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许多重要的 PPT 演示完成之后就要进入答辩环节,
如果说演示 PPT 是指点江山的谋略,那最后的问答就是短兵相接的肉搏了。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紧张的气氛下容易卡壳。所以今天就来梳理一下,在答辩环节中的应对套路。
优惠最后两天,别错过~
常见的答辩问题有哪些类型?
俺看过很多路演答辩,除了常见的「能不能一句话讲清楚你的产品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外,还记录了其它问题如下,个个暗藏杀机:
你为什么对你的产品这么有信心?
你的技术核心是什么?
为什么用户一定要用你的产品?
你怎么证明你的项目一定可以盈利?
你为什么不在你所在的城市卖产品?
你为什么要穿夏威夷衬衫来路演?
……
是不是觉得枪林弹雨,句句重击?来,擦擦嘴角的血,我们来总结一下。
虽然问题看上去五花八门,但归类一下的话,其实本质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也就这样 4 个大类:
-
产品是什么?
-
竞争对手是谁?
-
目标客户是谁?
-
运营情况如何?
不同类型的提问该如何回答?
针对这 4 类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好,一个一个来!
❶ 产品是什么?——说人话!
不一定所有人都了解你的行业,所以,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介绍产品非常关键,简而言之,尽可能「说人话」。
例如那位冷辐射板大哥,被问到该问题后,仍然是技术化回答,各种离子循环,辐射率。
他或许可以说,我们的产品可以像空调那样调节你房间的温度,但消耗的电量只有空调的 30%。
❷ 竞争对手是谁?——看格局!
很多企业只是按照字面回答了竞争对手是谁,但从评委后续的问题看,
其实是想了解你对行业的看法以及和产品优势在哪里。
比如格力的代表就回答的很好:
行业里有谁谁谁,他们产品的特点有XXX,我们的产品和其相比,更加专注于XXX,为客户带来XXX方面的改善。
这样,不仅体现了对行业的了解,还通过对比来描述自己优势,这比干巴巴的说自己多牛逼的效果要强太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❸ 目标客户是谁?——找准了!
很多企业仅回答了一半。其实评委是想让你论证,产品对于客户来说,是否是强需求,是否有持续拓展的机会。
比如由一家做污染治理的企业回答很好,除了说明目标客户是中小企业外,还着重说明在当前政策环境下,污染治理已经逐渐成为关乎中小企业生存的大事,这个市场是持续增长的;从近年的经营数据看,客户数量是在持续增加的。
❹ 运营情况如何?——上数据!
很多路演 PPT 中这块内容涉及很少,但这部分才是评委最关心的:项目是否盈利,是否落地?这个时候尽可能
「用数据说话」
,提升说服力。
比如产品销售量,用户量,转化率,市场份额……统统往上砸。
数据刚开始不好看怎么办?没关系,那就强调年度增长率和预期。
比如有一位选手只提到企业获得了哪些机构的认证和推荐,但具体的业务数据却语焉不详。
作为一个靠盈利来生存的企业,认证和推荐虽然有帮助,
但缺乏了关键数据的支撑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OK,为了能够让你更加清晰地明确这些问题,再来回顾一下商业答辩的 4 个基本原则,也就是大家在回答路演问题时,如果没有思路可以快速参考的 4 个角度:
答辩有哪些小技巧和注意事项?
❶ 不要轻易挑战评委立场
一定要了解路演所在的城市有哪些知名,纳税额高的企业,不要在路演中去轻易挑战或者挖苦这些企业。
比如某路演在珠海举办,格力的总部就在珠海,是当地的明星企业,贡献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而有一位选手却这么说:大家都知道因为有格力,珠海被称为空调之城,今天我就是来颠覆空调的!
先不说本地人居多的观众会不会不舒服,评委中也有很多政府官员,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
❷ 巧妙给高帽,善于造台阶
答辩环节中,不怕你谦虚过度,就怕你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将答辩变为辩论赛,引起全场反感。
所以在问题不太好回答的时候,可以通过给评委高帽、台阶,既能够为自己争取思考时间,也能通过放低姿态,获得好感。
例如在回答评委比较刁钻的问题时,有些企业回答时这样开头:
您的问题非常到位,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中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地方。
❸ 故意卖破绽,险中求胜
答辩还有个险招,那就是在演示环节中,故意放出一两个心中早已经构思好的回答,却看似非常明显的漏洞,引诱评委在演示结束之后提问。
一般情况下,评委的提问也就两三个,如果问的都是你早已经设计好的问题,而你早已经准备好了答案,不仅对答如流,而且能答到点子上,就比较容易顺利过关。
❹ 讲个好故事,能成功一半
在同质化严重、充斥各种专业图表、产品口号五花八门……在这样千篇一律的氛围下,能讲个好故事,势必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进而代入产品。
但绝不能
为了故事而故事
,一定要把握故事与产品之间的联系和逻辑,而不是强行插入或者完全割裂。
另一方面,故事的节奏不能太慢、太长,因为路演的时间有限,讲个 3 分钟的好故事,传达理念,引出产品,制造冲突,都是好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