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到过年,有一个不可避免的“节目”就是拜年。
亲戚们很久不见,再加上几杯酒下肚,热热闹闹地聊天是常有的事。
这其中的迎来送往,待人接物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做事守规矩,日子才能过得井井有条,关系才能和谐融洽。
俗话说:“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碰,家有三不空。”
牢记这三条古训,生活自然会越来越顺。
苏轼得意地纠正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直到后来,苏轼被贬至黄州,亲眼目睹了菊花在开放时掉落的场景,他才意识到自己当日的浅薄。
越是饱满的稻穗,越喜欢弯下腰身;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三缄其口。
用说教别人的心思来沉淀自己,对世界多一点敬畏,对他人多一份谦逊。
真正的智者,从不在言语上显高下,只在行动上见高低。
狐狸十分羡慕,便挖空心思前去讨好,终于获得了接纳。
于是,它分别到狮子和老虎面前,说了许多挑拨离间的话。
现实当中,从不乏狐狸这样的“小人”。他们总想着鼓唇弄舌,搬弄是非,自己再毫不费力地坐收渔利。
处处算计的人,也许能一时得利,但终究会露出马脚,失去别人的信任。
画中的猴子一只以手遮目,一只以手捂耳,一只以手掩嘴,神态各异。
其实,猴子们所传达的,是一种“三不”之道,即: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
罗曼·罗兰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
狼狈的感情,失败的事业,幼稚的抉择,荒唐的矛盾……
次日,侍卫向国君撒谎,说夷射姑在内庭小便,侮辱邾国。
说话做事,要考虑可能的后果,也要留意别人的承受底线。
遇事不管不顾,不仅容易伤害别人,还会积攒怨恨,给自己留下后患。
泰戈尔说:“最难的是自知,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谁要是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就决不会陷入困境。”
一名登山运动员准备多年,终于远赴西藏,挑战珠穆朗玛峰。
前期一切顺利,但当他攀登到海拔7000米时,突遇恶劣天气。
虽然满心遗憾,但考虑到自己没有把握,他最终决定放弃,并及时返回大本营。
而在此之前,有位实力卓著的名将,就因强行冒进,在暴风雪中不幸殒命。
比尔·盖茨有句经典的话:“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是成功的两大关键。”
余生很贵,不要在没有把握的事上浪费时间。做能做的事,爱该爱的人,走适合自己的路。
当我们管住了欲望,守好了底线,便足以跑赢大多数人。
还记得当时有许多人疯狂囤药,对此,张伯礼医生说得好:“囤药不如囤好身体。”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曾发布一条研究结果:经常健身,体质强健的人,感染、住院、重症风险更低。
戒掉不良的生活作息,改掉损害身体的陋习。少熬夜,多运动,别抽烟,不饮酒……
有位作家曾感慨:“想判断一个人的修养,看他家里的玄关就足够了。”
许多人有进屋换鞋的习惯,哪怕是客人到访,也要如此。
所以,精致讲究的人,都会在玄关处摆放熏香或鲜花,让屋内保持清新。
木心曾写到:“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纵使现实一地鸡毛,也别丧失了追求美好的意趣。花点心思,把日子过出仪式感。
在玄关处放一盆花,一个摆件,或一幅字画。这些美好的小物件,足以在推开家门的瞬间,治愈一天的疲惫。
而当你懂得打理自己,管理生活,人生的风水,也会随之逆转。
“有间书斋,推窗有阳光,关窗有书香。卧榻之旁,醒养心,睡养身。”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无外乎心怀诗意以谋爱,手执烟火以谋生。
不同于许多明星的富丽堂皇,他的房子,充斥着满满的文人韵味。
在李健的书柜里,诗歌,小说,散文,哲学著作,应有尽有。
哲学家西塞罗曾说:“没有书籍的屋子,宛如抽去灵魂的躯体。”
一个书香四溢的家,能为我们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殿堂。
如果你也为生活迷茫,为现实沮丧,不妨翻开书本,静坐片刻。
有位朋友说,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就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
无论在外受了多大的委屈,只要吃到家里热气腾腾的饭菜,所有疲累,都会顷刻消散。
无论贫穷或是富贵,家人齐聚的一餐饭,永远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期待。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将和家人吃饭,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
无论工作再忙,他都会每晚6:30与妻子、孩子们一起进餐,度过其乐融融的一小时。
在他看来,这段有说有笑的时光,足以让自己对一切重拾希望。
不要让家里的餐桌冷下来,抽点时间,和家人好好吃顿饭吧。
听听伴侣的倾诉,问问孩子的生活,聊一聊自己遇到的琐碎小事。
正如那句动情的话:“真正的爱不需要用诗与远方来堆砌,它囿于一方餐桌,却容得下山河湖海。”
“尽管人很渺小,人生也很短暂,但人能够学习,能够修养自身,能够自我完善,人的价值就在于自身。”
这一生,我们或许出身不同,环境各异,但修身养性、提升自我永远是公平且正确的选择。
做一个通透睿智的人:说话得体,做事有分寸,居家有条理。
新的一年,愿你活得从容,不被负面情绪困扰,不被喧嚣所束缚,活出自己的风采,让生活充满乐趣,余生热烈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