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词天地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诗词天地,中国最大的古典诗词、诗歌分享平台,覆盖2000000用户!读诗、写诗、交友尽在诗词天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诗词天地

大梦一场归尘去,偷得浮生半日闲

诗词天地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3-14 05:5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探讨了“闲”字的古代写法及其与月亮、读书、生活的关联。文中引用了多位名人的观点和诗词,阐述了闲逸的重要性以及与灵魂的呼吸的关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闲”字的古代写法及与月亮的关联。

文章提到古代的“闲”字写法及其与月亮的诗意联系,表达了闲逸之情与月亮的不可分离。

关键观点2: 读书的境界与人生阅历。

通过引用张潮的话,文章阐述了不同人生阶段读书的不同境界,以及人生阅历对理解书籍的影响。

关键观点3: 闲逸生活的向往与描述。

文章表达了对闲逸生活的向往,描述了品茶、赏梅等生活场景,强调闲逸之心在文章中的格局和气象。

关键观点4: “忙”与“闲”的对比与思考。

文章通过对比“忙”与“闲”,强调了闲逸之心的重要性,并指出忙碌可能导致灵魂的缺失。

关键观点5: 闲逸之心的价值与意义。

文章最后强调了闲逸之心与灵魂的关系,提倡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保持抬头望月的闲情逸致。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闲”字,古代人是怎样写的?繁体字写为“閒”,原来是在门里望见月亮,多美!


让人想起有月亮的晚上,晚风清凉,秋虫唧唧,月光如水水如天。


一位绮年玉貌的女孩倚在门前,抬起头见当空皓月。



古代的月亮,是最诗意的一枚。 它被诗人别在衣襟上,被画家描绘在宣纸上,被女子纤纤玉手绣在素绢上。


闲,原来和月亮有着扯不断的情思。



作家董桥先生说:“爱书爱纸的人等于迷恋天上的月亮。”


原来,好文字就是天空的一轮满月。


清代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读书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将人生活得清明而透彻。


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磨砺,从书中领悟到的道理皆不相同,它夜夜自天空洒下盈盈光芒,铺满尘世的每一个空间,滋养你我心灵的角落。



早春时节,柳丝如烟时,梅花还在枝头笑意盈盈。


约三两知己,去江畔寻梅,水边品茗,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一生有三两个赏心之人,知足了。



他这样写品茶: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约三两知己,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闲逸的文字里,有一颗散淡、从容、安静的心。



古人说,山水无常属,闲者是主人。


是的,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闲逸之心,在文章里就是格局和气象。


闲,也是灵魂自由的呼吸,而写作,从来都是聆听心灵的呼吸。天下的好文章都自“闲”中得来。



闲逸之人,才会眼界开阔,胸中有山水,才有了一个飞翔的灵魂。忙碌的人生是飞不起来的。


对于“忙”字,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这样说:忙,即是心灵的死亡。



听他的解读,心头一紧。是啊,整日奔波在大都市里的人们,见面说得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忙”。


忙得没有时间陪伴父母家人,没有时间外出旅游,没有时间静静读一本好书,没有闲情品一杯香茗。



我们有多少个夜晚,不曾抬头看看天上一弯新月;


有多少日子,没有细细聆听春之鸟鸣、夏之蝉声、秋之虫声、冬之雪声?


每天都看见步履匆匆的人群,疲惫的身影、呆滞麻木的表情,仿佛红尘中一群群忙碌的蝼蚁。



他们匆忙的身影里,怀揣着一颗焦灼浮躁的心。


有人说,等我有钱了,也闲情逸致去,其实,闲逸之心只和灵魂有关,与金钱无关。


闲,原来是心灵的呼吸;忙,是心灵的死亡。



人有一颗闲逸之心,才有人生最美的画境。


繁忙的生活中,记得时常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


因为,望得见月亮的一双眼睛,才看得见世间一切的美好,看得见碧水初生、落英缤纷、云淡风轻、莺飞草长......



编辑:诗词天地( ID:shicitiandi

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规必究。



看精彩文章,回复题目前面的数字:

  1. 十里桃花,不如”你“

  2. ♬最深情的歌,唱给懂你的人听!

  3. 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之美,美到一分一秒都有诗意

  4. 四大名著最动人的60句,句句珠玑

  5.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这是最好的回答

  6. 四大爱情戏曲,美到心碎

  7. ♬当邓丽君遇上古诗词,令人陶醉

  8. 最有趣的看图猜成语,只有三成的人能猜到最后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诗词君精选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