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平台。了解诉讼知识、法院资讯、查询案件审理执行进度、预约查档,与法院“点对点 面对面”。 可直接回复“帮助”获得导览目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法苑撷萃】荣国府的股份制改造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 公众号  · 深圳  · 2018-10-27 09: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公众号于每周六定期推出 【法院撷萃】 ,法院人和你一起品茗精彩世界。本周为您推送的是罗湖法院杨勤法官的《荣国府的股份制改造》——文章转载自作者个人公众号: 【 茶花山谷说红楼】





作者: 杨 勤

199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法学、哲学双学士学位。从事审判工作超过二十年,现任民二庭审判员。


(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看多了,老是想着荣国府的财务问题。这就无解了吗?真是看三国流眼泪,白替古人担心的典型心态。但既然看到了,想到了,看看以一个现代人的目光,可以解决吗?


所以,如题,这个念头是忽然冒出来的。


01

荣国府是一个大家族,它最后的倒塌,不仅仅在于庙堂,不仅仅是政治本身,站错队了,靠山倒了之类。它倒塌得那样的彻底,是因为财务出了大问题,内囊没钱了。以至于贾母去世,丧葬费都拿不出来,不得已要变卖或者质当老太太的私产。


当朝堂上大风吹来,这个有着N多田庄、地产、古玩、珠宝的家族,子孙们居然沦落到没饭吃的境地,也是让人惊诧。


朝堂上的风向那谁能说得准呢。但财政上的问题可以拿来捋一捋。


如你所知,不想盈利的企业不是好企业。如果将荣国府当作一家族企业,拿来与现代企业上一比,就会发现:这是一家不曾盈利、也不曾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的目的只有一个:维持运转。所以,它不是一家好企业,它是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


是一家从根子上不断腐烂、大树上又一直有蛀虫的糟糕企业。


看了个遍贾府,发现没有任何商业营运、财务分析的一点影子。宁国府、荣国府都是。家族的财产累积,上几代人军功赏赐也好、田庄收入也罢,就是没有商业参与其中。


以荣国府为例。府里显而易见的支出有三部分:上下人的固定工资+生活费用+额外支出(亲朋故旧迎来送往礼物、红白喜事)。后边添上了宫里来打秋丰的。收入呢?田庄收入+朝廷象征性的禄(工资),就是全部的收入。


随着贾府家族人口越来越庞大,这收不抵支的情况也日益明显。当家的凤姐知道,贾母、王夫人知道一点,不过没有人重视。其他人中,个别敏锐的意识到局部,探春、黛玉都看到了问题所在,但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不可能了解到贾府的真实财政危机,恶化到了怎样的程度。


02


话说四大家族之中,贾家国公府是贵族,史侯家也是贵族。四家中,这两家是最先暴露出财政问题的,典型收不抵支的家族。薛家是商人,只不过子孙不肖,估计皇商榜上都除了名。薛蟠经的商,就写了到江南贩货那一回。王家是高官实职,并未暴露出财政危机。清随明制,都是抑商崇仕,清代更甚,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也。王家没有这个问题,当与此有关。


世家经商,降低身段要被看不起的,但不等于商业头脑不应该存在。比如凤姐,她是贾府中唯一有商业头脑的人,所以她把钱放出去生利息,用钱来生钱,按今天的话说,那就是民间借贷。不过她放的是高利贷,是政府打击的行为。凤姐这放贷的行为悄悄摸摸,她只是用官中的应发工资放出去,打一个时间差,利息落自家口袋而已。而荣国府本身,在外没有任何经营行为,合法不合法的都没有。


回到荣国府收支问题。贾府有主子若干,他们或她们如同原始股东,按照等级,以每月发月例即工资、年底分红的形式获得收益;另外还有公共支出:饮食宴会、交通工具、四季衣裳、钗环首饰、胭脂水粉等费用。贾府家生奴才众多,奴才又生奴才,一旦分派了事务,便要领另一份工资。比如大观园外的柳五儿,削尖头皮要进怡红院,图的就是有工资发,家里从容些;她还附加了选择,要事少的,不受气的,那首选必定就是怡红院了。后来说了几次没说成,就是因为当家的凤姐已经知道家道不丰,不减人就算了,加人则不许。五儿遂一直没有去成。


这是雪芹的侧写。工资用度。


而贾府的下人们如何呢?奴才下边还有奴才。比如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刘姥姥去到她家,是小丫头端上茶来。这一写,就明白了贾府下人的工资或者隐形收入,确实不低。


一看就明白了,贾府在不增加收入的情况下,坐吃山空、江河日下那就是必然的。


03


假若不考虑贾府作为世家,因为门第的关系不愿经商、不能经商的情况,当作一个现代商业企业来经营,那会如何呢?


