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次新股
随着证监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市场的规则也越发健全,我们认为接下来的股市机会越来越大,尤其适合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独角兽研究将带您一同挖掘优质公司的投资机会。
美国东部时间6月26日收盘,京东报收于43.08美元,市值达612亿美元,短短一年大涨100%;而百度当前市值为620亿美元,两者仅差8亿美元。
BAT
的地主局,只剩AT二人转?还有人说,会变成JAT(J指京东);也有人说,会变成是HAT(H指华为)。
当腾讯和阿里的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时,百度却一直徘徊在600亿美元附近。但后来者穷追不舍。去年,马云就曾预测说,BAT可能三年内就不在了,如今恐怕真的要成为现实。
如今,最后的这块遮羞布,也即将被扯开。今年扭亏为盈的京东,股价随即开启了过山车式的飙涨,现在京东距离百度股价,仅差8亿美元,随时可能反超。
要知道,从2010谷歌离华,到2011年,这段时间百度的股价一路飙升,迅速将腾讯反超,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巨头!然而,好景不长,到2012年年底,腾讯和阿里巴巴开启了反超模式,将百度远远的甩到了后面。
△ BAT三巨头那个长得好看的快要掉队了
那么,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此前一直作为领头羊的百度是如何一步步掉队的。
腾讯阿里收入破千亿 百度净利暴跌65.4%
2013
至2014年,BAT三家全年的收入和利润差距不大,彼此保持着百余亿元的差距;2015年,腾讯年收入率先突破千亿大关;到了2016年,腾讯和阿里双双取得千亿元的年收入,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度的净利润竟然暴跌65.4%。
从上图可以看出,腾讯无疑是BAT三家中吸金能力最为稳定的,尽管阿里的增速忽高忽低,但其收入和利润也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可百度却像是坐上了过山车的下行轨道,一路跌跌不休。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百度在2005年上市且很快在国内达到垄断地位后,因为挣钱太容易,反而没有了后续的创新能力和忧患意识。从根本上上来讲,则是广告驱动的内因导致百度背离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再加上资本布局的接连败北,百度错失了互谅网时代战略机遇期。
成也广告,败也广告 广告驱动轮背离了用户基础
阿里和腾讯,都非常重视用户,把用户当人看,而百度则极为轻视用户,从来不将用户当人看。这是为啥呢?
因为阿里和腾讯,是要从每一个用户的手里挣钱,而百度,则是从广告商手里挣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给钱,自然屁股就要向哪里歪。
百度,就像当年412反革命政变后的蒋介石,代表了有钱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所以呢,为了维护这些向百度投广告的资产阶级利益,百度搜索上面,几乎一色的都是以医疗为主的各类诈骗广告,而百度贴吧也被大量的诈骗机构购买。
而相反,阿里和腾讯呢,则和我党一样,走的是群众路线。
阿里的支付宝,面对强势的商家,保障了老百姓的消费者权益;阿里的余额宝,则是团结群众,向强势的银行争取利益。
是不是有种熟悉的味道?有没有点张麻子“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的感觉?
再看腾讯,现在的宗旨,就特么一个字:爽!让你爽。
再来做个比喻,如果拿国共双方的征兵,来对比赚钱。
国军征兵,简单粗暴,直接就是强行抓壮丁,就跟百度盈利主要靠着莆田广告一样,搞得天怒人怨。而老乡在共军这边参军,则是骑大马带红花在村里面走一遭,给你荣誉,让你光宗耀祖。
△ 王者荣耀已成为国民手游还好我已弃坑
熟悉不?这就是让腾讯赚的盆满钵满的王者荣耀啊!
让老百姓和用户爽了,他们自然愿意参与和掏钱。
所以呢,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候,有信誉的阿里和腾讯,迅速将业务扩张、做大;而靠广告诈骗赚钱的百度,则被甩得看不见了。
阿里的支付宝,取代了政府在交易过程中执法者的地位,树立了极高的信用标准;而腾信的微信,借助熟人之间的朋友圈,迅速为自己的信用树立了标杆。
要知道,在微信支付做起来之前,拥有丰厚广告价值的微信,可是一条广告都没有做的。即使现在开放了广告,也是进行了极为严格的筛选,并只出现在朋友圈和公众号上。
更不要说阿里的支付宝上从来就不可能看到一则广告。
但是百度呢,为了KPI考评,在互联网金融大潮来之前,在所有的产品上面都做广告,用劣质广告,对用户提前透支并变现了!
