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能源时代
分享能源行业动态、电池设计、专业技能知识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密伊州区微生活  ·  这种鱼便宜又营养!尤其适合春天吃!8种养生搭 ... ·  7 小时前  
网信安徽  ·  这种食物深受追捧!尽量少吃,不只糖多→ ·  21 小时前  
日食记  ·  今日闪购 |99元任选3件,快来薅羊毛! ·  2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vol.447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能源时代

追赶宁德时代、比亚迪 全球动力电池巨头目标3530亿

新能源时代  · 公众号  ·  · 2024-10-10 08:30

正文


锂电行业下行周期中,全球电池企业包括头部厂商都不得不积极“求变”。同样身处行业“内卷”,伴随中国电池企业以惊人的速度与规模席卷全球市场,继日本企业在先期显现疲态,行业版图再度迎来新的变局。

一条显而易见的事实在于——中国电池,正在“卷”死韩国企业。

10月7日,全球第三大动力电池企业LG新能源发布了最新的中长期战略:其将扩展非电动汽车电池业务,建立平衡的业务组合,以应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暂时放缓。

LG新能源的目标是到2028年的销售额将比2023年增加一倍以上。 2023年LG新能源的销售额为33.75万亿韩元(当前约合1765.13亿元人民币),以此计算,其2028年的销售额目标为3530.25亿元人民币。

对于所谓的“平衡的业务组合”,LG新能源表示,储能系统、城市空中交通、船舶等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电池应用领域将成为重点;通过建立BaaS(电池即服务)生态系统来拓展电池租赁、租赁和回收等各种服务业务,并计划增加EaaS(能源即服务)业务的比例。

同时,多样化其电动汽车产品和客户,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高压中镍、46系列等。技术层面,加强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先地位,包括全固态电池和干电极工艺等。

可以看出,无论是业务转型方向,还是技术多元化,LG新能源已经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挣扎着向宁德时代、比亚迪们靠拢。

0 1
已大幅亏损、减产
上述战略转变的背后,2024年LG新能源业绩出现“大滑坡”。

受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速低于预期的影响,今年二季度,LG新能源营收也下滑了30%,降至6.16万亿韩元(约合332亿元人民币),同时亏损约240亿韩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这是该公司2022年1月上市以来首度出现季度亏损。

且如果没有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获得一些税收抵免,亏损将扩大至2530亿韩元。

根据该公司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最新预判,今年市场增幅预计略高于20%,相较于去年36%的增速大幅下滑。

LG新能源表示,该公司今年的营收将比去年下降20%以上,此前预计增长约5%。

业务大亏损下,LG新能源不得不缩减产能扩张步伐。LG新能源在第二季度调整了整体产能规划,将符合IRA税收抵免条件的预期产能从45-50GWh下调至30-35GWh。

6月28日,LG新能源已决定暂停建设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储能系统(ESS)电池生产线,该产线总投资约379亿元人民币,总产能规划53GWh。

此外,LG新能源还有潜在危机。在欧洲,LG新能源市占率2021年一度达到46%的水平。但随着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进军,2023年,LGES欧洲市场份额下滑至37%,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

并且随着本土产能落地,预期宁德时代欧洲能维持30-40%的高份额,而LG的份额则较大概率继续走低,销量增速随市场空间的扩大维持在10-15%水平

当前,LG新能源已将未来发展重心放在北美市场,为特斯拉、通用汽车、现代汽车和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其业务与美国高度捆绑。

但此前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明确表示,如果他赢得大选,将对《通胀削减法案》采取行动,推翻拜登的电动汽车政策。

这意味着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通胀削减法案》可能成为一纸空头支票。对于LG新能源来说,将会是重大打击。

0 2
向宁德时代、比亚迪靠拢
仅仅几年,中韩电池企业“攻守易势”,一度制霸全球的韩系电池企业跌落神坛。

根据市场数据,2020年一季度,仅LG化学(LG新能源前身)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占率就达27.1%,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商。

但从2020年至今,韩国三大电池企业的市占率就持续下滑。

在今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TOP10中,LG新能源以61.8GWh的装机量、12.1%的市占率继续保持第三位,但其2.5%的同比增速远低于排名前二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公司的同比增速均高于25%。

韩国业内人士指出,“与中国的(电池市场占有率)差距已经拉大到了难以追赶的地步”。

这期间,韩国电池企业从“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到如今的“不得不作出改变”,开始向中国电池企业看齐、靠拢,成为不折不扣的“追赶者”。

欧美等地区新能源汽车放缓并转向磷酸铁锂电池,让以三元电池为主的韩国电池企业“低头”转向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电池。而韩国电池企业在供应链的缺位,又让其不得不向中国锂电企业寻求帮助。

今年2月,LG新能源已与龙蟠旗下常州锂源签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长期供应合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