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原创:何志浩
微信公众号「掌上历史」兼「煮酒论史」主笔,著有《战匈奴》《大唐文青》等。
马来西亚,这个名字大家非常熟悉。
首先,三不五时就有一些事情发生在那儿或者与他有关。往前,马航的飞机出了两次事故,全世界为之震惊;眼下,金正恩的哥哥又在马来西亚遇刺身亡。
其次,马来西亚有数量众多的华人,其中不乏在华语世界拥有广泛人气的明星,比如梁静茹、阿牛等等。
近年出现的新生代女歌手朱主爱,也是马来西亚籍
但是,大家对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却知之甚少,甚至有着很多的误解。
其实,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堪称奇葩。
首先,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而非佛教
因为马来西亚诞生了不少华人明星,再加上地处东南亚,与泰国、新加坡毗邻而居,“新马泰”也长期并称,而泰国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国家,新加坡则是一个汉族为主体民族的世俗国家。于是给了很多人一个错觉,那就是马来西亚,要么是个佛教国家,要么是个世俗国家。
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马来族(又称巫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伊斯兰教民族,马来西亚官方也认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并且将自己的国家定义为“穆斯林国家”。
其实早先,马来族的信仰非常多样,因为其早期历史非常原始,没有太多土生文化,都是受外来文化影响,尤其是印度文明对其影响最大。所以早先马来族多信仰印度教、佛教。到了相当于我们唐朝的时候,阿拉伯人开始广泛的在东南亚地区进行贸易,将伊斯兰教传到了包括马来半岛在内的地区。到了十五世纪,伊斯兰教已经成为大部分马来族人的信仰。
不过,这的确有一点难以想象——马来西亚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在26到30摄氏度之间,一年到头都是湿热的天气。那些马来族妇女,则需要遵守伊斯兰教的风俗,戴个头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真是想想都觉得热。
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堪称奇葩中的奇葩
历史上,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如今也是英联邦的成员国。所以其政治体制受英国影响较大,但是又有着自己特有的“封建残余”。
马来西亚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没有太大的实权,实际权力由首相和内阁掌握,这一点和英国十分类似。但是其国家元首,并不是国王,更不是皇帝,而是被称之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和一般意义上的国王并不一样,更不同于总统、主席。
了解这种制度,要从马来西亚的地方行政区划开始说起。
马来西亚下面有十三个州,其中有九个州为世袭州,这九个州被不同的家族世袭统治,其统治者被称之为世袭“苏丹”(苏丹,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总督)。这些苏丹既是当地的世俗统治者,又是当地的伊斯兰宗教领袖。
其他四个州的首脑则是选举出来的,首脑是州长或首席部长,比如著名的槟城州因为华人众多,所以首席部长就长期由华人担任。
这十三个州的首脑会定期召开马来西亚统治者会议,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从那九个世袭州的统治者中,选出一个人,担任马来西亚的最高元首,并且还会选出一个,担任副元首,任期为五年。
在这五年内,最高元首不得兼任原所在州的苏丹,不得兼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五年期满之后,不得连任,由统治者会议继续选一个最高元首,之前担任过的,不参与评选。直到一圈子绕过来,再按照以前选定好的顺序重新来一圈,总之九个苏丹人人都有份。
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制度,在当今世界诸多主权国家之中,实属罕见。
因为九个世袭州元首既是当地的世俗领袖,又是伊斯兰教的精神领袖,而且最高元首只能在这九个世袭州中选。所以伊斯兰教成为马来西亚的国教,自然是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官方给自己的定义是“穆斯林国家”,与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伊斯兰国家”还是有着显著的差别。
首先,马来西亚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其主体民族只占总人口的55%,无法形成对少数民族的绝对优势。
所以,马来西亚并没有也不可能像其他伊斯兰国家一样排斥异教,只能以一种相对开放的姿态接纳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所以在众多清真寺的间隙之间,还是有很多印度教庙宇和佛教庙宇存在,而且因为当地华人数量仅次于马来族,道教和儒家信仰在马来西亚也有一席之地。
马来西亚和中国的渊源,简直说不尽
马来西亚能够有数量众多的华人,其历史上和中国的渊源,已经可见一斑。
