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资产占优,市场拉久期热情难减。
海外Pivot交易升温,大选交易不确定性上升叠加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带来美股调整、美债利率下行,VIX指数走高至年内高点。国内risk off延续,债涨,股市与大宗下跌,受央行卖债信息扰动,7月市场对长端有所顾虑,而资金相对充裕,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陡峭化下移。7月非银杠杆率回落。资管户中,基金增量资金开始回落,仍维持较高的久期水平;理财资金也相对充足,主配存单和信用债。配置户中,大行压缩融出及超储应对负债流失,配债平稳。险资保费收入高增,欠配使得其增加二级参与力度。交易户中,小行延续对短久期品种的偏好,主要增买存单。
二季度GDP增速不及预期,三季度政策加码概率上升,如何交易?
二季度GDP超预期回落,主要拖累在消费。上半年的金融收缩可能引起三季度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如果没有政策释放,那么下半年争取 5%目标难以达成。如果稳增长政策不超预期且三季度财政集中发债,8-9月政府债供给或超过1.1万亿,预计(1)资金面有支撑,8月资金在利率走廊下限,9月看供给规模和美国降息情况:第一,降息前资金价格高于政策利率,与以往资金价格大幅低于政策利率不同。第二,7月末超储率大约达到1.6%,超过过去五年同期水平。(2)长端较以往更难调整,供给带来配置机会:第一,财政规模不够;第二央行此前约束长端利率下行。(3)5年以内短利率债carry偏低,更推荐5-10年中间期限carry策略。5年以内短端利率债主要是大行与外资买入,非银参与性价比不高。
央行今年以来的行为如何影响投资交易?
(1)今年以来央行推动金融收缩及防空转,主要回应23年11月全国人大对金融工作情况报告提出的 意见。据此,下半年可期待降息、大宗消费、中小企业融资等结构性政策。降息空间打开的条件是LPR报价改革捋顺以及汇率释放弹性。(2)4月以来央行以买卖国债制度意图引导长端利率,我们的判断是控节奏、不控趋势。(3)利率走廊抚平资金面波动,增加套息交易的确定性。
投资策略:
8月财政加快发债,政策出牌,资产荒阶段性缓解。关注供给带来的长端配置机会以及中间期限carry策略。
风险提示:
1)货币政策转向、2)政策刺激经济、3)数据代表性受加权方式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