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彬彬有理
我们不教你怎么靠男人,因为男人靠不住;我们教你怎么用男人,因为男人够好用!❤欢迎加入都市女性情感成长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教你驾驭男人  ·  她是梁朝伟求而不得的女人,55岁怀三胎仍被小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彬彬有理

母亲节,姐要说点不合时宜的话

彬彬有理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17-05-14 18:09

正文

搞不定男人,来彬彬有理!


今天是母亲节,毫无意外得朋友圈又塞满了赞美、祝福、感谢和晒礼物。与母亲这个身份相比,这些显得太过轻飘飘,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在中国,母亲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


前些天看到一个母亲节的话题征集很触动我——



在这样一条普通的话题下,我原本以为答案里都是记高考答案、彩票号码、买股票、买房子的建议,没想到,高票留言是这样的:


谢谢这些网友,让我在处处响起的歌颂声中,看到母亲真实的处境。



 



“妈,我饿”“妈,衬衣放哪了”“妈,6点叫我”

“爸,我妈呢?”



“爸,我妈呢?”这大概是中国家庭里,儿女跟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但跟母亲说的可就丰富了——“妈,我饿了,饭做好了吗?”、“妈,我渴了帮我倒杯水”、“妈,我那件外套你给我洗了吗?”、“妈,……”


在网上看到一张图,截取一部分给大家看



这是大家都深有同感的段子,这种段子每次都被无数人一边喊着“戳中”一边疯狂转发,看来大部分家庭都上演着相同的场景。


这个段子每到母亲节、三八妇女节,必被翻出再疯狂转发一次。大家一边喊着“妈妈我爱你!”“妈妈辛苦了!”一边喊着“好感动”!但是想想热闹感人的场景背后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开心不起来……



 



很多女人在成为母亲后

就成为一个没有自己面目的女人



我们来到这个社会中,扮演着许许多多的角色,父母的孩子、朋友的闺蜜、单位的员工、某人的妻子,直到成为XXX的妈妈。多面的身份构成了立体的人,母亲只是女人诸多身份中的一种。


然而一旦成为母亲,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我的闺蜜们自从有了孩子,纷纷把头像换成了自己孩子的照片,群里的昵称也都改成了“豆豆妈”“大宝娘”这种名字,话题从工作、业余爱好变成了孩子、孩子、孩子。


女儿、伴侣、母亲,这都是我们一生中阶段性的身份,只有“自己”这个身份是伴随始终的。最诡异的是女人们当了母亲后主动淡化了自己的其他身份,一心一意扮演XX妈的身份,甚至丢弃了“自己”这个身份。而根据我不算少的观察样本看,同样的情况极少出现在男性身上。


时间长了,我看着闺蜜们头像中可爱的宝宝,记忆中她们的长相却慢慢开始模糊。



 



任劳任怨不计回报付出的形象

构成了我们对“母亲”这个形象的理解



看过一个抽油烟机广告,大致意思是“疼爱老婆,给她买XX牌抽油烟机,呵护女人如花容颜”,类似的思路还出现在护手洗衣液、不累腰的拖把等各种劳动工具广告中。


母亲节商家促销页面一打开——不是锅碗瓢盆就是洒扫工具,口号都是“爱她就给她最不累人的那款”


我简直要放声大笑!怕妈妈累?儿女多去做做不就好了?当爸呢?死哪去了?是在看报纸还是钓鱼?原来呵护妈妈是这种呵护法啊?


在所有显示温馨祥和场面的电视中、广告中,无一不是呈现一幅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景象。


中国的母亲总是以特别能容忍的面貌示人,她们处处以苦修者的状态,牺牲自我来顾全家庭其他成员——辛苦的劳作,憔悴的面庞,蓬乱的头发,弯曲的脊背,深夜哄孩子睡觉,谎称自己不爱吃把最好的食物留给家人……这些画面一次次地将我们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一次次的赞美构成了我们对母亲的理解——牺牲。


这种对于“好母亲”(而“好”的标准,是无私奉献、一切以家庭和孩子为重、毫无自我诉求)的道德化唱高调,遮蔽了为人母者的真实处境,使我们严重漠视现实中母亲所面临的困境。


