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郭磊宏观茶座
我们深信卖方宏观的本质不在于愤世嫉俗,批判经济的深层险危;亦不在于摇旗呐喊,安慰客户的短期情绪。卖方宏观要在关键时间、关键位置建立一些可观测、可检验、可修正的灯塔,尽量让眼前的世界变得冷峻和清晰。请关注广发宏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亚朵酒店的控温被,是怎么火起来的? ·  3 天前  
龙岩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实施!食品添加剂最新标准 ·  3 天前  
龙岩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实施!食品添加剂最新标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郭磊宏观茶座

【广发宏观郭磊】从实际增长到名义增长

郭磊宏观茶座  · 公众号  ·  · 2024-04-08 21:16

正文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guolei@ gf.com.cn

报告摘要

第一, 从高频数据和前两个月经济数据理解,2024年一季度经济有两个亮点:一是出口环境好转,带来相关制造业景气高开;二是居民生活半径修复,服务业活跃度上升;主要拖累线索在建筑业产业链,地产销售偏弱、化债对部分省市基建投资形成约束。由于季度GDP是生产法为基础,可以大致理解为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的函数,支出法下部分环节的需求偏低不一定会带来等量的生产减少(可以形成库存),所以一季度实际GDP较大概率有一个良好开局。

第二,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价格中枢仍在低位。一季度CPI预期在0.1%左右,高于去年四季度的-0.3%但回升斜率尚不显著;1-2月PPI徘徊在-2.5%至-2.7%的区间,仅略高于去年四季度的-2.8%,从目前价格信号看3月仍会在低位。所以就名义GDP来说,一季度很可能较去年四季度变化幅度较为有限。

第三,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同时观测到上述两个特征。1-3月BCI分别为51.1、51.6、52.1,显著高于2023年7月之后的水平;但BCI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在低位徘徊,一季度为35.6,较2023年2-4季度均值(35.6、35.2、33.4)变化不大。景气指标和价格指标的分化较为明显 (图) ,上一轮类似情况还是2015-2016年的部分时段。

第四, 为何当前名义增长弹性低于实际增长?从1-2月PPI分项来看,煤炭开采、黑色冶炼、非金属矿(水泥玻璃等)、化工等建筑产业链关联的产品价格同比均明显低于整体。南华综合指数、南华工业品指数等综合指标一季度均处于徘徊状态,其中尽管铜价等上行明显,但焦炭、螺纹钢等下行产品构成拖累。我们前期曾总结一季度“建筑业和制造业背离”,这一特征对于名义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实际增长。此外,从统计局数据看,部分供给增速较快的新兴行业价格亦处于环比负增长区间。

第五, 名义增长对于经济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一则财政收入增速同步于名义GDP,税收是对经济活动的名义值征税,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对价格更加敏感;二则企业盈利增速同步于名义GDP,盈利由量、价、利润率三因素决定;三则微观预期同样会受名义GDP影响。一季度实际GDP增速预计不低,甚至可能高于预期;但名义GDP仍待进一步改善。同期万得全A指数环比-2.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有所下行,与名义GDP增速弹性尚未形成应有一定关系。

第六, 政策对价格中枢和名义增长中枢偏低已有关注,央行指出“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除货币环境外,2024年后续时段还存在三个会带来PPI中枢回升的机会:一是增量广义财政有望逐步落地,对建筑业投资形成支撑;二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4月3日发改委和工信部已对2024年粗钢产量调控工作进行部署(近期报告《能耗目标、PPI与本轮供给侧优化》中我们有详细探讨);三是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分指出“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七, 义GDP走势是下一阶段宏观面的重要观测线索。如前所述,名义GDP如果显性回升,相当于经济在实际增速回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了建筑产业链触底、新产业供求优化两个基本结论。从高频数据角度,可以跟踪水泥价格、螺纹钢价格,以验证广义财政加速、粗钢产量调控等既有线索的影响;从月度数据角度,应重点跟踪PPI走势,包括煤炭、黑色冶炼、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重要行业的价格环比。