首先,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马来族,就和中国有很大的关联。马来族是一个双向来源的民族,在四五千年前,马来族的一部分先人就在当地定居,但同时,其另一部分祖先则是居住在中国的云南境内少数民族。后来,这两支部落汇合到了一起,才产生了今天的马来人。
到了汉代,中国开始迎来一个黄金时代,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先后开辟,中国的影响力开始扩张。到了唐代,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地区的贸易中转站之一,马来西亚地区开始有一定规模的中国移民。这时,今天马来西亚的疆域由一个叫三佛齐的王国统治,并且一直保持着对中国的朝贡关系。
到了明朝初年,三佛齐国的中国移民数量已经非常可观。此时的三佛齐国遭到了满者伯夷国的入侵,动荡之中,当地的华人自立政府,对抗入侵。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明朝政府出兵帮助三佛齐国剿灭了此地猖獗的海盗组织。
之后,明朝政府在今天的印尼境内设立了旧港宣慰司,任命广东人施进卿为首任宣慰使,开始对今天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西部等地进行羁縻统治。
从这个角度上……马来西亚,也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后来,明朝遭遇变故,延续数十年的旧港宣慰司被朝廷裁撤。但是,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影响力始终不减。
当时,明朝的海外驻军有一部分就留在了马来等地没有回国,取当地马来族女子为妻,他们生下的男孩,被马来语称之为“峇峇”,生下的女孩称之为“娘惹”。因为历史悠久,加上后来清朝一百年的闭关锁国,这部分人与中国本土隔绝,形成了独特的“峇峇娘惹文化”。
“峇峇娘惹文化”中,既能明显看出中国文化的痕迹,又能看出马来文化的影响,别具一格。而且因为明朝灭亡后,中国被满洲所统治,民俗文化受到满族文化深刻的侵蚀,故而峇峇娘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明朝汉族文化的一个活化石。
娘惹人一直保持着成年女子束发,儿童梳成总角的风俗,
在中国境内,这项风俗已经因为清初的剃发易服已经荡然无存。
极端的多元化,给马来西亚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来西亚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国家。但是,这样的多元化并没有给马来西亚带来多少好处,反而有着很多消极影响。
首先,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马来族所占比例太少,只有55%,而第二大民族汉族也就是华人则占到了24%,第三大民族印度斯坦族也有7%的比例。更重要的是,马来族、汉族、印度族在文化、语言、风俗上千差万别。
马来西亚的印度教神像
相比之下,汉族文化可以说是一个优质文化,具有极强的扩张性。历史上,中国周边的国家,诸如琉球群岛、朝鲜半岛、越南、日本列岛等地,都积极学习汉族文化,成为汉字文化圈的一员。
近代以来,汉字文化圈国家先后崛起,证实了汉族文化的伟大。马来西亚虽然一度受中国羁縻统治,并且拥有大量的汉人移民,但是其境内无论占多数的马来族还是占不多的印度族,都没有对汉文化有太多的兴趣。
因为马来族和印度族分别以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作为纽带,身为宗教民族,决定了他们不太可能大规模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而汉族更不可能去接受他们那种相对落后的文化。
所以这种多元化,实际上是一种较劲的结果,一种无奈的结果。
再加上近些年伊斯兰教势力的扩张,割裂了马来西亚境内各非穆斯林民族与穆斯林民族之间的关系,更让华人在内的少数民族地位显得越来越尴尬,在很多领域更是被边缘化。
比如,华人(包括峇峇娘惹人)依赖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人口比例,掌握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命脉,并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有着一席之地。但是在马来西亚的政治、军事领域,却毫无存在感。
这种情况,让马来西亚实际上是一盘散沙,也令其经济、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在九十年代,马来西亚经济飞速发展,一度和泰国、菲律宾、印尼并成为亚洲四小虎,与当年崛起的亚洲四小龙不遑多让。但是,马来西亚繁荣的背后是华人的勤劳智慧,经济的崛起影响了当地马来人的地位。之后,趁着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马来西亚出台了民族不平等政策,限制华人的发展,导致其经济发展出资按负增长,之后长期进入了缓慢增长状态。
而且,多元化也给马来西亚的治安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马来西亚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像各个山头一样,相互并无归属感,聚居在各自的社区中,独立性非常强。那些少数民族社区,政府管不了也不想管,必然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金正男在马来西亚遇刺,其背后主使或许也利用了这一点,巧妙的安排了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