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系列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最近达叔在各个头部城市,积极举办线下见面会,在这个账号里,分享众多观点、数据:
11月最新数据出炉,“止跌回稳”效果初显,成交翻倍,创三年新高
穷人提前还贷,权贵债务置换再贷30年。。
本轮救市,房东信心、反应最激烈的城市。。
什么样的房企,能穿越日本地产大周期?危机启示录。。
相比前几次的救市,本轮救市效果最明显,力度最大,成交数据维持在高位时间最长。
行情就彻底起来么?
并没有。
但是,有一些城市,又开始飘了。
杭州上涨至3.1%;宁波上涨至3.1%;苏州上涨至3.1%,甚至福州也在回调房贷利率。
其中杭州在短短1个月内上调了2次,苏州更是上涨了3次。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要回到,达叔在这个视频里,对银行产品属性的理解:
银行是卖贷款,卖钱的。
房贷是银行风险最低、利润较高、质量最好的产品,长期以来都是赚钱的产品。
银行在整个房地产的链条里,
是一鱼多吃的角色
:
拿地要找银行贷款,开建要找银行贷款,卖出变成房贷还是要找银行借款,整个环节,都是资金密集型的生意。
只是这两年,产品被粗暴打断,不拿地,不开工,不买房,不还贷,出现了提前还贷等大量退货行为。
当地产下行、经济下行,会导致卖钱的银行,营收和利润,也会不断下探:
然后,逼着银行让步,开始降价。
把房贷利率,从5-6%,一路扭扭捏捏的降到了3%左右。
一旦成交量恢复,市场恢复,有一些银行,又再次回调了房贷利率下限,说到底,就没打算继续薄利多销。
本轮上调,逻辑是什么?
一是,房贷利率与公积金利率差距不断缩小,
公积金变成摆设鸡肋了
。
拉大两者的差距,迫在眉睫。
商业贷款利率下行较快,而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较慢。
为使商业贷款利率与公积金贷款利率之间保持一定差距,银行上调房贷利率下限,
以维持公积金贷款的普惠性特征
。
二是,银行利润价差压力:
当房贷卖不掉的时候,为了揽客不断降利率,现在稍有回暖,又嫌弃利润太低,想要变卦,再次涨价。
三是,楼市逐渐企稳,成交量上升明显。
四是,银行有自身的考核压力,也需要冲业绩,也需要额外制造噱头,制造额外的恐慌情绪。
前段时间,
房贷利率下降太快
,银行业出现通过‘价格战’来获取客户的内卷式竞争。
导致形成了利率会继续下降的预期,从而
增加了观望情绪
,一些人要等待利率继续下调,而推迟买房。
这个
预期,要被打破
。
11月,Top20城,二手房成交140197套,环比增长11.7%,同比增长26.3%;;
深圳:二手房录得量8500套,达近46个月以来最高记录。
上海:二手房成交量2.7万套,创下44个月以来最高记录;
杭州:杭州十区二手房成交量1.04万套,创近20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此基础上,有部分机构,开始对社融数据,进行了推演,正式进入触底反弹阶段:
以上这些动作,有代表政策重新开始收紧么?
并没有。
从整体成交数据来看,头部的热点城市,也是刚刚市场回温,持续了两个月,但
仍然没有彻底夯实
。
头部热点城市的成交数据,有全面扩散到低能级城市么?
也没有。
所以,在市场全面扭转之前,不会出任何收紧政策。
后面,仍然会利好频出。
12月,部分城市的房企,会继续推出优惠政策,利用这波市场热度,在年底冲业绩,快速回笼现金流。
未来的大方向,仍按是继续宽松:
在最近,银行会继续降准,继续降低存款利率,降低房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