正文

从高频数据和前两个月经济数据理解,2024年一季度经济有两个亮点:一是出口环境好转,带来相关制造业景气高开;二是居民生活半径修复,服务业活跃度上升;主要拖累线索在建筑业产业链,地产销售偏弱、化债对部分省市基建投资形成约束。由于季度GDP是生产法为基础,可以大致理解为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的函数,支出法下部分环节的需求偏低不一定会带来等量的生产减少(可以形成库存),所以一季度实际GDP较大概率有一个良好开局。

2024年1-2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高达7.7%,显著高于2023年全年的5.0%,以及2023年四季度的5.1%-7.1%。

制造业景气的偏高与出口环境好转有关。在前期报告《如何看铜与螺纹钢价格的走势背离》中,我们指出:制造业景气度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倾向于出口的触底可能是一个关键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这意味着其外需敏感性是相对偏高的。2023年海外主要经济体处于去库存周期,中国、韩国、越南等出口均为年度负增长。2024年全球库存同处在低位,外需条件可能处于一轮好转过程中,从全球PMI来看,其自2023年11月起亦连续走强,这与同期铜价拐点大致同步。

2024年一季度服务业的表现也有超预期迹象。春节假期出行和消费数据就一度比较高(见前期报告《春节假期国内宏观变化简评》);至清明假期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文旅部数据显示, 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在报告《3月PMI超预期原因探析》中,我们指出:大中企业是原材料、固定资产投资敏感型,小企业则主要是出口需求敏感型、服务业需求敏感型。比如我们观测小企业PMI,可以看到其与新出口订单较高的相关性。恰恰出口、服务业这两个领域3月改善较为明显,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行5.0个点,读数创13个月以来最高;服务业环比上行1.4个点,读数创9个月以来最高。

对偏弱的主要是建筑业产业链。从建筑业PMI来看,3月开工季其环比上行2.7个点,这一幅度低于季节性。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处于48.2的偏低位;土木建筑业PMI亦继续在60以下;建筑业影响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建筑产业链景气偏低主要与地产投资低位、部分省市化债过程中基建投资存在约束有关(见《3月PMI超预期原因探析》)。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价格中枢仍在低位。一季度CPI预期在0.1%左右,高于去年四季度的-0.3%但回升斜率尚不显著;1-2月PPI徘徊在-2.5%至-2.7%的区间,仅略高于去年四季度的-2.8%,从目前价格信号看3月仍会在低位。所以就名义GDP来说,一季度很可能较去年四季度变化幅度较为有限。

2024年1-2月CPI累计同比为0增长,3月市场一致预期为0.3%(WIND口径),对应一季度CPI累计同比增长0.1%左右。

2024年1-2月PPI同比增长-2.6%,其中1月、2月分别为-2.5%、-2.7%。3月PMI产出价格指数3月环比下行0.7个点;3月战略新兴产业EPMI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3.3和5.2个点(见《从3月EPMI看新兴产业产需比例变化》),这意味着3月PPI同比可能依旧处于低位。

2023年四季度名义GDP同比为4.2%(实际GDP同比5.2%)。从2024年一季度CPI、PPI来看,平减指数变化不大,2024年一季度名义增速可能依旧在相对偏低位。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同时观测到上述两个特征。1-3月BCI分别为51.1、51.6、52.1,显著高于2023年7月之后的水平;但BCI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在低位徘徊,一季度为35.6,较2023年2-4季度均值(35.6、35.2、33.4)变化不大。景气指标和价格指标的分化较为明显,上一轮类似情况还是2015-2016年的部分时段。

从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我们可以观测到企业表现的特征:

