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寻找数字生活家」大赛初选优秀作品。更多优秀文章请关注 AppSo(微信号 appsolution)获取。
用手机拍照,注定了不能架好脚架,细心构图,只为一张完美的照片。很多时候,都是眼前的景像让你心血来潮,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对焦,完成拍摄。这个过程无需十秒。
所以用手机拍照,强调的是即兴,往往简化了构图与曝光等拍摄技巧。如何使短时间内拍下的照片变得专业与完美,靠的就是修图。
通过修图你可以修缮照片中的瑕疵,并且表达当下的心境与感觉。用手机修过的图越多,我越能体会到一张好看的照片「三分靠拍,七分靠修」
。
所以本文中我想带给大家的是:
手机修图的基本思路与技巧。
本文使用的修图 app 是 Snapseed,推荐大家使用。
好的构图会给照片带来平衡的美感。如果由于时间仓促,没法用手机好好构图,我们还能通过后期「二次构图」来补救。
调整水平与垂直的平衡
:参考照片中的地平线,建筑的垂直线等。
突出照片重点的位置
:重点放在中心的普通构图,或二分、三分、黄金比例构图。
很多人认为不修图才是真实的照片,实则不然。手机拍摄由于即兴性,不能确保照片的参数或拍出来的效果是合你意的。
首先,在拍摄阴暗强烈对比的景象时,拍出的照片十分容易丢失细节,或过曝或欠曝,所以请先
开启 HDR 模式
。
其次,在拍摄日出日落或色彩感强的照片时,手机并不能还原当时画面的色彩或细节。所以需要调整照片。
再者,在拍摄建筑,或全景拍摄时,画面容易发生畸变。
所以如果要真实记录你看到的东西,不仅要「拍」,还要「修」。
通过调整饱和度、对比度、亮度,以及变形,还原真实的情况。还可以使用画笔工具,针对阴暗对比的部分进行调整。
例如:「胶片」类的滤镜能使照片更有质感,或者给人一种清新的通透感;「黑白」类的滤镜使照片带有静默感或年代感。
温馨提醒:所有的调整以及滤镜套用,都应当
「点到即止」
,切勿过分渲染,除非想要表达夸张或特殊的艺术感。
所以以下举的例子,修图时比上述举例用的图片更加「克制」。
-
亮度过高,过曝
-
夜晚的摄像成像质量不高
-
整张照片应以中心光亮部分为重点,但背景过多灯光、杂物干扰
鉴于这张照片已经过曝且丢失十分多的细节,我决定将重点放在其中的阴暗对比,即火光与黑夜的对比。
-
加暗角(强调黑暗)
-
中心部分亮度增加,四周亮度减弱(强调火光)
-
增强照片中人们剪影的效果
将杂物与干扰的灯光去掉,同时保留前景中人们手机拍照的亮光,因为我觉得看起来十分有意思。大家都同时在拍同样的景色,不知他们拍得如何。
-
旋转与裁剪
:水平调整,并裁剪照片使光亮部分位于画面中心
-
调整
:降低亮度,增强对比度,提高饱和度,增加暗角与模糊
-
修复
:将背景中的灯柱,干扰的灯光依次去除(切忌不要心急,慢慢修复,分开修复),无需担心修复后细微的「打码」效果,因为分享到移动端,人们不会仔细观察。
-
滤镜
:使用了 VSCO 的 G3 滤镜,使暗角与对比更为强烈
这张照片是一张普通的街景,不过恰好有路人路过,随手抓拍。路人的动作神态增添了照片的趣味性。
这张照片的问题不大,尽管随手抓拍,但是构图我十分满意。在小调整以及添加滤镜之后,人像背后的车辆蓝色仍十分刺眼,分散了照片的重点(人物)。所以问题在于重点没有集中。
-
旋转与裁剪、调整
-
画笔
:将蓝色车辆抠出,降低饱和度。
-
滤镜
:使用 Snapseed 中的滤镜 L02,增加胶片质感,纯属个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