我们享受着母亲的付出, 却漠视中国普遍存在的“丧偶式育儿”模式中母亲们自身的处境,而去赞美现实中加诸她们身上不得不承受的苦难。这实在是一种很怪异的现象。


赞美诚无错,但在一次次声泪俱下的赞美背后我看到了两个字:鼓励。


我们在鼓励中国所有已经或者即将进入“母亲”角色的女人,进入殉道者般漫长的“贤妻良母”人生模式。



 



整个社会都在将丧偶式育儿合理化

你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建构什么样的家庭关系



人们总说母亲的爱是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的,可千言万语说了这许多年,翻来覆去的其实也就那么几句话,每年出现在媒体上对母亲、妻子的歌颂,也都大同小异,缺乏创意。


其实匮乏的不是语言,而是对母亲形象和两性关系的理解,尽管每个人都有一个活生生的母亲和各不相同的家庭关系,但在这个节日里被推出的却多是同一种母亲的形象“倾心爱护儿女,并且从中体会到极大的满足”;以及同一种亲子关系“以母亲不求回报的付出为基础的和谐幸福”。而围绕着这些虚假的建构,能够堆砌的也只有一些浮泛空洞的溢美之辞。


将母亲的无私奉献合理化、正当化,淡化了乃至消解了对母亲现实困境的关注。一边赞美一边剥削,一边感恩一边无视,有多少努力和付出,无奈与痛苦能得到真正的尊重?或者说,浅薄的赞美和感恩,不过是戴着现代面具的贞洁牌坊罢了。


所有的宣传都在强调母亲在家庭中的职责,父亲角色在家庭中小时,或者以一个面目模糊的轮廓出现。当大家都对此习以为常时,整个社会都将“丧偶式育儿”合理化了。


在做母亲的感受中,有喜悦满足,但也肯定有失落烦忧,传统中当好一个母亲是女性的规定义务,当代的母亲更多了一层双重角色间的奔忙挣扎,恐怕谁也说不清,母亲这个称谓所象征的种种美德,哪些是母亲/妻子的“天性”使然,哪些来自她们的无奈承担。


文章一开头高票答案中网友们心痛的话语,恐怕正是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母亲的痛苦所发出的肺腑之言。



 



跳出丧偶式育儿的怪圈

避免进入苦情母亲的死循环



一个隐形的父亲、一个焦虑的母亲,会造就一个背负沉重恩情的孩子。


文章最开头例子那些评论里的“母亲”,主要集中在五十多六十多岁的这一代。为何年轻一代们会有那么大的比例认为父母婚姻不幸,母亲活得憋屈,自己也很压抑,甚至宁愿不出生?


也许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快乐的活出自我的母亲,能让他感谢你带他感受这个有趣世界的母亲,是更好的母亲。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否有能力让自己跳出丧偶式育儿的怪圈?


你,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想拥有什么样的伴侣、想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这是每个女人都应该想清楚的问题。


如何择偶,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相处模式,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彬彬有理的目标是建立最棒的女性自我成长社群,针对女性容易踏进的“情感坑”、“行为模式坑”,我们已经并将持续有的放矢得进行专门的深度剖析,今天就不详细展开了,毕竟欢度母亲节才是主题。


在这个母亲节,记得祝妈妈节日快乐,但别只是祝福,也别只是今天。



亲密爱人要跟你分手或离婚时,如果你想要对方回心转意的话,你可能正在尝试着各种挽回方法,但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在挽回的时候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让TA离你越来越远——


  • 误以为暂时的讨好,就能令他回心转意

  • 没意识到自己之前爱情中的问题和错误

  • 采取了激进,情绪化的挽回方式


恰恰是因为你犯过这些致命错误,错过了挽回的最佳良机,让他离你越来越远,甚至彻底断绝联系,彬彬有理咨询团队提供一次免费的情感咨询专业服务,扫二维码获取免费咨询服务



部分《脱单日课第二季》内容

《如何从原生家庭判断一个男人值不值嫁》

《无感期,3招教你如何让男人主动约你》

好感期,如何把朋友升级为恋人?

《为什么你精心发的朋友圈暗示,男神不接招》

《表白系列之如何让男人主动跟你表白》

《如何破解恨嫁也难嫁的魔咒》

《聊天要避开的四个雷区和应对技巧》

从《人民的名义》看如何识别凤凰男



【阅读原文】听今日课程《为什么他不愿意和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