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合拍的“新港片”,现在已经占据了香港电影的半壁江山,警匪动作片《寒战》系列,堪称《无间道》之后最好看的一部警匪片;由林超贤执导的合拍电影《湄公河行动》,还有即将上映的《红海行动》,也为政治类警匪片打下了一片天空。
相比较而言,除了有徐峥执导的《港囧》唤起一波回忆热潮以来,合拍喜剧电影,能够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实在是寥寥无几。
南北喜剧怎么结合?戏剧和电影如何跨界?桥段和语言怎么玩转?这是一个撕裂再重组的痛苦过程。你不知道,观众会在哪个点上笑出声来,也不知道,观众会在哪个桥段潸然泪下。更不知道,大陆观众,是否能够理解香港喜剧的笑点,香港观众,又能否读懂内地喜剧的含蓄内敛?
《妖铃铃》,一部由吴君如自编自导,汇集香港和内地著名喜剧笑匠的贺岁电影,横空出世了。有丈夫陈可辛的加持,吴君如做导演,可谓是如虎添翼。对于香港喜剧人来说,玩得转的,自然是他们最熟悉的僵尸喜剧。
自僵尸道长林正英去世后,再也没人拍的出精彩的僵尸喜剧了。吴君如此次剑走偏锋,也可以说是对僵尸道长的一次致敬。
在片中,最令人期待的即是南北喜剧人的混战,面对骨子里是港式血统“无厘头”的吴君如,沈腾、岳云鹏、Papi等的加入,毫无疑问将这“合拍喜剧”的历程推上大融合的野心。
《妖铃铃》中,沈腾饰演的徐大富跳斧头帮舞
大家最担心的“南北混战”最终沦为“南北混串”的问题也在陈可辛监制全盘的操控下完美化解,由沈腾为代表的北派喜剧人,以“点睛之笔”的姿态成为《妖铃铃》的戏剧冲突点。
像《妖铃铃》这样能够将南北两派喜剧人冶一炉的作品,可以说是日渐靡颓的香港喜剧市场上,一剂有力的强心针了。
而在此之前,沈腾正在“悄无声息得潜入南北喜剧的巅峰”。
开心麻花,一个在话剧界早已打出一片江山的优秀团队,2015年他们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夏洛特烦恼》就狂揽14亿4千万的票房,成了当年电影市场最大的一匹黑马。
但在电影上映之前,虽然开心麻花的舞台剧在大都市青年中早已有了不错的口碑,但对于其他年龄段和三四线城市的受众群体来说相对还是比较陌生的。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也标志着这个曾经只专注于舞台剧表演的团队在电影界也有了一席之地。
作为的男一号的沈腾,也几乎承包了《夏洛特烦恼》中绝大部分的笑点,只要沈腾出场,总能让观众笑的合不拢嘴,夏洛,是一个满脑子小聪明,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典型屌丝。
面对马冬梅的深情付出,夏洛不以为意,还经常出口伤人,生硬地拒绝一往情深的马冬梅。当他面对心中女神秋雅时,则又是一副面孔了。
玩花样,搞浪漫,送惊喜,给安慰,他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情圣,把自己所有的温柔都送给秋雅。可惜,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在影片中,穿梭时空的夏洛拥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也控制了自己的命运,此时,秋雅终于向他投怀送抱了。
他以为,秋雅是真的爱他。最终,当夏洛失去挣钱的能力时,秋雅还是回到了男神袁华的怀抱中。此时,和所有屌丝一样,夏洛终于回忆起了那碗茴香面的温暖,当他再去寻找马冬梅时,一切都难以回头。
我把一切都给你,你把冬梅还给我。
人们在感动马冬梅的一往情深时,也会怒骂夏洛的不知珍惜。沈腾在剧中,前后性格对比非常明显,从学生时代的狡猾无耻,到成名时代的运筹帷幄,人们在夏洛身上看到了沈腾超强的可塑性,也看到了沈腾的光荣绽放。
可以说,沈腾是《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的首功之臣。从籍籍无名到成为票房神话,沈腾和他的团队告诉我们,戏剧界,我们电影拍的最好,电影界,我们套路玩的最转。
没有人是天生的好演员,如果没有舞台上12年日复一日的摸爬滚打,也就是没有今天尽人皆知的沈腾。仅仅占全部排片量的一成,完全是依靠自来水的高口碑评价,实现了排片量的恐怖逆袭,《夏洛特烦恼》票房一路飘红,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各界后知后觉的认可。
当年国庆档期收获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最成功的作品,仿佛在一夜之间,让沈腾这个名字,变地家喻户晓了。
