5年前,韩国导演陈模瑛把镜头对准结婚76年的曹炳万和姜溪烈夫妇,纪录下他们在一起最后一年的时光。
颜值不再的“演员”、平淡如水的生活日常,71万的超节俭制作成本,如此小成本的一部电影纪录片却轰动韩国,拿下多个国际大奖,感动了无数人。
电影海报,图片来自微博@啊你好厉哦
片中两
个
老人的甜蜜举动,很多年轻人看了都觉得“酸”,但两人的子孙们早已见怪不怪,新年聚会的时候还会集体回忆那些年她们吃过的“狗粮”。
“奶奶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柿饼,说’哎呀我想吃柿饼了’,说完一看,爷爷不在旁边,去找爷爷出门一瞅,爷爷已经跑去买柿饼了。”
“现在哪个男人还会这样做啊,是吧。”
听到隔壁桌的孙女讲这话,奶奶在身后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回想两人在一起的76年,还真是没有几个男人能做到爷爷这样暖心。
14岁那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她和大她9岁的爷爷结了婚。爷爷很早就没了母亲,婚前吃了很多苦,婚后到老丈人家生活,除了埋头干活什么也不想,从来没有喊过累。
刚结婚时的奶奶什么也不懂,因为怕她受伤,爷爷每天晚上只是摸着她的耳朵睡,一直到快17岁她主动抱了他,才有了后来的夫妻之实,生了12个孩子。
(死了6个,5女1男,有的是得麻疹死的,有的是在战争里死的,最后只剩下了3男3女。)
但抚摸耳朵的习惯一直留到了现在,在彼此都已经是太爷爷太奶奶的年纪,晚上奶奶睡着了,他还是要把手放在她耳朵上才能安心入睡。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两人76年的生活,“
你一生宠我,待我白发苍苍,你依然如初
”最合适不过。
下过初雪的早晨,扫雪中的两个老人像个幼稚鬼一样,扫着扫着就互相丢起了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战斗”中的他们谁也不让人。
可除了玩闹,他们也真的爱得深沉。
雪仗结束之后,爷爷会把奶奶冻僵的手捧在手心里,揉搓、哈气。
坐在门口晒太阳的时候,
奶奶说她膝盖这里疼,
撩起裤子指给爷爷看,
爷爷弯下腰冲膝盖哈气,
幻想能像古装剧里演的那样,
吹一口仙气来传递能量。
去山上捡柴,
半中间爷爷累到喘粗气要求休息,
奶奶坐一旁开他的玩笑:
“年轻时可是再重的东西
一下就能拎起来呢,
现在没力气了心情怎么样?”
“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了。”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两个百岁老人之间,
真的是非常可爱了呢。
去市场买东西,
两人换上色彩亮丽的情侣韩服,
手拉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累了就倚靠着在马路边坐会儿,
靠在丈夫肩上的奶奶,
娇羞的样子仍和少女时期一模一样。
只要是需要外出干的事,
两人就必须一起行动。
奶奶要去医院看腿,
气喘严重了的爷爷坚持要跟着去,
走去公交站的路上歇了好几趟,
蹲在路边的时候奶奶说走不动了我们就回家,
爷爷摆摆手站起来继续走。
拍片子时爷爷不惧辐射站在一旁等着,
抽完血后手一直放在奶奶膝盖上,
慢慢的、静静的揉着。
俗话说“老伴,老伴,老来伴”,很多时候人老了,
伴侣是比儿女更重要的存在。
就像姜溪烈和赵炳万夫妇,他们儿女虽多但并没有非常暖心,虽然新年、生日等这样重大的场合一家人呈现一片祥和状态,但庆祝结束之后也会因为照顾老人的多少而爆发兄妹争吵。
儿女们吵到大打出手的时候,两位老人只能互相拉着手,默默给对方擦去眼泪。
除了身体出现严重不适,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不会叫儿女回来。
柴没有了就一起拄着拐杖去捡、想吃小菜了就一起去河边洗,心爱的小狗去世了也是他们自己推着小车去埋掉,就连爷爷气喘复发也是奶奶先带着去医院看,后来实在严重了才叫儿女回来。
但回来了又能怎样呢,孩子们在病床前哭诉一番、忏悔一番“对不起,没能好好照顾您”之后离开,
剩下的还是奶奶一个人。
独自抚着爷爷瘦骨嶙峋的身体默默流泪;
把旧衣服烧掉祈盼爷爷能在火中重生;
接受爷爷真的要离开的残酷事实之后,
静静地抱着爱人诉说心愿:
能一起走的话该有多好。
看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的人都会说,
这部纪录片前边有多甜蜜,后边就有多虐心,
多少人看着哭到昏厥。
身体还好的时候,纪录片导演采访过爷爷对于死亡的看法,爷爷的回答非常的豁达乐观:
人生与花和树叶都是一样的,我是树叶就在春天茂盛生长,在夏天享尽雨水的拍打,到了秋天就随寒爽凋落,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初年少时候像花儿含苞待放,花开后的样子虽然很美,最终都要随着岁月流逝枯萎衰败,归于虚无。
当时在花海中身着红衣幸福的徜徉的他不会想到,后来他的先行离去,让身边这位自己宠了一辈子的爱人有多难过。
去厕所的时候再也没有人等在门外,
大声唱歌给她驱散恐惧;
洗菜的时候没人会在岸上给她泼水,
一轮一轮陪自己进行幼稚的泼水大战;
膝盖再疼的时候没人给她揉搓,
手舞足蹈来逗她开心。
76年前大雪纷飞时你来迎娶我,76年后又是大雪纷飞时你离我而去。
告别仪式上奶奶抚摸着爷爷的脸,迟迟不愿撒手。
坟前她一件一件的把衣服放进火里,一件一件的讲解这是冬天的衣服、这是秋天的衣服、天冷了要记得穿上这个……“爷爷啊,即便没有我也要好好过,脸要好好洗干净,要过得舒舒服服的啊,
即便我不在。
”
“
爷爷想念的时候也要忍住,
我想爷爷的时候也会忍住。
”
众人都已经离去,
唯独她还伫立在寒风中絮絮叨叨。
要交代的话终于都说完,
她也终于说服自己先走的那个人更幸福。
决定离开时她一步三回头,
颤颤巍巍地边走边哭。
走了不过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