一是企业营收明显好转。2023年四季度BCI企业营收指数徘徊在55-58之间,2024年1-3月则分别为60.9、64.1、64.5。

二是价格明显偏弱,尤其是中间品价格。2024年一季度BCI中间品价格指数分别为40.2、30.8、35.8,均值为35.6,较之前三个季度均值的35.6、35.2、33.4变化有限。

以BCI总指数与BCI中间品价格指数的差值来看,差值的季度均值在15以上的时段主要是2013年一季度至2014年一季度;2015年一季度至2016年三季度;2023年二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

为何当前名义增长弹性低于实际增长?从1-2月PPI分项来看,煤炭开采、黑色冶炼、非金属矿(水泥玻璃等)、化工等建筑产业链关联的产品价格同比均明显低于整体。南华综合指数、南华工业品指数等综合指标一季度均处于徘徊状态,其中尽管铜价等上行明显,但焦炭、螺纹钢等下行产品构成拖累。我们前期曾总结一季度“建筑业和制造业背离”,这一特征对于名义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实际增长。此外,从统计局数据看,部分供给增速较快的新兴行业价格亦处于环比负增长区间。

在前期报告《如何看2月通胀数据》中,我们曾指出:从2月工业价格环比主要驱动因素看,上涨的主要是全球定价的原油系、有色等;下跌的一是建筑产业链的黑色、水泥等;二是供给增速相对较快的新兴产业链价格, 如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

从南华商品指数来看,2024年一季度南华综合指数、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上涨分别为0.2%、-1.2%,变化不大。从主要工业品来看,南华沪铜指数环比上涨5.1%;但南华焦炭指数、南华螺纹钢指数环比分别为-20.1%、-14.7%。

名义增长对于经济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一则财政收入增速同步于名义GDP,税收是对经济活动的名义值征税,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对价格更加敏感;二则企业盈利增速同步于名义GDP,盈利由量、价、利润率三因素决定;三则微观预期同样会受名义GDP影响。一季度实际GDP增速预计不低,甚至可能高于预期;但名义GDP仍待进一步改善。同期万得全A指数环比-2.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有所下行,与名义GDP增速弹性尚未形成应有一定关系。

实际上这一问题在2023年就比较存在。2023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2%;名义GDP同比增长4.6%,低于实际增长速度。其中2023年四季度名义GDP为4.2%,略好于三季度的3.9%,但仍处于典型的低位。

地方政府部门税收、企业部门盈利、居民部门收入均会受到名义增长中枢影响。以企业盈利为例,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为-2.3%,继续处于负增长区间。从“量、价、利润率”三因素看,2023年工业增加值较2022年回升1.0个点至4.6%,企业生产弱企稳回升对利润构成一定支撑;但PPI同比由2022年的3.6%降至2023年的-2.7%,并带动营收利润率由2022年的6.09%降至2023年的5.76%,2023年利润率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在前期报告《2023年企业盈利的总量及中观特征》中,我们有过详细分析)。

政策对价格中枢和名义增长中枢偏低已有关注,央行指出“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除货币环境外,2024年后续时段还存在三个会带来PPI中枢回升的机会:一是增量广义财政有望逐步落地,对建筑业投资形成支撑;二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4月3日发改委和工信部已对2024年粗钢产量调控工作进行部署;三是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分指出“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3月25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 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继续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除货币环境外,2024年还存在三个会带来PPI中枢回升的机会:

一是增量广义财政有望逐步落地,对建筑业投资形成支撑。在前期报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中,我们指出:算下来今年广义财政的空间就包括“4.06万亿赤字+3.9万亿专项债+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去年四季度发行、使用应大部分落在今年的1万亿增发国债;理论上还要再加上类财政工具,如已经累计发行5000亿、支持“三大工程”的PSL。广义财政扩张比较明显。

二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4月3日发改委和工信部对2024年粗钢产量调控工作进行部署。在近期报告《能耗目标、PPI与本轮供给侧优化》中,我们做过详细梳理。

