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百读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60秒知天下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2 天前  
洞见  ·  说话的力量(深度好文) ·  3 天前  
学习强国  ·  每日一读 | 向远而生,向心而栖 ·  4 天前  
深夜书屋  ·  学习毛选智慧,告别内耗,干就完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百读社

阅读完这本书,你就知道柴静为什么红了

百读社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3-22 22:25

正文


   

   整理 | 丹子  

提起柴静,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篇名为《身边的人》的演讲。演讲之前,我只是简单的知道她是位中央电视台社科类栏目的主持人,演讲之后,我才开始去关注她,才慢慢了解看上去如此柔弱的一位女子,她的新闻从业经历,正是新闻系的我曾无数次向往和憧憬的。
可以说,这本《看见》是《身边的人》的扩充与延展,也许一篇演讲受于时间和场合的限制不能尽诉她的从业经验和感悟,因此借这本书来了遂她的心愿。



....

(长按上方二维码可立即购买)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就是一个人要被他人“看见”,才能产生链接。而我,几乎没有得到过那种感觉。自小就是活在家长的期望中,我的理想从未被真正尊重,在家人的打击声中,渐渐不再与这个世界产生链接。
今年是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开始消沉,开始放弃。翻到柴静奥运会那一篇,看到她说“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眼泪立刻流下来,只因我一直以来的放弃。
然后写了一大篇文章来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她的文字很流畅,厚厚的一本书,一气呵成看下来,畅快淋漓。
她是一个记录者,写下了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看见》这个名字起得好。一个记者要做到完全中立很难,人心是肉长的,难免会被事情带出个人情感。我们的世界里,有很多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的案例,作为记者,如果能够客观公正地去报道一件事,不含任何感情色彩,那一定会是好报道,至少在职业操守上。准确是最好的防御。
 可是,倘若真是不带任何一点情感因素,做出来的报道会有人要看吗?陈虻告诉柴静要宽容,柴静觉得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那感受的基础又是什么呢?我想肯定不能只停留在“看见”上,而且肯定得有自己的思考才行吧。


....
(长按上方二维码可立即购买)

书评:《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柴静

十年之间,“非典”、“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片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而这十年,也是柴静从湖南来到北京,从默默无闻到广为人知的十年。柴静2003年开始担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2006年开博客“柴静观察”,2012年底出版新作《看见》,从“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柴静说这是一步步地“后退”,一点点把视线放平,回归到事物本身,“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

  ——长江日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百读社

京东荐书联盟  合作媒体




阅读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迷物APP,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