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资讯,了解内蒙古,从这里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易说钱  ·  开始预约!2025蛇年金邮票!2克纯金!发行 ... ·  17 小时前  
小易说钱  ·  春节复工首日!雷军给小米员工发蛇钞! ·  23 小时前  
小易说钱  ·  用“钱”打卡“钱上的风景” ·  2 天前  
小易说钱  ·  看到即赚到,财神钞驾到!天下第一钞! ·  3 天前  
小易说钱  ·  它才是中国“最美”纪念钞!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资讯 | 内蒙古着力打造“博物馆里过大年”新品牌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公众号  ·  · 2025-02-05 14:00

正文




内蒙古着力打造

“博物馆里过大年”新品牌

2025年新春佳节之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指导全区博物馆、纪念馆,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整合多方面的力量,以蛇年生肖为主题,将展览、社会教育活动与节气文化、生肖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巧妙结合,精心策划推出了近600个特色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生动展示了春节文化的全新风尚与面貌,丰富了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5年春节期间,全区博物馆参观人数达100余万人次(含部分线上参观人数)。


祥蛇添新景 展览报早春

随着“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一种新年俗,举办跨年特展成为各大博物馆的“必修课”。各大博物馆积极探寻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表达,从生肖蛇文化典藏到文化创意,从历史之境到匠作之美,借助新颖的叙事手法、线下线上的展陈形式,让春节与博物馆更好地衔接起来。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及生肖文化传播联盟数十家文博机构,推出“灵蛇献瑞—生肖文物大联展”,从生肖、自然、历史、民俗、北疆文化等角度展现了蛇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内蒙古博物院还推出“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龙跃北疆—红山文化出土最大玉猪龙特展”;锡林郭勒博物馆推出“北疆印迹—新时代锡林郭勒盟考古成果展”等等。除原创展览外,内蒙古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引进区外优秀展览,推动本地精品展览巡展,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包头博物馆引进“今韵函香—青岛市博物馆馆藏铜香炉展”、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联合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推出“玉韫良缘—良渚文化精品展”,引进云南省博物馆“云上之和—云南哈尼族服饰展”;阿拉善博物馆联合多个单位举办“人与石的对话—贺兰山岩画特展”和“文脉永续走向复兴—阿拉善岩画拓片题跋展”,分别在绍兴博物馆和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众多展览异彩纷呈,充分释放博物馆文化力量,让年味升腾“文化味”。





银蛇添瑞象,活动书芳华


除了精彩展览,社教活动也亮点频出,乙巳蛇年春节,内蒙古各博物馆别出心裁,策划涵盖民俗体验、文明实践、红色教育、文化宣讲等多个方面的500余场“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90余万人次,让这个春节更有底蕴、有积淀、有看头。内蒙古博物院、红山文化博物馆借助科技手段,打造VR沉浸式探索项目,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开启全新的博物馆奇妙探索之旅。内蒙古自然博物馆4D影院全新上线3部影片,包括宇宙探索、自然生态等多种题材内容,让广大观众在新年喜庆祥和的气氛中,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赤峰博物院推出“有您的一封信”,通过活动打卡,收获饱含春节美好祝福和文物介绍的复古风格信件,让人们在收获感动的同时感受文化的魅力。通辽市博物馆精心策划“巳巳如意 蓬‘博’不息”系列社教活动,通过看展览、画日历等多个项目,使观众感受浓浓的新年喜庆氛围。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博物馆里体验非遗活动也火爆出圈,科右中旗博物馆在春节期间特别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缠花工艺、剪纸、发簪制作等非遗手工技艺,并与观众互动;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开展非遗脸谱手工制作活动、满洲里博物馆开展“年年有鱼”手作吉祥锦鲤活动,众多的新年俗让传统非遗技术在博物馆的殿堂中熠熠生辉。此外,内蒙古博物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等多个博物馆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品,依托馆藏文物设计研发了“毛茸茸系列”产品、鄂尔多斯青铜器十二生肖纪念章等多种充满年味的文创产品,让广大观众从工艺创新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灵蛇添锦绣,服务展新篇

为营造浓郁的春节气氛,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指导内蒙古博物馆协会联合会员单位推出“蛇年新春花式拜年送祝福视频”,运用轻松、诙谐的表现手法,融合新颖的创意元素,通过讲文物、释文化,多角度展现场馆特色与地方文旅风貌,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新春“文化”祝福。除部分热门博物馆外,全区90%博物馆取消预约,恭迎八方来客,有些地方还将推出延时开放的惠民举措,如科尔沁右翼中旗博物馆延时开放至18点,鄂尔多斯博物院春节期间延迟开放至21点。各大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活动也是一道靓丽风景线,如内蒙古博物院志愿服务队伍在春节期间全程提供志愿服务、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小小讲解员也在春节期间开展志愿讲解活动,为广大观众带来更舒适的逛展体验。和林格尔县盛乐博物馆还走进社区,开展“墨拓赠祝福,妙笔迎新春”活动,现场为居民书写对联,邀请居民拓福,为春节增添喜庆氛围。为保障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内蒙古博物院、呼伦贝尔博物院、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杭锦旗综合博物馆、乌海市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检查、组织应急处突演练110余次,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保障文物安全、观众逛馆安全。内蒙古博物院还在北方小年当天开展“北疆鉴宝”公益鉴定活动,满足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鉴定需求。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让文化走入列车,通过讲文物、道文化,为“游子回家”增添一份春日的“暖意”。敕勒川博物馆、阿拉善博物馆等全国多家博物馆,共同推出“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通过网络展览,集合了众多文博机构的力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深入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蛇文化,彰显了华夏文明的深邃与厚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民族博物馆推出线上文物展览,展示达斡尔族生产生活及民俗文化,书写了达斡尔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








内蒙古已经连续三年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博物馆以物说史、以物释史、以物证史,以别样方式庆新年,让文物与春节文化有机融合,让历史与现代辉映,让传统与创新共生,不仅浓郁了节日的文化味道,增添厚重文化底蕴,更让游客在看展览、读历史中,度过一个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化年”。下一步,全区博物馆将持续发力,进一步强化教育研究,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努力让博物馆成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精神殿堂。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附本文链接并标明“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网址:wlt.nmg.gov.cn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上部分文章和图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稿件来源进行了标注和通告,如有漏登或稿件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