三是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分指出“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3月21日国新办发布会,央行亦指出下一步“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等举措“都对价格水平的温和回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义GDP走势是下一阶段宏观面的重要观测线索。如前所述,名义GDP如果显性回升,相当于经济在实际增速回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了建筑产业链触底、新产业供求优化两个基本结论。从高频数据角度,可以跟踪水泥价格、螺纹钢价格,以验证广义财政加速、粗钢产量调控等既有线索的影响;从月度数据角度,应重点跟踪PPI走势,包括煤炭、黑色冶炼、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重要行业的价格环比。


假设风险: 2024年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海外经济衰退风险超预期,海外补库存斜率超预期,国内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下行风险超预期,国内三大工程推进建设力度超预期,新产业政策力度超预期



郭磊篇


【广发宏观郭磊】3月PMI超预期原因探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人民币汇率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铜与螺纹钢价格的走势背离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2月的经济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月通胀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 出口开局增速良好有助于修正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 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 2月PMI环比企稳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目前宏观面:复盘与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2月CPI有望近半年来首次转正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4年第一份PMI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最后一份出口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CPI、PPI与名义增长中枢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数据与四季度资产走势

【广发宏观郭磊】 如何看11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 前瞻2024

【广发宏观郭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 价格环比下行的驱动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广发宏观郭磊】 如何评价11月出口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 PMI显示需求企稳趋势有待巩固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10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商品价格小周期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增速小幅回踩,手机出口显著加速

【广发宏观郭磊】原材料库存调整带来PMI短期回踩

【广发宏观郭磊】增发国债的三重意义

【广发宏观郭磊】三季度GDP增速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平减指数已逐步回升

【广发宏观郭磊】9月出口表现及其对宏观面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面剪刀差

【广发宏观郭磊】8月大部分经济指标均有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周期完成触底

【广发宏观郭磊】 8月出口:海外PMI反弹影响下的初步改善

【广发宏观郭磊】PMI数据与宏观面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从与2016年的比较看当前宏观面位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PPI和CPI底将先后形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三条线索驱动PMI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解读年中政治局会议精神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二季度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6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环比已企稳,哪些还在下行

【广发宏观郭磊】重拾定价锚:2023年中期宏观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5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关注形成中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外需边际放缓凸显稳定总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和扩大总需求是当前宏观面关键

【广发宏观郭磊】人民币汇率的三个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总需求是当前经济的关键所在

【广发宏观郭磊】核心CPI大致正常

【广发宏观郭磊】对经济整体性的强调将有助于中期均衡

【广发宏观郭磊】4月PMI为何低于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政治局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GDP增速处市场预期上限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超预期降低总量下行风险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偏低的通胀

【广发宏观郭磊】供求环比高斜率修复后的分化调整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视角下的三个可能机会
【广发宏观郭磊】对2023年的通胀数据来说只需确认两件事情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PMI和BCI均指向经济景气度高开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郭磊】1月通胀数据的中观细节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以来的五大宏观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PMI、BCI与同期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万得全A疫情以来复合增速仍低于名义GDP
【广发宏观郭磊】本轮出口下行和历史上几轮周期的区别
【广发宏观郭磊】待确认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制造业投资的三因素框架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的四个特征



吴棋滢篇


【广发宏观吴棋滢】开年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理解广义赤字率及财政的“净扩张”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各省预算报告前瞻全国财政预算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上海试点离岸贸易的印花税优惠政策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特征回顾与2024年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三大工程”对投资端的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11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10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三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8月财政数据点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待新一轮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及其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7月财政数据与后续两大关键线索

【广发宏观吴棋滢】6月财政数据简析

【广发宏观吴棋滢】寻找新平衡:2023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偏弱凸显稳增长必要

【广发宏观吴棋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政策空间之一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状况约束支出强度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第二财政到第三财政

【广发宏观吴棋滢】当前财政状况的三个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的八大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评价2023年开年财政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2年年度财政数据的主要看点