要解决收入的问题,从外部来说,可以增加田庄,增加收入,解决阖府上下现在和今后的吃饭资源;同时严格核账,推行承包责任制,每年交府里内库多少银子,剩下的由承包人所有。贾府买新田庄的钱,那就是固定资产支出。动用这笔储蓄的好处是,库里的钱可以盘活,可以转化为固定资产,预期会增加稳定的粮食及家畜、家禽产量,风调雨顺还是旱涝灾害或有差异,但十里不同天,不至于所有的田庄都一起欠收。衣食住行,粮食最重要。余粮还可以卖钱。


从内部着眼呢?大观园的改革,思路是对的。还是承包责任制。承包人免工资下海,竹林的竹笋也好,蘅芜苑的药草也罢,还是池中的莲藕,园中的鲜花,皆可有收益。这个实验,实际上成功了。好处显而易见,人员工资成本、管理成本下降(收拾大观园可是个庞大的工作量,用人耗材不少),收益上升。总收益作为官中收入,再行分配或充公用,都是可行的事情。


这样子的一出一入,积少成多,那比起坐吃山空的家族,气象就不一样了。败家子都是只出不进,因为没有活水进来。探春的改革影响,你看大观园一承包,人人踊跃,可见人心。人没有笨死的,就怕没机会没盼头,一把力气没地方使,憋死。


以上内外两款,算是术,可以周济荣国府的部分亏空,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解决不了府里人口基数太大、生活成本过高、支出太滥的问题。


因为遇到了制度这一瓶颈。


04


荣国府的原始股东们,人人安富尊荣,守着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也就是制度,闲着没事就各种斗,邢夫人与王夫人斗,姨太太与正宫夫人斗,斗资源、影响力、分配的控制权;小厮们也互相斗,争好差事、争好丫头去做老婆;丫头们互相斗,斗的是上位,一两银子月钱的,这位子总被月例几串钱的丫头们惦记。大伙像是一条线上串的蚂蚱,生怕自己的位份被越过去。多少故事or事故应运而生,打小报告也好,踩踏拌嘴也好,乌眼鸡似的,无不如是。为的什么?为资源,为待遇。


像不像职场?像。那些裹卷在其中的人们,不知道他们乘坐的大船,在过度的消耗和入不敷出的积压下,总有一天是会沉的。


但如果就把荣国府当家族企业,从商业的角度来盘活呢?可以戏说不?就把那些主子们当作原始股东,筹划一下看?


一、召开股东会。针对荣国府财政状况,公布财政数据,凤姐有一个小厮彩明,专管记账,由他将当年、前一年或两年的收支数据统计出来,如果凤姐不藏私的话,公布给大家。股东们会得出显而易见的结论:入不敷出,后果可虑;之后再讨论解决之道。头脑风暴开过之后,股东们肯定滋生忧患意识。还有空斗么?多想想未来吧。


于是:


二、设立董事会。老太君就是董事长,掌舵人,董秘必定是鸳鸯;董事会成员,贾赦、贾政是正主儿,挂个名是必须的,但考虑到贾赦的猥琐、贾政的清流不务实,投票权估计由夫人行使;邢王二夫人、贾琏、凤姐是要进的,探春未出阁,有了大观园的改革经验,也有人气资本可以进。宝钗是外人,免了,估计也不愿掺和;李纨当个监事,合适。重大问题,比如买进田庄、如何提高收成或者说效益,实行承包责任制、祖宗手中的铺张惯例去掉这类管理问题,就在董事会议事解决。


