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注册了顺风车,今天下午看了看,发现正好有个比较顺路的单子,就简单交流下就接了下来,过程还算可以,油费是没问题的,但整体体验比较一般。
首页就是对乘客的挑选问题,之前的顺风车如何并没有体验过,但现在的顺风车基本上是半盲选择,车主对乘客仅限于标签和积分,其他的资料全无,对于真正的顺风车车主来说,太不透明了,又不指望这个来挣钱,风险变大的话,很可能就不再接单了,那些素质较低的车主则会继续接单,最终就是一个不友好的体验环境了。
第二个是滴滴软件的问题了,我到达了目的地,点击不了到达乘客起点,我都接上人之后一直点不了,就没再管了,直到送到目的地之后还是没有到达起点的状态,后来找了客服才解决掉。
最后一点可能就是对保险的担心了,目前顺风车虽然有一些政府文件的支持,但还是有顺风车被法院判处保险公司无需赔偿的案例的,这个对于偶尔接单的车主来说,始终是个隐患。
顺风车是个半公益的事情,国家层面应该也是支持的,只可惜目前的商业化运营让这个事情向着越来越衰落的方向发展了。
商业化的运作来说,乘客是主体,是消费的一方,但对于顺风车这个业务来说,最重要的反而是车主,职业司机不会接顺风车的单,剩下的接单的就两种司机:一种是真正的上下班顺道,一种是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接快车或者抱着某种目的接单。
前一种会随着系统的不透明逐渐放弃,后一种会造成乘客的体验下降,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生态的破坏。
中国人可能还是习惯于大家长式的管理,虽然之前的空姐案是个悲剧,滴滴肯定是有一部分责任的,但这个事情不能用这种粗暴的改版来避免,不轨之人终究会有不轨之心,不是简单的粗暴改版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