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DCC
数据中心标准、技术沟通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大唐名将李靖,为什么乱入殷商“封神榜”? ·  昨天  
新周刊  ·  将奶奶封存进2英寸的游戏卡带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如何克服“假期综合征”? ·  2 天前  
中国妇女  ·  开工加油!致每一位启程的奋斗者 ·  2 天前  
中国妇女  ·  开工加油!致每一位启程的奋斗者 ·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北大优秀博士论文 | 窝阔台汗时代大蒙古国研究 ·  4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北大优秀博士论文 | 窝阔台汗时代大蒙古国研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DCC

DeepSeek让多地智算中心停建

CDCC  · 公众号  ·  · 2025-02-06 12:04

正文

DeepSeek以"开源+算法优化+端侧革命"的三重势能,正在重塑行业底层逻辑。

这颗来自中国的AI子弹,不仅改写了AI应用规则,更在硬件生态、算力分配与产业范式层面引发链式反应,其深远影响已突破技术范畴,直指半导体全球秩序的重构。


一、打破CUDA生态限制:解构硬件垄断的"技术平权运动"

DeepSeek开源战略的颠覆性,在于其构建了跨硬件平台的"技术联邦"。从1.5B到671B的全模型开源矩阵,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硬件适配自由度:AMD Instinct MI300X借其实现32%推理效率跃升,昇腾910B完成三天极速适配,海光DCU突破CUDA生态壁垒。这种"模型定义硬件"的范式转移,实质打破了英伟达"算力绑定模型"的垄断格局。

数据显示,采用DeepSeek优化架构后,同等任务下昇腾芯片的能效比提升41%,海光DCU延迟降低27%。当算法优势开始补偿硬件性能差距,半导体竞争的焦点正从晶体管密度转向"架构亲和力",为中国芯片设计开辟了"弯道超车"的新战场。

二、从先进制程走向成熟制程(7~12nm够用啦)

在台积电3nm(12万晶体管/mm²)与中芯国际N+2(3万晶体管/mm²)的悬殊对比下,DeepSeek的模型蒸馏技术展现了"软实力"破局的可能。其将671B大模型压缩至1.5B小模型的突破,使14B模型能在消费级RTX 4090运行,32B模型仅需4张A100即可部署。这种"算法换制程"的创新,动摇了半导体行业持续60年的"制程决定论"。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算力需求的结构性迁移:当前先进5nm以下制程被西大控制的死死的,英伟达成为唯一获利者,让大家认为只有用英伟达先进制程的芯片,才能大模型成功。Deepseek打破了这一荒诞的理论,让14nm 芯片可以应用在大模型领域,要知道14nm节点产能,东大已经完全掌握,可以白菜价占领全球。

三、端侧革命:重塑全球半导体价值链

DeepSeek的本地部署方案正在触发硬件生态的链式反应:

AIPC领域:联想推出预装14B模型的AI工作站,显卡需求从游戏性能转向大模型吞吐量

移动端:高通骁龙8 Gen4的NPU算力提升300%,专为端侧AI优化

IoT设备:海思Hi3861V100芯片以0.5TOPS算力支持1.5B模型部署,开启智能硬件新时代

新搜索:当搜索一次的价格和大模型回答一次的价格不相上下时,也就宣判搜索时代过去。

四、构建AI新秩序的破晓时刻

DeepSeek的冲击波仍在持续扩散,其真正价值在于揭示了半导体产业变革的新公式: (算法效率×开源生态)^端侧渗透 = 产业话语权

当这个公式开始瓦解"制程优势=技术霸权"的传统等式,全球半导体竞争正式进入软硬协同、生态制胜的新纪元。在这场变革中,DeepSeek不仅是技术突破者,更是规则重构者——它证明了在开放与创新的共振下,半导体权力的金字塔完全可能被重新浇筑。而这,或许才是中国科技突围最具战略意义的启示。

五、对25年算力市场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