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顺是Discuz!联合创始人,好贷网创始人。
1、大多数中国精英不懂日语,日本年轻精英懂中文的人也不多。
2、日本人更认可日本制造,中国电子类产品品牌在日本基本上一片空白;中国轻工类产品在日本还比较接受,但估计大多数也是在中国的日企工厂生产。考虑日本人还比较认美国为爹,中国企业要卖东西到日本最好先弄一个美国“马甲”。
3、中国品牌在日本几乎无任何品牌文化的拓展,品牌文化处于沙漠期,这是机会。
4、这几年来,日本人关心中国超过中国人关注日本;这一点媒体版面的新闻数量近年来增长了好多倍。说明趋势在变化。
5、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市场,中国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和日本经济对中国的出口不成比例,如何平衡两者贸易?中国和日本之间处于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双逆差。
6、日本普通老百姓接触的中国内容大多是负面和偏激的,主要是政治和文化内容,几乎无深度的经济和科技类内容;这块谁来做呢?
7、中国和日本的之前政治关系一直不够好影响民间经济的往来,但近期的改善有望刺激经济关系。由于中美关系的对抗,中日有望各取所需搞在一起,这对我们来说是机会吧?
8、近些年在日本的中国人或者从日本回国的也基本上没有特别精英的。现在回中国的精英大多是去美国回来的,100年前的中国精英却大多数是日本回来的。比如孙中山和鲁迅等。这一点是不是值得反思?
9、2018年中国游客来日本旅游人数突破840万,是中国人亚洲第二大目标旅游国家。去年光东京地区申请日本经营签证且成功的中国人就有两万多。这个投资规模未来还有继续增加。你准备来做生意吗?
10、中国人在日本总数已经达到130万,其中留学生大概30万人,每年新增赴日留学生大概10万多。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家。每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支出至少1000亿人民币。可以做点什么呢?
11、东京银座曾经是零售业的亚洲翘楚。现在它也许还在继续辉煌,但是我相信它逐渐会失去这个时代。零售业今后的决胜将取决于是不是掌控大规模制造的能力、获取实名用户的购买需求数据,电子商务和跨境零售将是机会所在。这一点对于中国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日本制造业在精致顶尖方面的造诣确实仅有德国目前可以与之匹敌,否则它也没有那么大自信去PK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生死薄,也不能至今在中国唐山排名钢铁产量第三的情况下依然拒绝在日本建筑中采纳中国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