三、设立荣国府发展管理有限公司,是为总公司。下成立各全资子公司,食品供应有限公司,化妆品有限公司,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园林绿化公司、交通运输公司等,允许竞争,一类不止设立一家;给子公司设立基础效益线,允许对外做生意,自由贸易,所供应给府里的商品金额,由总公司下订单,年底总公司与之结账;年终核算盈利的,事先约定多少为子公司负责人奖金;不达标者,免职并罚款。子公司之间合理竞争,优胜劣汰。反正做事的是家人奴仆,人身权是属于贾府的,不怕跑了。


四、经营本金的增加。各位太太小姐的工资不低,比如王夫人月例二十两,她用得了那么多?老太太更不知还有啥消费;还有李纨,消费极少,所以凤姐精明,知道她累积的财富在奶奶小姐们中是最多的。如果她们愿意少拿月例工资,摊进本金,或者拿出积蓄入股,那么,年终的分红也随之增加。这样的措施一施行,股东出资额与分红直接挂钩,实际上把荣国府股东们的损益都联在一起了。既然联系在一起,那么多的食物靡费,那么多重重叠叠的家学支出、胭脂水粉支出,也会暴露在众人面前。因为,贾府是每一个股东的贾府。


五、设立一个基金,可以放钱庄,收益专门用来对冲迎来送往、寿诞贺礼等的开销。清朝已经出现银票,山西的钱庄在皇太极上台之前,可是积极支持满族的,康熙、雍正时代,已经有成熟的接近现代银行的制度。京城是重镇,有名有信用的钱庄不少。


六、董事会向股东会负责,年终披露财务报表。由此决定第二年的发展方向,决定子公司负责人的任免:经营不好的换人。


七、子公司如果资金不足,可以私募资金,也可以上市。但对外拟定的重要条例或者协议,必须通过董事会决议通过才能施行。


这样一来,总公司的任务,就是核定家务支出种类、数量,监督、管理各子公司的运营,核查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管理家族人员。


任务分解了。


最妙的在于,权力拆分了。即使凤姐再行权,再捣鬼,也没那么方便。


05


可以这样设计吗?当然,坐而论道,没有什么不可以。


要说的是,刚一开始看《红楼梦》,为了故事;再次看,看人物;再三再四看,就想着,荣国府怎么都会倒的呀!元春晋升,消耗虽然极大,但不过是提前从财务上终结了贾府;即使没有这一出,贾府也会被这股收不抵支的势一路拖下去。这个家族享受太平日久,没有进项,而开支巨大、浪费巨大的生活,注定不能百年之后再延续。因为贾府不是任何一个人的贾府,每一个人都认为享受是天经地义:生活就当这样过。祖宗手上留下来的规矩,子孙因循旧例,没有变通,没有责任,只有权利。这样的家族迟早都会死的。这是必然结局。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即使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即使有世袭爵禄的加持,它的门楣光辉,有公信力,有权势,看上去很美,但一旦从它的财务状况来看,崩塌势不可免。如果不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将家族企业盘活,那么,他们所希望保持的正常运转,都将不可能。


有读者看到此,可能要提意见:那个时代,怎么可以这样呢?荣国府经商,皇妃的母家经商,将朝廷尊严置于何地?提出这个问题就没办法了。因为早已声明,这是假设,是戏说。


我们都知道,荣国府始终是要倒下的,这是书中的那个时代所必然的结局。关键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即使置于今天,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受很多内外条件的制约,比如,贾琏凤姐会不会裙带关系,在子公司里安插大量的自己人啊?又比如,各子公司会不会出现做假账贪腐啊?再比如说,董事会不懂事,依旧还是一个形式,贾母笑眯眯,凤姐欺上瞒下啊......都有可能。但有一点,只要踏上这条路,凤姐大权独揽的条件就会受限,信息披露的程度一定更公开。现代企业制度,本来就是文明的产物,巩固这一商业文明,需要时间,甚至需要几代人。踏上这条路,总比枯坐舱中等船沉要强。


这才是巨无霸企业长保之路。至于发展,那是顺带的自然结果。商业自有其逻辑,也自有其生机。如果荣国府是一家现代企业,以它的体量,加入现代企业运行体系,它,或者不倒。



声明: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或转自公众号:XXX(非本公众号)”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公开公正 • 廉洁高效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微信号:luohufayuan

新浪微博:@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搜索历史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