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刘璐
指出,数字金融就是金融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支撑,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表征,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守正创新、开放融合,围绕六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动能。一是坚持向新而行,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持续深化新技术创新研究和规模化应用,加快推动业务模式、管理流程、组织架构的数字化变革。二是坚持向实发力,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面向科创、小微等客群深耕数字化金融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水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坚持对外融合,构建完善场景化开放金融服务生态。注重构建优势互补、开放共赢、合作共享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持续丰富和拓展“金融+”综合化服务场景。四是坚持对内赋能,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质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健全完善高效协同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更好赋能行内员工、提升经营管理质效。五是坚持横向统筹,以客户为中心强化触点整合、服务聚合、运营融合。强化“以线上为主”的线上线下协同,健全完善“一站式”数字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协同运营效能,实现客户一点接入、全渠道响应、全旅程陪伴。六是坚持纵向联动,总分统转,加快形成数字化转型规模效应。注重构建总分联动的统筹协同机制,夯实数字金融体制机制保障,发挥分支机构在数字金融工作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转型发展合力。近年来,工商银行在推进“数字工行(D-ICBC)”建设过程中,构建了包括开放银行、手机银行、工银e生活三大对外平台,柜面通、营销通、工银e办公三大对内平台,业务和数据技术两大基础能力,一系列金融基础设施在内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首家获得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FDCM)最高等级认证。在加强自身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工商银行也积极为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面向同业输出了信贷管理、金融市场、数据管理、大模型等领域的系统和能力,其中反欺诈、反洗钱等风控平台累计已向400余家金融机构输出,为防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贡献了工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