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之路,既是学术之旅,也是自我成长的历程。
在保研的过程中,成功上岸的保研前辈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大显神通”,他们都展示出了哪些优点和特质呢?
每当进入期末周,保研人就会开始……
一手抓期末、一手抓专业
一手抓竞赛、一手抓科研
一手抓六级、一手抓雅思
一手抓实习、一手抓学生工作
保研人?八爪鱼!
老师~能麻烦您写个推荐信吗?
嗯嗯,真是太谢谢老师了!
好的老师,我这就去做!
保研er:“高中时贵校就是我的梦想”
面试官:“为什么本科不选择我们?”
也就少考了四五十分吧,老师
话痨版:
你投xxx夏令营了吗?
现在一个营也没入可怎么办啊!
哎呀这门课要复习的也太多了吧……
哑巴版:
老师,这个……嗯……我……
不好意思老师……
保研完了也没有想象中的的那么闲嘛
今天吃烤肉
明天要看电影
后天得去city walk
这么多优点,看完谁不得感叹一下这良好的精神状态!好啦,笑也笑了,是时候来看看
真正成功保研的前辈们都有哪些制胜锦囊了~
在保研的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获取信息。保研就是一场信息战,这是所有保研上岸的前辈们心照不宣的事实。
早点准备意味着在这件事情上你会更加熟悉流程,更有把握。
已上岸的学长学姐们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获取院校推免政策、报名流程及时间节点等关键信息,
准确地指定自己的投递策略,才确保了自己在保研这场信息战中先知先觉,把握先机。
保研的投递可能从夏令营一直贯穿到九推,所以
保研更是一场持久战。
哪怕最后上岸清北的保研人也免不了会收到几封拒信,只有保持百折不挠的积极心态才能笑到最后。
在保研激烈而持久的选拔过程中,
成功保研的前辈都非常善于自我给予正向反馈,经常自我鼓励并坚定地相信自己。
除此之外,理解竞争是常态并保持平常心至关重要。前辈们正是在追求学术成功的同时,也不厌其烦地修炼自己接纳挑战、面对压力的能力,才最终成功上岸梦校的。
要说在长时间的投递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有经验的前辈都会说“草船借箭”。
这意味着善于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投递什么院校什么专业、选择哪位导师,都要结合多方因素并经过慎重考虑,
这个过程是一场学生、老师和院校之间的多方博弈,有时光靠自己的努力并不足够。
学会草船借箭、寻求有效的外力也许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学们可以向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请教他们的准备过程、应对策略以及心理调适方法,这些都是有成功经验的前辈们留给我们后来者宝贵的财富。
通过学习和借鉴才能够汲取智慧,优化自我提升路径,为保研旅程铺设坚实的基石。
同时,学长学姐作为过来人,凭借其亲身经历,能够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针对保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解答。
有些同学可能在夏令营阶段并没有获得满意的offer,这时候很可能就会心态崩溃,几度怀疑自己会没有学上。
但是,再困难的时候也一定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要知道每一个成功保研的前辈也都经历过这些挫折和困难,他们都能挺过来然后上岸,为什么你不可以呢?
在保研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良好的心态也是助力。
夏令营没过还有预推免,都没消息就决战九推
,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并坚持下去,那就一定可以笑到最后。
保研这条路确实比较漫长,夏令营、预推免、九推……
在这段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一不小心可能就走了弯路、出了岔子。
这时候前辈们“三省吾身”的经验,就值得每一个保研er认真学习。每日三省吾身,即适时地进行深度自我反思与自省,分析自身在学术成绩、科研经历、英语水平等方面的优劣势,我们就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补足短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保持适度自信,避免走入自负误区,以更成熟的心态应对保研路上的各种挑战。
当你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上岸了,有经验的前辈一定会提醒你“事以密成”。
成功保研之后同学们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卸下防备。每年的保研都越来越卷,各式各样、无处不在的竞争更是层出不穷。
有人向好友全盘托出参赛情况却被跟风报名;有人好心和室友交流夏令营投递策略,转身就发现对方四处散播;有人刚在朋友圈晒出录取截图,却没多久就被匿名举报……稍微打听一下不难发现,这种事情每年都层出不穷。
所以保研er们一定要借鉴前辈们“事以密成”的经验,
保护好自己重要的个人信息、适当控制分享欲,避免招致意料之外的恶意和竞争,谨防被身边人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