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包括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未来性格和行为模式的作用。文中讨论了母亲教育的重要性和几种可能损害孩子成长的不良习惯,如过度保护、过度强势和情绪不稳定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言行举止和态度情绪会对孩子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观点2: 过度保护孩子的负面影响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处理问题的能力,抑制孩子的试错机会,可能导致孩子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甚至丧失基本的生存能力。
关键观点3: 过度强势的母亲的负面影响
强势的母亲可能会处处干涉孩子的决定,剥夺孩子的权利,导致孩子缺乏自主能力,甚至造成性格扭曲。
关键观点4: 情绪不稳定的母亲的负面影响
母亲的消极情绪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孩子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焦虑、愤怒等情绪。而父母的积极情绪则能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和坚韧意志。
关键观点5: 父母子女关系的理解
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不是管控服从的关系,而是互相托举。母亲需要规范自身行为,才能成就孩子。
正文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
可以说,一个人的未来走向,会直接收到母亲教育的影响。
一个家里,儿女若没出息,母亲大多都会有这些“穷习惯”,切勿纵容。
当下社会,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面对家里唯一的宝贝,当然会宠着爱着。
然而,适当的宠爱,会让孩子身心健康,过度的溺爱,却会让他们丧失自我。
我一个亲戚,对家中独子,便过分溺爱,恨不得事事都代劳包办。
嫌弃孩子不会玩玩具,变总说“错了,应该这样玩,妈妈教你”。
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苦难,她都会先一步处理好,孩子根本没有尝试学习的机会。
表面上是对孩子的保护,实际上却是对孩子能力的抑制,没有试错的机会,也就没有提升的权利。
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甚至会因为依赖,而丧失基本的生存能力,成为“巨婴”,“妈宝”。
每个人都会犯错,有时重要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错后反省。
在错误的基础上汲取一定的经验和领悟,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过度保护,只会成为孩子人生
路上的绊脚石,适当放手,才更有利于子女的未来发展。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母亲就是强势的典型代表。
她的人生信条就是:“在物质上不能亏待孩子,在教育上不能溺爱孩子”,她对孩子确实不溺爱,但却展现了另一种极端。
她不允许齐明月与差生交朋友,成绩更不能掉出班级前五,甚至会否认孩子的抉择,剥夺孩子的权利。
在选衣服时,不让选白色,容易脏,不让选黑色,过于沉闷,当女儿选了件粉色,她也只会吐槽“还行吧,怎么跟你爸一样没有主见。”
在点菜时,孩子自己点了三个菜,她直接夺走菜单,否定了不满意的部分,自己拍板决定了一切。
在选择大学志愿时,也全然不顾孩子想法,直接安排“明月想当律师,以后要考政法大学”,齐明月听后也只是自己嘟囔“我都不知道我想要当律师”。
齐明月胆小懦弱的性格,毫无主见的状态,就是长期被管制的体现。
现实中,面对强势的母亲,孩子根本没有反驳的勇气,反而会丧失自主能力,甚至造成性格的扭曲。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父母死气沉沉的生活,对周围人,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母亲是塑造孩子命运的重要角色,她的言行举止,态度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走向。
若母亲经常会因小事斤斤计较,乱发脾气,那家庭氛围必然消极悲观,子女亦会加以效仿,一遇困难,便会焦虑,愤怒。
若父母情绪足以稳定,孩子亦会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
在友爱,幸福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对美好的认知自然会比他人强很多。
所培养出的端正品性,纯善心境,是日后人生最强助力。
在抱怨孩子性格暴躁,品行不端的时候,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尽了言传之责,身教之举。
一个正能量的家庭,是孩子心中沃土,一对高质量的父母,是滋养雨露。
“家长们希望孩子做一个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人,家长就必须在家庭中,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要不断地给孩子带来正能量。”
要始终明白,父母子女从来不是管控服从的关系,而是互相托举。
你是什么模样,便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模样。好母亲胜过好老师。妈妈能给到正向的引导,孩子才能在成长中向阳向上。有个合格的母亲,孩子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