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T中文网
FT中文网是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旨在为中国商业菁英和决策者们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业财经新闻、深度分析以及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美联储为何选择大幅降息 ·  昨天  
FT中文网  ·  中国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净买入增至2倍 ·  6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3300亿体量的达能,奶粉生意在稳步下沉 ·  6 天前  
FT中文网  ·  蓝骑士艺术征件展:一场捍卫心灵的冒险 ·  1 周前  
哈佛商业评论  ·  退休,对你意味着什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FT中文网

茨威格的“昨日世界”

FT中文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24-09-20 17:32

正文


魏城:茨威格主要是因为失去了欧洲这个“精神故乡”而绝望自杀的。还有一种解释,称茨威格死于对人性的幻灭。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魏城




最初知道茨威格这个名字,是我第一次读到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时候。我仍然记得当时读这部小说时感到的生理颤栗和心理震撼。


我由此成为“茨威格迷”,竭尽所能搜寻和阅读那时我所能找到的他的所有作品。那时还没有互联网。


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是德语世界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种最多的作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是他最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罗曼•罗兰称茨威格为“魅力和绝望最好的描写者”;托马斯•曼则称赞茨威格的“文学名声传到了地球最远的角落”。在中国,《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曾多次被翻拍、改编成电影和舞台剧,包括徐静蕾导演的电影和孟京辉导演的舞台剧。


但我一直没有读过茨威格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尽管我知道这部回忆录很有名。


今年9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找到了这部回忆录的语音版,花了几天时间,我把这部书听完了。


忘了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在我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听《昨日的世界》之间的某个时候,我好像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出于对奥匈帝国解体的哀悼和对帝国昔日荣光消失的痛惜,茨威格选择了自杀,就像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以自杀方式为清朝殉葬一样,茨威格也以自杀方式为他所“迷恋”的哈布斯堡王朝殉葬了。


尽管那时我并没有读过茨威格的传记或生平介绍,并不知道他去世的确切年代,但我对这个说法将信将疑:从我读过的有限的茨威格作品来看,他不像是某个王朝的狂热“迷弟”,更别说是通常被人们视为保守落后的哈布斯堡王朝了。


直到我听完了《昨日的世界》,我才知道:茨威格并非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而是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正浓、战火正炽之时,他绝对不是死于对奥匈帝国解体的惋惜,他是死于对人类互相仇杀、互相毁灭之人性黑暗的绝望,如果说他的死有“痛惜”的成分,那是对他迷恋的欧洲文明(而非某个帝国、某个王朝)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毁灭的痛惜,对他不得不离开、且渐行渐远的欧洲家园被战火摧毁的痛惜。


听完《昨日的世界》之后,我又在网上查询了茨威格的介绍。1881年,他出生在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虽然他是一个犹太人,但他却自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欧洲人,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恰逢当时已知的欧洲历史上最和平、最繁荣、最富足的时段,用茨威格的话说,那时的欧洲正处于“太平的黄金时代”,一切都在固有的良好秩序中运转前进,人们保持着乐观、自信的心态,对未来和必然的“进步”充满信心,而维也纳是当时全欧洲布尔乔亚人人向往的“音乐之都”、欧洲版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尽管彼时彼地已然暗流涌动,但当时沉迷于文学爱好的青年茨威格对种种暗流毫不知情罢了。


西方历史学有个说法:“漫长的19世纪”和“短暂的20世纪”。也就是说,这两个世纪的长度并非各自平均100年。19世纪的“长”,即从1789 年法国大革命开始计算(也有一种说法,是从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计算),一直到1914年或1917年结束;而20世纪的“短”,则始于1914年或1917年,终于1991年的苏联解体。


历史学意义上的19世纪和20世纪的差别有很多,但最大的差别,是19世纪相对平和,尽管也有战争、动荡和革命,但程度和烈度相对较轻,20世纪的战争、动荡和革命,则血腥、残酷得多,战争有两次世界大战,革命有俄国、中国等国家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及“世纪末”的苏联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在欧洲土地上发生的规模较大的战争,时间最近的是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双方合计的阵亡军人超过18万人。此后欧洲土地上40多年没有爆发过大的战争。而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仅仅军人就将近1000万,远远超过了此前100年战争中军人死亡人数的总和。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军人和平民在内的死亡人数,更是高达7000万至8000万。


首次提出“漫长的19世纪”和“短暂的20世纪”说法的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过:“除克里米亚战争外,在1815—1914年之间,没有任何战争同时牵涉两个以上的大国。20世纪的人民应当可以体认到此一成就的重大。而当时国际舞台的不平静以及冲突诱因的层出不穷,更让这样的成就令人难以忘怀。”


