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滩TheBund
《外滩画报》官方微信,由外滩画报全媒体编辑部倾力打造,每日为读者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文化、生活、时尚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哪吒,凭啥这么火? ·  17 小时前  
无时尚中文网  ·  欧莱雅电话会直击:重申不依赖中国 ... ·  2 天前  
物道  ·  一日道|活在当下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TheBund

这部长盛不衰 50 年的美剧,预言了人类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

外滩TheBund  · 公众号  · 时尚  · 2016-12-28 14:43

正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nozuonodie」公众号(微信号:nozuonodie419)

作者  xmcob_jd


20 世纪 60 年代,在世界的不同角落诞生了三部长盛不衰的科幻电视剧。


1963 年 11 月 23 日,《神秘博士》在英国 BBC 电视台开播。

1966 年 7 月 17 日,《奥特曼》在日本 TBS 电视台开播。

1966 年 9 月 8 日,《星际旅行》在美国 NBC 电视台开播。


它们各自经历了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时间的洗礼…有的至今活跃在电视荧屏中,有的重生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

1965 年,从二战战场归来后投身电视业的的前飞行员 吉恩·罗登贝瑞 ,创作了科幻电视剧《星际旅行》 (新译 《星际迷航》,简称ST) 。此后,这部剧集逐渐发展壮大,至今共有 6 套电视系列剧、13部公映的电影、上千本小说和漫画、数百种游戏和不计其数的粉丝作品,更有幸成为了电视史上重播第二多的电视剧。

吉恩·罗登贝瑞被大家称为“星际旅行之父”。


2016 年,是“Star Trek”开播五十周年。


我们可以通过一部美国历史频道的纪录片,了解到这部剧集所走过的历程。




最初的《星际旅行》,是一部受众面不那么太广,但有忠实观众群的节目。作为一部“科幻”娱乐作品,却做出了很多惊人之举。比如,出现一个 俄罗斯人 的角色,他是个好伙伴;出现一个 东方人 的角色,他不是恶人;或是,放一个 黑人女性 角色 乌胡拉,但她不是女仆,而是一个通讯官。又或者,讲一个外太空的故事,谈论 种族问题



还出现了 白人男性和黑人女性 演员亲吻的镜头。



现在看来已经不算什么,而在当时,美国南方的电视台都不愿意播这个节目。罗登贝瑞对此表示:“去你们的,这是你们的损失。”

马丁·路德·金博士 都鼓励乌胡拉的扮演者,千万不能轻易就放弃了这个角色,她的意义远大于一个热门电视人物。




影视巨星乌比·戈德堡,就是因为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了“ 乌胡拉 ”这个角色,才意识到 未来是有自己作为一个黑人女性的一席之 她为影坛贡献了《紫色》、《人鬼情未了》、《修女也疯狂》等经典的表演,并在《星际旅行:下一代》中扮演了精神导师角色“盖楠”。


《星际旅行》中出现了众多种族。最著名的要数“战斗民族”克林贡人,现在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克林贡语体系供语言爱好者学习。这样成体系的虚拟语系,最广为人知的应该还有《指环王》中的精灵语。一些种族不以人类的形式出现,TA也许是一个巨星的太空“水母” (“原初系列”第一部电影) ,或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存在 (《下一代》系列中的“Q”)


Q 一出现,皮卡德就要思考人生……


不同的分支系列剧,有不同的反派种族。“原初系列”的反派是克林贡人;而“下一代”中出现的就是博格人。关于克林贡人的描写,被认为是冷战的产物。而随着现实中冷战的结束,《星际旅行》系列剧中的克林贡人也在“星联”中担任职务,而充满理性的“瓦肯人”分支出现了好战的“罗慕兰人”。




而博格人所使用的“同化”行为,现在看来颇有一点深意, (十年前的诺基亚,今天的……) 。经历博格人同化而幸存的类人角色“九之七”是个极为性感的角色,当然她的魅力绝不仅限于性感。同样出现在“下一代系列”中的仿生人角色 Data 是舰队的一员,随着剧情的发展,他还安装了情感模块,非常有意思。




《星际旅行》对现实中科技的影响,超出人们的想象。


“原初系列”的主创作为贵宾被邀请参加了“进取号”航天飞机首航的重要仪式,现场军乐队演奏的音乐正是《星际旅行》的主题曲。



另外,NASA花费了大量经费,耗时多年研究剧中所提及的“曲速度”理论,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验结果,最后证明“曲速理论”不可能实现,才终告关闭研究。 (ST电视剧也受此影响,在2005年宣告永久结束。)




摩托罗拉的翻盖手机,逐渐发展的手持平板电脑,3.5寸磁盘,蓝牙耳机,灵感都来源于此剧。目前正在广为流行的VR技术,也许是“全息甲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而3D打印也一定程度上有“复制机”的影子。



不同于一般电视剧经常出现的英雄形象,《星际旅行》系列剧中的人们,是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出现,管理者、工程师、医生等等,各司其职。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卓越才干,也让电视机前的年轻人有了自己的偶像。多年来,演员不断收到读者来信说:“感谢你让我立志成为了一名医生”、“感谢你让我立志成为了一个科学家”。




NASA 的火箭发射现场,工作人员是带着瓦肯人 Spock 的尖耳朵在迎接关键时刻的。而扮演“契可夫”的演员表示,有个孩子看完《星际旅行》之后去学了俄语,然后在美国国务院工作,笑称“我好像促使了一个间谍的诞生”。

《星际旅行》系列的惊人魅力,让它从电视荧屏发展到了电影大银幕。首部电影就请到了好莱坞著名导演 罗伯特·怀斯。



但能够把握住ST精髓的,还是与它朝夕相处的人们。


第二部电影《可汗之怒》中的一段成为了影史经典


随后的多年里,出演过《星际旅行》的演员们,有不少亲自导演了后来的剧集和电影,并制作出了不错的作品。



乔纳森·弗雷克斯,《下一代》系列中扮演大副

《第一次接触》导演


同时,看着剧集长大的那群人里也有被剧集制作本身吸引的,尔后学习并尝试创作成为了优秀的影视制作人,或是编剧。其中就有笔者无比喜爱的编剧 罗纳德·D·摩尔 (下图中间位置,年轻的摩尔)



他在《星际旅行》系列故事中磨炼多年,成功创作了“下一代”系列故事和多部ST电影,并于2003年成功再创作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电视剧,引爆了2000年后又一太空科幻剧集热潮。同时,他也是《碟中谍2》的联合编剧。



也许是他让科幻剧集走向了暗黑深邃的道路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宣传照 “最后的晚餐”


现如今,新的一代电影人已经将科幻故事发展纯熟,甚至统一了曾经势不两立的《星际旅行》和《星球大战》粉丝群体 (J·J·艾布拉姆斯)





今年的《星际旅行:超越星辰》上映之后,曾有朋友问我, 到底什么是ST精神呢? 一度答不上来,因为感觉很庞杂,一时难以言表。 直到看到了这段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