【广发宏观吴棋滢】非税增速放缓带来什么信号

【广发宏观吴棋滢】再筑堤岸:2023年财政环境展望




贺骁束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 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 2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本轮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缘何调整

【广发宏观贺骁束】12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0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0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9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9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7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走出低凹地:2023年中期通胀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6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6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5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5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4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4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用电量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2月复工情况与高频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贺骁束】聊聊春节期间的高频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贺骁束】复盘过去一年整车货运量变化与同期资产表现

【广发宏观贺骁束】第一批城市居民生活半径开始恢复


钟林楠篇


【广发宏观钟林楠】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国债吗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近期央行操作理解政策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社融与M1简评
【广发宏观钟林楠】货币政策新特征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LPR报价对股债的影响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1月社融与M1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贷款风险溢价与利率曲线特征
【广发宏观钟林楠】超预期降准有助于提振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最新的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新一轮PSL对经济、货币环境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1月社融与M1增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汇率与流动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0月社融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新一轮化债对货币环境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9月社融尚可,年内有望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钟林楠】 如何看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8月金融数据对资产定价环境的两个意义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近期流动性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5年期LPR利率为何没有调整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非对称降息有何用意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低于预期的7月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超预期的6月社融

【广发宏观钟林楠】适应新常态:2023年中期流动性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6月LPR报价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社融数据偏低加大政策升温概率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OMO利率降息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评估存款利率下调对经济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负债端政策到资产端政策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4月信贷情况凸显稳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利率走势与宏观指标的背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偏强信贷对资产定价环境意味着什么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空间、动能与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实际利率水平合适”该如何理解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钟林楠】信贷强势开局
【广发宏观钟林楠】年初以来流动性环境的三个变化



王丹篇


【广发宏观王丹】能耗目标、PPI与本轮供给侧优化

【广发宏观王丹】3月哪些行业景气在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开年企业盈利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从3月EPMI看新兴产业产需比例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对“大规模设备更新”目标的定量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 2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理解

【广发宏观王丹】春节假期国内宏观变化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4年1月中观景气度观察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企业盈利的总量及中观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1月EPMI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权益行业表现的宏观和中观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从年末PMI数据看中观景气分布的六大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11月企业利润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12月EPMI

【广发宏观王丹】11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库存周期小幅回踩

【广发宏观王丹】11月EPMI大致平稳

【广发宏观王丹】10月中观景气度分布有哪些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三季度工业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10月EPMI数据与短期宏观面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和中游制造引领PMI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 PPI触底带动企业利润增速修复及名义库存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9月EPMI上行斜率加大

【广发宏观王丹】过去十年哪些产品占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行业、计算机电子行业引领PMI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价格触底带来原材料类行业利润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从EPMI看8月经济

【广发宏观王丹】7月行业景气度的中观分布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利润降幅收窄,库存继续下移

【广发宏观王丹】7月EPMI显示产需仍淡季磨底

【广发宏观王丹】校准航向标:2023年中期中观产业链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支撑了景气的低位初步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名义库存进一步降至偏低水平

【广发宏观王丹】6月EPMI已低位持平

【广发宏观王丹】消费类资产超额收益时段宏观驱动历史复盘

【广发宏观王丹】景气磨底阶段的中观分布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企业库存去化加速

【广发宏观王丹】5月EPMI扣除季节性之后低位徘徊

【广发宏观王丹】4月中观景气分化进一步加剧

【广发宏观王丹】3月营收转正,盈利低位弱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复苏程度的分布:中观行业图景扫描

【广发宏观王丹】中观景气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偏低的原因及后续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3月EPMI显示行业修复动能有所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在引领2月经济的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估算2023年GDP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2月EPMI创历史同期新高

【广发宏观王丹】1月哪些行业景气变化领先

【广发宏观王丹】复盘2022年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大型易地搬迁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政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