茨威格的青少年时代恰恰是在一战之前相对和平的那些年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茨威格还不满33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茨威格将近58岁。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自杀时,大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黑暗的阶段:8个月前,德国入侵了苏联;两个多月前,日本偷袭了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就在他自杀的前几天,传来了日本攻陷新加坡的消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茨威格青少年时期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欧洲,早已成为文明崩塌、白骨成堆的人间地狱,作为犹太人的茨威格,不得不逃离德国纳粹正在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的故国奥地利,流亡在另一个大洲——拉丁美洲的巴西。


探究茨威格的死因,我们当然不能不提到他的犹太人身份。茨威格逃离维也纳的1934年,恰恰是希特勒上台并开始迫害犹太人的时候。但他选择自杀,并不仅仅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茨威格自杀前,曾经留下了一份“绝命书”,在这份不长的“绝命书”中,茨威格明确表示他是“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的,因为“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因为他的心力在“漫长的无家可归的流浪岁月中已消耗殆尽”。


显然,茨威格主要是因为失去了欧洲这个“精神故乡”而绝望自杀的。相对于犹太人这个身份,茨威格更看重的,是欧洲人这个身份。


茨威格在自杀前一天寄给出版商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份更为详细的“绝命书”,有人甚至说这部回忆录是“文学史上最长的自杀笔记”。《昨日的世界》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也谈到了他对欧洲文明毁灭的痛心和绝望:“四十年来我把自己信念的一切力量都献给了这个愿望:实现欧洲的和平统一。我害怕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甚于害怕自己的死亡,现在战争第二次发生了,我整个一生热烈追求人性与精神上的团结一致,我在那个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需要牢不可破的团结时刻,由于那受到严重排挤的处境而感到无能为力。我感到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孤独。”


还有一种解释,称茨威格死于对人性的幻灭。这种说法认为,即使在1942年初,茨威格也不是看不到隧道尽头的曙光,他也不是看不到战争最终将会结束,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太多的卑鄙、阴谋、血腥和种族屠杀,战争的隧道也许有曙光,但人性的隧道却黑暗无比,即使战争结束了,那时的世界,那时的人性,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意思。


历史学意义上的“短暂的20世纪”,终结于1991年苏联解体。此后,大概就是历史学意义上的21世纪,只是不知道21世纪在学术意义上是“漫长”还是“短暂”?


冷战结束后,许多西方人欢呼,分割欧洲两个世界的柏林墙倒塌了,欧洲即将统一,至少在欧洲这块地方,所有国家都会融合成为自由、民主、富足的“大同世界”,茨威格的愿望“欧洲的和平统一”终于得以实现。有的学者甚至得出结论:历史至此终结,不仅欧洲,而且全球,人们只有一个制度选择了。


然而,在最初的狂欢、兴奋和满足之后,不仅世界没有结束冲突和战争,就连欧洲也没有实现“和平统一”。


历史学意义上的21世纪,在欧洲有了一个血腥的开端:南斯拉夫在血雨腥风中解体。


“上个世纪末”看似和平解体的前苏联,也只不过把它自己的血雨腥风推迟了30年。


2022年2月24日,就在茨威格自杀之后的80年零两天,俄罗斯发起了乌克兰战争。


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迄今已经超过了两年半,人们仍然看不到任何停火的迹象,相反,人们现在谈论的是:战争可能扩大,甚至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或核战争。


如果世界范围的核战争爆发,不仅茨威格心目中的“精神故乡欧罗巴”、而且整个地球都有可能毁灭在团团蘑菇云中。


“我们坚信,欧洲的精神力量、欧洲的道德力量,将会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战胜一切。我们共同的理想主义,在进步中必然产生的乐观主义,使我们低估和忽视了我们共同的危险。”——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下的这段警告,似乎也是写给今天的乐观主义者的。



往期精选

徐瑾书单:变革时代的工作之道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


推荐文章
FT中文网  ·  美联储为何选择大幅降息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3300亿体量的达能,奶粉生意在稳步下沉
6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退休,对你意味着什么?
1 周前
港剧剧透社  ·  人妻晒三点式 祖蓝亚男马尔代夫造人
7 年前
圈内扒爷  ·  哪哪都是黄轩,他靠什么刷屏2017
7 年前
每日健康生活  ·  刚给自己卜了一卦,准!
7 年前
智谷趋势  ·  未来这8种人将寸步难行,有你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