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校人才网
第一时间为求职者提供全国各地的高校、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中小学校、知名企业、卫生系统人才招聘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优酷子公司编剧岗位@你!抓紧投递!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内容 ... ·  2 天前  
51HR派  ·  好巧,我也因为上班得病了 | TIPS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招聘经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校人才网

有一说 | “颜宁之争”:中国学者走出去不该受到质疑

高校人才网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5-12 12:11

正文

颜宁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有人认为,颜宁选择去美国是因为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属于“负气出走”。对此,颜宁已经在微博上发表声明,澄清了事实。
说颜宁“负气出走”,自然属于无稽之谈。最有力的证据,是颜宁在过去10年间,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800万科研经费。一次偶然的申请失败,断然不至于让颜宁“负气出走”。
不过,更值得探究的是谣言背后的逻辑。在一些人看来,优秀的中国科学人才应该被深藏闺中,不可拱手送出。一旦让他们出走,会让国家蒙受重大损失。中国学者想要走出去,原因只能是对国内科研体制不满。因此,颜宁才会受到怀疑。
其实,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才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今天,外国人才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就曾表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的伟大实践,正在改写中国未来。”
相对的,中国一流科技人才也完全有能力、有资格走出去,改写世界未来。只是似乎人们对此还不太习惯。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还是钱学森等科学家不计得失,毅然回国的事例。似乎中国科学家只有留在国内,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然而,中国的科技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今年浙江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展出了15项一流科技成果。其中,7项来自中国,包括中科院的量子通信和华为的手机芯片等。这意味着,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创新舞台的中央。所以,颜宁等中国学者能得到世界的肯定,亦是中国科学已取得飞速发展的明证。
近年来,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外国媒体盛赞麦家作品等事件都让国人欣喜不已。可见,要想获得文化自信,靠的正是“走出去”。中国所提倡的“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就是要跨越国与国之间的阻隔。颜宁任教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将智慧分享给不同国度的学子,正是共享精神的最好体现。
既然如此,大可不必将颜宁们藏着掖着。杨振宁归国,颜宁走出去,顶级科研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双向流动,我们应该有这份气度和文化自信。


图文来源:李勤余/澎湃新闻网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近期热门文章(回复数字001~102即可查看):

002: 毕业生找工作,有这 5 个网站就够了!!

098: 博士生按时毕业有点难

099: 107篇论文被撤,学术界不能尽给舞弊找借口

100: 事业单位职工注意,2020年前,你的工作生活将发生这5大变化!

101: 高校青椒的集体焦虑与破局之策

102: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出新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