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
马路不是自家的院子,更不是游乐场,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
不要在马路上嬉戏玩耍、追逐打闹。
同时,在外出时,家长一定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加强日常监管!
家长注意:
有些同学为赶时间或者图方便等,不走斑马线直接乱穿马路或翻越护栏,这样十分危险,极易引发事故。
过马路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走斑马线,
不要玩手机、戴耳机等
,时刻关注周边道路环境,主动避让过往车辆
。
3. 骑平衡车、电玩车或童车上路
危险指数
:
⭐⭐⭐⭐⭐
家长注意:
上路务必选择合法交通工具,
“电动平衡车”、“滑板车”、“溜冰鞋”等
未成年人喜爱的玩具或器械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措施,
不能上道路行驶,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家长不要让孩子在道路上使用这些工具,也不能带着孩子上道路使用。
家长注意:
下车开车门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动作,但实际上暗藏“杀机”。
不管是乘坐出租车,还是私家车,都应该从右侧车门上下车,
要教育孩子等车辆停稳后再开车门,开门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后方的车辆、行人,确保安全后开门。
5. 乘坐汽车时不系安全带
危险指数:
⭐⭐⭐⭐⭐
家长注意:
系好安全带,只需要3秒钟,而不系安全带,
则有可能在事故发生的1秒钟,
失去整个一生!
儿童乘车时应该尽可能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要养成上车就系、全员全程规范系的良好习惯。
6. 乘坐汽车时头手伸出窗外
危险指数:
⭐⭐⭐⭐⭐
家长注意:
孩子乘坐汽车时禁止在车内打闹嬉戏,避免影响司机安全驾驶。更
不能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以免身体被车外物体刮到或急刹车时因惯性被甩出车外发生意外。
有的家长图好玩、新鲜,打开车内天窗让孩子身体探出车外,实则危险重重。
7.乘坐超员车、非法营运车辆
危险指数:
⭐⭐⭐⭐⭐
家长注意:
车辆超员、制动距离加强,
危险性增大
,遇紧急情况逃生
难度增加
。非法营运车辆往往存在
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
等问题,基本无法达到安全技术标准要求,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乘客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为了孩子安全,家长要拒绝让孩子搭乘“超员车”、“黑车”上放学。
8.无证驾驶,未够骑行年龄单独上路
危险指数:
⭐⭐⭐⭐⭐
家长注意:
未成年人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尝试,家长一定要担起监护责任,务必要重视学生外出交通安全,特别是要
看好自家车辆,保管好车钥匙,切勿让未达骑行年龄的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以及自行车上路,
甚至偷开机动车。
9. 骑乘电动车、乘坐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
危险指数:
⭐⭐⭐⭐⭐
家长注意:
对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来说,安全头盔相当于小汽车的安全带,是遇到危险时的一道重要防线。当发生交通事故受到猛烈撞击时,
头盔可以有效地保护头部,降低事故损害后果。
因此,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在乘坐电动车时,要自觉戴好安全头盔。
10. 不注意避让车辆盲区
危险指数:
⭐⭐⭐⭐⭐
家长注
意:
汽车周围本身就存在盲区,
在行驶途中,受道路线型、坡度、建筑、绿化等影响,以及其他车辆的相对位置变化,也会产生“动态盲区”。一定要教育孩子
不要在车辆停车区域玩耍,注意观察周围车辆情况,不要让自己处在车辆盲区或者“内轮差”的区域内。
一次事故的发生
一个家庭的悲痛
✔遵守交规、文明出行,做一名合格称职的交通安全参与者,别让自己或他人暴露在交通事故的风险隐患中。
✔
无证驾驶摩托车、非法改装摩托车、超速驾驶、“飙车”等都是违法行为,
一旦做出这些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达到16周岁才可以在道路上骑行电动自行车。达到18周岁,考取机动车驾驶证后才能驾驶摩托车、机动车。
同样,未到年龄骑行、改装电动自行车等也是违法行为。
✔
彰显个性可以采用很多合法、安全的方式,做一名“鬼火少年”并非合适的选择。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到,这样只能给自己,自己的家人和他人带来致命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