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橙子
微信公众号名:说说咱家娃
ID:mykidsstory
很多朋友说,自从孩子上小学之后,亲子相处时间变短,交流也少了,总
想让孩子在学校有什么事都告诉自己,这样才能有机会指导他,帮助他,让他获得人生智慧,但是孩子经常什么都不说,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件事咱们当父母的不能太急切,否则会给孩子很多压迫感,让孩子不再敢说话。
记得我自己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不愿意跟妈妈讲班里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了,因为没讲几句,
事件就会
被她定性为“你做的不对”或者是“你挨欺负了,他做的不对”,无论是哪种定性,都让我感觉自己很糟糕
,时间长了,我就什么事都不想和妈妈说了,宁愿自己瞎想辙。
当然了,我理解我妈也是想要帮助我,让我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但是
这种
高高在上的“评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笨拙和愚蠢
,从而渐渐把孩子推远,让父母越来越难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讲一个毛头上小学时发生事情,让我很庆幸一直以来坚持和孩子坚持的沟通方式是对的,避免了毛头小朋友的一次社交失败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毛头放了学之后,神神秘秘的把我叫到他的房间,关好了门,一脸紧张的吭哧了好久,才鼓起勇气和我说:
妈妈,我说一件事,你不要生气
。
然后他从兜里,掏出来一张崭新的20元大钞。
△相当于100块钱人民币,这对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可是张大票子
这倒是新鲜,总是往学校交钱,从学校拿回钱来还是头一遭……
我就问:
这么多钱,哪儿来的啊?
毛头扭扭捏捏小声的说:
A给我的
我知道A是毛头的好朋友……小子你交的朋友挺壕啊!一出手就这么大票子!
虽然内心强烈的想要吐槽这件事的奇葩,还是强迫自己压下翻白眼的冲动,故作镇静的再接着问:
A为啥要给你钱啊?
这件事解释起来就挺复杂了,问了半天才闹明白:
A是毛头刚转进这个新学校的时候交到的第一个朋友,两个人一直玩得挺好,但是毛头后来又交了一个新的朋友B。
本来嘛,朋友多了是好事,但问题来了,A和B之间不太和睦,没办法三个人一起玩,于是毛头只好有的时候和A玩,有的时候和B玩。
然后
毛头觉得B更有趣一些,和B玩的时间就多一些,A可能比较有危机感,于是给毛头二十块钱,意思是
想让毛头多和他玩,少和B玩。
听完来龙去脉我感觉有点晕,
二年级小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已经这么复杂了么?居然会拿钱来维系“友情”了?
不过
还是要先表扬孩子
:这件事你能告诉妈妈,这非常好,以后无论发生了什么让你感觉奇怪的事情,都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会帮助你一起想办法,绝对绝对不会生气。
毛头把这事说出来已经紧张得声音有点发抖了,听到我这么说才终于镇定了下来。
我问他:那这个钱你想不想要呢?
毛头说:“其实我不想收这个钱,但是我怕hurt A的feeling”
小伙子,你这个理由非常棒哦!拿钱的同时又显得你很善良呢!真是难为你了。
我说:“我也觉得,如果这个钱是A自愿给的,你收下没什么问题……”
话没说完就看见小朋友情不自禁的面露喜色~
哼,臭小子,和我斗你还嫩点儿!
然后我接着说:“但是你知道的,
钱是用来买东西的,A是想要用这个钱买一些你拥有的东西,你觉得那是什么呢
?”
毛头说:“他就是想和我多玩玩,那我以后就和他多玩玩呗”
我说:“没有那么简单哦!
他要买的是你‘和谁玩的自由’
,本来你想和A玩就和A玩,想和B玩就和B玩,是完全自由的,但是如果你把这个钱收下,你这个‘选择的自由’就减少了,因为你总是要顾虑到A给了你钱的事情,心里就算是想和B多玩玩,但是也不得不把更多时间给A,没办法随心所欲了,
你觉得用20块钱买你这个自由,划算吗?
”
毛头的脸马上严肃起来:“不划算不划算,我明天就把钱还给他!”
不愧是从小就“
不自由毋宁死
”的小倔种!
过了一会儿,毛头又跑过来问:“可是我有点害怕我不收A的钱,他不和我做朋友了怎么办?”
我说:“那我问你,
什么才叫做朋友呢?
”
毛头说:“就是在一起玩很开心”
我说:“那如果你和A一起玩,并不是因为开心,只是因为他给了钱,那还叫做朋友吗?”
毛头连忙摇头说:“那肯定不是”
我说:“是啊!
朋友之所以叫做朋友,就因为你们有‘自由’
,如果这个自由被钱影响了,那就不能叫做朋友了。所以你不收
他的钱,才能继续和他当朋友啊!
”
看到毛头还是有点困惑的样子,我又补充道:“A给你钱,其实是害怕失去你这个朋友,正说明你对他很重要。你以后可以多和他玩一玩,但是
你和他玩的原因是你在乎他的感受,而不是因为他给了你钱
,这样是不是让他感觉你更加nice呢?”
毛头慢慢的点头:“妈妈我明白了”
我继续说:“这样吧,如果你觉得不好解释,就推到妈妈身上,说妈妈不许你收这个钱,A也不会感觉是你在拒绝他了,你们两个就都feel good了。”
说到这里,毛头终于一点迟疑的表情都没有了,高高兴兴去玩儿了。
他走了之后,我是又庆幸自己够机智,
同时又有点害怕:
二年级小朋友就遇到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了
,再大一点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继续维持这种机智啊!
不过,毛头小学的这次“20元事件”,一个比较成功的交流范例,让我知道,如果你想要孩子告诉你小秘密,再教授他人生经验,就要先收起当家长的架子,是不会错的。
这次沟通的步骤给大家列出来参考,希望能有帮助:
第一步:管理好表情
,无论心中多少惊涛骇浪,脸上永远要波澜不惊
第二步:不要着急表达想法
,先让孩子把事情的原委从头到尾说清楚
第三步:表扬孩子能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
第四步:问问孩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五步:对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表示理解和赞同
(无论那个想法对不对)
第六步:分析事件,说出你自己的看法,让孩子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一番
第七步:给出解决事件的建议,让孩子自己去处理
当然,如果你没法说服孩子,也千万不要生气,或者强迫孩子听你的。只要你这么强迫孩子做一次,下次孩子就什么事都不愿意告诉你了。
这时候,不妨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当他吃了苦头,他会发现父母说的是对的,回头给他擦屁股就好,孩子会学到一课的。
其实,这次若是我没有说服毛头,我也会同意毛头把钱收下,
他终究会发现这个变味儿的友谊给自己带来的不舒服的
。到时候他就会更深刻的了解,妈妈的话是怎样的金玉良言了。
我们总是觉得小孩子无忧无虑,其实那只是美化之后的回忆,其实
小孩子的世界也非常复杂,同样要面对很多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难题
,这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和孤独。
我们当父母的,固然在立规矩的时候要有权威,说一不二,但是在孩子遇到人际关系中的问题,需要建议时,一定要把姿态放低:
倾听他们心中的想法,从他们的角度去帮他们分析问题,然后尊重他们做出的决定
。
咱们为人父母者,
别当孩子的“大老板”,而是去当好孩子的“智囊团”;别指挥、别评价,而是引导孩子多思考,多实践。
作者介绍:教育硕士,旅美全职带俩娃,
擅长接地气儿的育儿科普,关注她,带你搞定养娃路上的各种挑战和难题,get实用养娃套路
。
看看这些孩子们的外语,脱口而出如母语一样!
而且孩子完全自学,不用外教,不用家长会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