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长征科技
芯长征科技致力成为世界级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发的高科技设计公司,推进高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提供从研发、制片、封测、应用的一站式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超245亿!生态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 ·  2 天前  
生态梦网  ·  揭秘!生态城首个国家级绿色工厂长这样... ·  3 天前  
今晚报  ·  天津又一所“实验小学”,即将投用! ·  3 天前  
今晚报  ·  天津又一所“实验小学”,即将投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长征科技

碳化硅SiC衬底生产工艺流程及方法

芯长征科技  · 公众号  ·  · 2024-02-29 09:30

正文

随着第一代硅半导体及第二代砷化镓半导体材料发展的成熟,其器件应用也趋于极限。现代科技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工作频率高,功率密度高,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以及可以在强辐射环境中工作的材料,因此第三代半导体(即宽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大于2.2eV)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些材料包括SiC,AlN,GaN,ZnO,金刚石等等,其中技术最为成熟的就是SiC。SiC半导体行业三个重点环节(衬底、外延和器件)中,衬底是SiC产业链的核心,在产业链中价值量占比最高,接近50%。衬底行业的发展也是未来SiC产业降本、大规模产业化的主要驱动力。

图源:亿渡数据

SiC的晶体结构

SiC单晶是由Si和C两种元素按照1:1化学计量比组成的Ⅳ-Ⅳ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硬度仅次于金刚石。C原子和Si原子都是4价电子,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组成SiC基本结构单元——Si-C四面体,每个C原子周围都有4个Si原子,每个Si原子周围都有4个C原子。

图源:天岳股份

SiC衬底作为一种晶体材料,也具有原子层周期性堆垛的特性。Si-C双原子层沿着[0001]方向进行堆垛,由于层与层之间的键能差异小,原子层之间容易产生不同的连接方式,这就导致SiC具有较多种类的晶型。常见晶型有2H-SiC、3C-SiC、4H-SiC、6H-SiC、15R-SiC等,其中,按照“ABCB”顺序进行堆垛的结构称为4H晶型。虽然不同晶型的SiC晶体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特别是禁带宽度、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有较大的差别。其中,4H晶型各方面的性能更适合半导体领域的应用。

生长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SiC衬底的晶型稳定性,因此想要获得高质量、晶型均一的单晶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精确控制如生长温度、生长压力、生长速度等多种工艺参数。

SiC衬底分类

从电化学性质差异来看,碳化硅衬底材料可以分为导电型衬底(电阻率区间15~30mΩ·cm)和半绝缘型衬底(电阻率高于105Ω·cm)。

● 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主要应用于制造射频器件、光电器件等。

● 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主要应用于制造肖特基二极管、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

碳化硅单晶衬底的生产流程

01

原料准备

物理气相传输法(PVT)需要将Si和C按1:1合成SiC多晶颗粒粉料,其粒度、纯度都会直接影响晶体质量,特别是半绝缘型衬底,对粉料的纯度要求极高(杂质含量低于0.5ppm)。

02

籽晶

碳化硅籽晶是晶体生长的基底,为晶体生长提供基础晶格结构,同样也是决定晶体质量的核心原料。籽晶位于反应器内部或原料上方。

03

晶体生长

SiC晶体生长是SiC衬底生产的核心工艺,核心难点在于提升良率。目前SiC晶体的生长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传输法(Physical Vapor Transport Method, PVT法)、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法(High Temperat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TCVD法)、液相法(Liquid Phase Epitaxy)等。

物理气相传输法(PVT)

物理气相传输法(PVT)主要包含三个步骤:SiC源的升华、升华物质的运输、表面反应和结晶。

● 晶体生长时,通过改变石墨坩埚上保温材料散热孔的大小和形状,使生长室内形成15-35℃/cm区间范围的温度梯度,SiC原料处于高温区,籽晶处于低温区,炉内会保留50-5000Pa压强的惰性气体以便增加对流;

● 然后通过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将坩锅内的温度升至 2000-2500℃, SiC原料升华产生的气相 Si2C、SiC2和 Si 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从原料表面传输到低温籽晶处,结晶成块状晶体。

该方法对生长设备要求低,过程简单,可控性强,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国内开始逐步实现8英寸衬底的大量量产。

但PVT法难以制备P型衬底,且有两个本征的不够纯净:

1.原料是碳化硅固体,所以纯度不好控制;

2.粉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中,能够生成多种气体。

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法(HTCVD)

● 高温气相沉积法利用的是电磁耦合原理;

● 生长时通过感应线圈将生长室加热到1800℃-2300℃;

● 向生长室内稳定地通入SiH4+C3H8或SiH4+C2H4气体,由 He和 H2承载向上朝着籽晶方向输送,为晶体生长提供Si源与C源,在籽晶处实现SiC晶体的生长;

● 籽晶处的温度低于 SiC的蒸发点,使得气相的碳化硅能够在籽晶下表面凝华,获得纯净的碳化硅晶锭。

HTCVD法能通过控制源输入气体比例可以到达较为精准的 Si/C比,进而获得高质量、高纯净度的碳化硅晶体,但由于气体作为原材料晶体生长的成本很高,该法主要用于生长半绝缘型晶体。

液相法(LPE)

液相法SiC晶体生产流程:

● 液相法利用石墨坩埚为晶体生长提供C源;

● 坩埚壁处的温度较高,会进行C的大量溶解,形成C的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随着助溶剂内的对流被传输到籽晶下方;

● 籽晶端的温度较低,对应C的溶解度相应降低,形成了C的过饱和溶液;

● 溶液中过饱和的C结合助溶剂中的Si,在籽晶上生长SiC晶体;

● 过饱和部分的C析出后,溶液随着对流回到壁处的高温端,并再次的溶解C,形成饱和溶液。

液相法生长碳化硅单晶装置示意图

液相法生长温度相对较低,结晶质量高、生长速度快,容易长厚、便于扩径,可获得p型低阻衬底。目前国内可以使用液相法生产4-6英寸的碳化硅晶体。凭借节能降本的优势,未来液相法或将实现进一步产业化。

04

晶锭加工

将制得的碳化硅晶锭使用 X射线单晶定向仪进行定向,之后磨平、滚圆,去除籽晶面,去除圆顶面,加工成标准直径尺寸的碳化硅晶体。

05

晶体切割

将生长出的晶体切成片状,由于碳化硅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属于高硬脆性材料,因此切割过程耗时久,易裂片。

切割方法主要有砂浆线切割、金刚线多线切割和激光辐照剥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