在此之前,沈腾被大家熟知的则是他的另一个“名字”——“郝建”。
沈腾曾在2012-2015年连续4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这对于一个活跃在舞台上喜剧演员而言,本身就已经是一项巨大的荣誉。而在这4小品中,他不是如今的喜剧天才沈腾,而是插科打诨的符号化角色“郝建”。
也登天子船,也上长安眠。沈腾从民间戏剧团队,一步一步走向央视的国家平台,通过春晚,人们认识了撒泼耍赖的“郝建”,在连续几年的发力后,“郝建”,终于成为了中国人民们在列车车厢,家庭厨房里所津津乐道的一个名字。
而沈腾,也终于借着央视这艘“天子船”,乘风破浪了。经过多年话剧演出的历练,沈腾成为了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喜剧明星。
无人问津时,不坠青云之志,扶摇直上时,不忘贫寒之友。在成名之后,名利的浮华也悄然而至了。他不仅红了,还被观众奉为“春晚最高期待演员”。要知道,在此之前,能够有如此强大号召力的,还是东北喜剧之王赵本山。
沈腾,凭借着稳扎稳打的表演经验,插科打诨的语言天赋,在中国影视圈,站稳了脚跟。
名利浮沉中,人最容易迷失自我,也容易丢掉自我。一个演员必定是不希望观众只记住自己的某一个角色,甚至是活在角色的阴影之中的。沈腾也是如此。
用沈腾自己的话说:“作为演员来讲,我不满足自己陪郝建走到老,还是想给观众更丰富一点的沈腾。”
郝建成功之后,沈腾知道,一天从郝建这个躯壳中金蝉脱壳,就一天无法实现自己作为一名演员的真正梦想。因此,沈腾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各种不同的尝试。
今天回过头来看,参加2015年4月份开播的全国首档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欢乐喜剧人》是沈腾和开心麻花非常正确决定。
沈腾和他的团队,从剧本策划创作到表演节奏把握上,都尽可能做到了最好,加之沈腾多年舞台沉淀和春晚小品的实战历练,他们把话剧搬上了电视的舞台,短短十几分钟的演出,给观众带来了话剧的视觉感受,喜剧的欢笑体验,和精彩的感官刺激。
精致的道具布景,逐字推敲的精彩台词,还有底气十足的专业表演,一场场激烈的竞演比拼之后,观众越来越认可沈腾的能力,其团队表演的几个竞演节目,不论从立意到抖包袱的水平,都冲破了传统戏剧的套路,在笑点上展现出新一代喜剧人的创新与融合。
沈腾在《欢乐喜剧人》中最为出彩的表现,还有和小岳岳跨界合作的相声《王牌对王牌》,在收放自如的岳云鹏面前,沈腾的表现,出卖了他心里的慌张。
第一次说相声的沈腾,表情紧张,动作木讷,和话剧舞台上肆意挥洒演技的他判若两人。
就连自己也忍不住调侃自己,第一次说相声,非常紧张。照本宣科地对着小岳岳抛过来的包袱,专业演员的底子,让沈腾在开场几分钟后,渐入佳境,慢慢地开始放松,语言也运用地更加自如了,后来更是带动起了小岳岳的节奏,掌控了场面。可以说,沈腾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演员,就像一个沉稳的舞者,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快地自我镇定,随之翩然起舞。
话剧舞台的历练,让他了精湛的演技,春晚舞台的压力,让他磨出了镇定自若的魄力,而电影舞台的严谨,更是让他开拓了大开大合的戏路。
在《欢乐喜剧人》一战成名后,岳云鹏,农村出来,半路出家的孩子,一跃成为了中国相声界的奇迹。但是随后,岳云鹏没有水涨船高地去接拍大量影视剧,而是回归了相声的小剧场。对此,岳云鹏的解释只有四个字:不忘初心。
沈腾也是如此。
他深知,话剧舞台对自己的意义,不是电视节目可以代替的。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沈腾知道,他和他的团队有话剧舞台做背书,是时候转型了。
在沈腾参演的两部开心麻花的电影作品中,他对于人物刻画的表演细节的拿捏一直都是观众津津乐道的笑料与谈资。
2017年,一部《羞羞的铁拳》迎战《空天猎》、《英伦对决》、《缝纫机乐队》、《追龙》四位强敌。
为捧爱人,范冰冰担纲主演的《空天猎》以中国空军为题材,宣传铺天盖地,而舶来品《英伦对决》则自有其死忠粉丝,善于招揽各路英雄豪杰的屌丝男士大鹏,打出群星牌,《缝纫机乐队》来势汹汹,同样的,王晶认真起来拍戏,斥巨资搭景的《追龙》请到了甄子丹,刘德华两位男神,主题是香港神秘之地“九龙城寨”,可以说,这样的排期,对于《羞羞的铁拳》来说,可以说是前有猛虎,后有群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