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家陪你读书
著名作家麦家带领100个专业书评人精读1000本好书。每天早晨7:30分,麦家陪你读书15分钟。关注【麦家陪你读书】,领取读书人专属福利。读书就是回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十日 ·  昨天  
字体设计  ·  为鱿鱼游戏绘制的插画海报被Behance官推了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设计师刚需,可商用的AI生成背景图片库! ·  5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年后工作必备!256个AI工具百宝 ... ·  4 天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八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麦家陪你读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⑦:10次心理咨询,带你看清成长的秘密

麦家陪你读书  · 公众号  ·  · 2025-02-09 06:30

正文

陪你读1000本书 |第388本

世界很大,文学更大。今天是我们陪你读书的 第2765天 ,共读 第388本书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的作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过去的一周,我们跟随蛤蟆先生的脚步,沉浸式体验了一次完整的心理咨询。

从深陷抑郁到逐步复苏,经历了一次次痛苦觉醒后,蛤蟆先生终于找到了自身性格的成因与陷入抑郁的缘由,决意改变自己的生活,由此开启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故事末尾,蛤蟆先生在夜色中高歌而去,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在见证蛤蟆先生疗愈和改变的同时,作为读者的我们或许也在学着拷问自己的内心,试图跨越自我情感世界里的重重关卡。

今天,让我们首先回顾蛤蟆先生与苍鹭咨询师的十次心理咨询历程,而后归纳总结本书所涉的心理学专业概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主人公蛤蟆先生与咨询师苍鹭进行的十次心理咨询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描绘出了蛤蟆先生的抑郁康复过程。

为了能够更加具象化地展现蛤蟆先生情绪的转变,作者借苍鹭之口引入了心情温度计的概念。

随着咨询的推进,蛤蟆先生给自己打的心情指数也逐渐升高,从最开始的1到2之间,慢慢上升至接近满分。

故事开篇,蛤蟆先生展露出了典型的抑郁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

往日里,蛤蟆先生永远兴致高昂,但现在的他无法抑制地感到忧郁悲伤。

他一度狂热地沉迷于划船和驾驶豪华汽车在公路上横冲直撞,但现在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他曾经能在田野间不停歇地走上好几英里,但现在只能疲惫地缩在一把椅子上,甚至不愿意走出厨房。

第一次正式咨询时,蛤蟆先生坦诚自己曾有过自杀念头,但现在已不再想做傻事了,但他仍深陷于抑郁中,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情绪等级标记在1和2中间。

在这次咨询里,蛤蟆先生告诉苍鹭,他的不快乐主要源自于过往的悲惨经历和身边人对自己的态度。

他固然做过一些荒唐事,但朋友们居高临下指责他的样子仍让他感到羞辱。也是在这次咨询里,苍鹭第一次介绍了“儿童自我状态”概念。

接下来的两次咨询里,蛤蟆先生探索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回想起了总是严厉批评自己的父亲和屈从于父亲的母亲,苍鹭则进一步引入了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顺从行为等概念,以分析蛤蟆先生童年时期受到的影响。

三次咨询后,蛤蟆的情绪回升到了5和6之间。他的睡眠质量有所恢复,也多了一些做事的兴趣。

第四次咨询中,蛤蟆主动设定了议题,希望与苍鹭探讨自己的愤怒。

蛤蟆认为自己不会发怒,但苍鹭告诉他,他只是因为童年时期无法对抗强势的父亲,适应了用怄气等攻击性弱的方式发火。

第四次和第五次咨询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蛤蟆一直畏惧的獾以他生病后无法履行职责为理由,要求替代他做乡村学校的校董,并希望蛤蟆自己辞职。

蛤蟆万分愤怒,但由于惯性,一度想要再次听从獾的意愿。

第五次咨询里,蛤蟆愤怒地向苍鹭谈起了獾试图取代自己做校董的事,苍鹭又相应引入了“父母自我状态”和“挑剔型父母”的概念。

蛤蟆恍然大悟,原来獾之所以老让自己想起父亲,是因为獾总是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中。

令蛤蟆不解的是,当他告诉苍鹭自己曾觉得獾对自己的指责有道理、认为不如把校董让给獾做时,苍鹭竟然说蛤蟆在玩一个叫“弱小可怜的我”的心理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蛤蟆无意识地配合獾来给自己制造不快。

蛤蟆非常抗拒这种说法,看到蛤蟆的态度,苍鹭决定之后再研讨这个问题。

这次咨询后,蛤蟆感到内心深处多了几分力量。

他的精力又恢复了一些,各个感官开始逐步复苏,重新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存在。

他重燃起了对划船的兴趣,还前去参与了与河鼠、鼹鼠的聚餐。

第六次咨询很快到来了。

蛤蟆告诉苍鹭,自己最近正处于一种新的自我状态中。

苍鹭很高兴蛤蟆发现了这点,介绍说这种新状态叫作“成人自我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

第七次咨询时,蛤蟆向苍鹭讲述了自己迄今为止的人生故事。
他从叙述中得到了快感,但快意过后,他还需回答一个问题:他能从过往经历中学到什么东西?

