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
月
21
日),新华社接连播发了两条楼市大新闻:山西、山东两省不约而同地出重拳,为三四线城市去库存。
两个省采取的招数完全一样:
对去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痛下杀手,减少或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这意味着,部分有人口增量的三四线城市,未来几年楼市将出现大逆转。如果政府力度足够大,部分城市房价可以跳涨!
不要以为这只是山东、山西两个省的动作,事实上此前国土部已经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这一对策。山东、山西只是落实调控措施而已。
对房屋库存量太大的城市采取“断供土地”的举措,也不是一个新招,此前在部分地区成功实践过,最有名的案例是江苏常州。
据常州房管局公布的资料,在
2014
年
8
月的时候,常州市区(不含金坛、溧阳)商品住房累计可售面积达到
824
万平方米,“去化周期”高达
21.4
个月。在当年的新闻报道中,常州的一些空置新盘一度被称为鬼城。
从
2014
年开始,常州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经过三年的努力,把去化周期降低到了
7
个月左右,基本恢复了常态。
据报道,到
2016
年底,山西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约
1761.0
万平方米,只比
2015
年末减少
55
万平方米。由于
2016
年房地产局部牛市的影响,山西房屋销量上升,表面上缩短了去化周期,目前为
10.1
个月。如果楼市趋冷,则去化周期将大幅反弹。
另一方面,山西经济高度依赖煤炭等自然资源,近年来不太景气,人口流失比较显著。
比如
2015
年山西全省小学生人数只有
227
万人,而在
2010
年为
291
万人,短短
5
年时间就下降了
22%
。
在北部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地市,比如朔州,人口流失就更为显著。
2010
年小学生人数为
19
万人,到了
2015
年只剩下
12.8
万人,
5
年流失了
33%
。
所以新华社的通稿说:
尽管山西省房地产去库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房地产库存压力仍然较大。例如朔州、阳泉、吕梁等市,由于人口少,城市容量小,前几年开发建设力度较大,导致供大于求,形成了较大数量的库存,拉长了全省消化周期。
相比之下,山东的人口增长还是不错的。
2010
年小学生人数为
629
万人,到了
2015
年为
674.6
万人,
5
年增长了
7%
。
在山东的一些地级市,比如枣庄,人口增长还非常强劲,
5
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
30%
!
但即便如此,由于前些年土地供应量太大,在山东一些地市同样存在房屋库存量大的问题。所以山东也提出了跟山西一样的对策。
种种迹象显示,
2017
年在三四线城市“楼市去库存”问题上,中央将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下面,让我们在重温一下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说法:
去库存方面,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给发展机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刺激人口增长,同时还要强力控制土地供应量,
2017
年中央将打出一套组合拳,刺激三四线城市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