所以呢,用户自然不会将自己最有价值的资产,放在劣迹斑斑的百度身上。
不过,腾讯并不是一开始就坚定的走群众路线,而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改变了腾讯。
2012
年,腾讯与360的“3Q大战”之后,马化腾迅速进行了反思,一改之前与百度一样的流氓行为,同时,将原本封闭的腾讯,对外开放。
△ 3Q大战让腾讯反思用户的价值
这场战争,这诞生了新的腾讯。
而百度呢,依然通过“百度全家桶”进行软件的流氓捆绑安装,只要你安装了一款百度的软件,很快你的电脑上就会被莫名其妙的安装上一大堆卸不掉的百度软件。甚至如巴西等国,不少网友纷纷都在转载《如何卸载百度杀毒》。
一进一退间,百度与腾讯阿里的差距,就是这么拉开了。
资本布局混乱 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共赢基础
从资本布局的角度来看,阿里和腾讯都建立了各自的统一战线,还在进行不断的扩张。双方不停的将资本投向二线公司,逐渐形成了阿里系和腾讯系。
毛主席说过,“我们的政治,就是怎么令敌人越来越少,令同志越来越多。”
在经过这几年的布局之后,阿里和腾讯,各自都形成了大哥带着一大群的小弟的局面。
就像前段时间,菜鸟和顺丰之间的撕逼,战斗还没打响,双方一群小弟和盟军却率先跳了出来参战,差点引发了阿里系和腾讯系的全面对峙。
而百度呢?
这些年百度的每一次收购,实际上都属于战略性的防御收购,只是看阿里和腾讯买了什么,为了保住自己BAT的面子,才跟风收购和建设团队。
但是百度根本不知道收购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收购来的91和自营的百度外卖,根本运作不下去。完全是跟着对手的节奏在走。
而本应不惜一切代价收购的内容提供方知乎,竟然让腾讯捷足先登。
原因呢,还是回归了第一条,百度不懂“紧密联系群众”。
人家阿里和腾讯,走的都是群众路线,自然需要收购或参股这些强粘性的APP来增强群众路线的基础。而百度,一个“医疗买办”出身的企业,他本身就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上,让他走起群众路线,自然是一脸懵逼。
△ 魏则西事件折射出百度深度缺陷:对广告的依赖
屁股决定大脑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近年来阿里反而在医疗方面后发先至,通过跟公立医院的合作,反而将百度甩开了一个身位。而依靠着民营医院的百度,受限于既得利益体,很难向公立医院迈开这一步。
这就像让地主阶级代言人的蒋介石,去发动群众,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当年谷歌入华之后,迅速挤占了百度垄断的市场,但是一纸行政命令将,谷歌逐出中国,百度转危为安,并迅速成为互联网一哥。而且那些年,百度医疗出的那么多问题,也没有见到工商总局和卫生部出手打击。
但是这几年,中央一纸“军队一律不得从事有偿服务”(《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严重打击了莆田系的民营医院;对于互联网医疗广告,也勒令限期整改;更不要说,魏则西事件和卖贴吧事件,将百度搞得声名狼藉。
反观这些年,在阿里和腾讯在牌照方面,一路绿灯,但百度这几年牌照拿得极为坎坷。更不要说,百度现在都把原本应有优势的云计算放弃了,把精力向人工智能和无人车转型。
百度的掉队,既与李彦宏个人的奋斗有关,同样,这也是历史的进程。
如果将PC互联网称为互联网1.0,将移动互联网称为互联网2.0,将人工智能称为互联网3.0。人工智能是未来趋势,要成功靠的是数据和算法还有后续的技术储备。
目前,百度正在努力做人工智能,如无人驾驶、内容的智能分发,目前看还在布局和探索阶段,还很难讲有大的商业收入。
如今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交接的时间点,看向未来,或许百度还有机会,但不敢说一定会成功。因为阿里和腾讯也在大规模布局人工智能,第三场大战才刚刚开始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