第八和第九次咨询里,苍鹭向蛤蟆引入了人生坐标、心理游戏与人生剧本的概念。

蛤蟆意识到,他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态度影响了自己人生的走向。

第九次咨询末尾,蛤蟆在多次咨询中积攒的怒火爆发。

他不喜欢苍鹭总是像他父亲一样老是质问自己,好像在强迫他承认自己的失败一般。

通过反抗苍鹭,他终于也能对父亲表达了。

这一刻,蛤蟆终于长大成人,宣示了对自己的主权。

最后一次咨询,蛤蟆给自己的心情打了9分。

之所以不打满分,是为了给未来留出余地。

他已逐步恢复了社交生活,并为未来作出了新的规划。

苍鹭与蛤蟆共同回顾了前九次咨询的内容,蛤蟆理解了苍鹭是如何通过发问引导自己进入“成人自我状态”的。

双方间的关系也在咨询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由蛤蟆试图依赖苍鹭,转变为了两位成年人间平等的交流。

如前所述,作为一本大众科普类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涉及了多个心理学术语。

在回顾了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历程后,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这些概念。

首先,三个自我状态,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下的人往往会体验到童年时期的情感,同时也像儿童一样行事。

儿童又可进一步分为“天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前者由人类与生俱来的几种情感构成,例如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与恐惧,后者则是调整基本行为以适应如何在父母之下生活的儿童。

“父母自我状态”包含了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我们的父母。
父母也可分出细化类别,如“挑剔型父母”,这类父母经常对任何事都不满意,严厉且爱发怒。

“成人自我状态”下的人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只有处于这个状态时,人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以上三种状态共同构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这个三位一体也代表了人格的结构。

其次,四个人生坐标,即“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

处于不同坐标下的人有着不同的世界观。

为了让现实世界符合自己的预期,人们往往会通过玩不同的心理游戏,将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自证预言,即无意识地控制事件的发展,以使得最终结果符合自己的设想。

换而言之,人们实际上为自己写下了人生剧本,并按照剧本情节排演自己的生活。

“我不好;你好”坐标下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会玩那些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

苍鹭曾说蛤蟆玩过的“弱小可怜的我”即属于这类游戏,用自怜猛烈地攻击自己。

久而久之,处于这个坐标的人成功将自己变成了受害者。

“我好;你不好”坐标下的人恰恰相反,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好。

他们会经常玩“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的游戏,大题小做地对犯错的下属大肆批评,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

长此以往,这类人会利用任何时机来制造能让他们评判和惩罚别人的情境。

四个坐标中,“我好;你也好”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这并非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对未来的承诺。

选择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必须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

至此,《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阅读告一段落。

书中,蛤蟆先生通过十次心理咨询,成功解决了心理问题。

然而,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消除心底阴霾或许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往往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建设,才能在自我探索之旅中获得微小的进步,在曲折中前进。

让我们以阅读这本书为契机,在对心理学大门后的世界惊鸿一瞥后,尝试走入大门,继续探索自我的旅程。
提到侦探小说,你可能会想到“推理小说之父”柯南·道尔和20世纪的“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

但要追溯侦探小说的鼻祖,19世纪的美国作家爱伦·坡绝对不能被忽略。

他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波德莱尔、 希区柯克 江户川乱步 等人都曾受其影响。

下周我们将共读《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爱伦·坡在他的时代始终是一位孤独的作家。他无意于融入主流文学,反而始终以一种忧患的眼光和悲凉的心情回望他身后的世界。

敬请期待下周的共读!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

👉 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

👉 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本周共读回顾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①:在这个世界上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②:成年人的崩溃,只有自己能够治愈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③:治愈自己的前提,是要先了解自己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④:不再为别人活,如何找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⑤:成年人的心理自救指南,治愈你的抑郁自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