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正式开幕,今年大会主题是“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世界互联网大会又一次进入了“乌镇时间”,不过估计不少吃瓜群众关注的是
互联网大佬们的饭局!
去年网传的饭局图片。
今年饭局还没看到,第一个小高潮就出现,这次是
“周鸿祎送丁磊小猪佩奇手表”
。
6日晚间,丁磊、周鸿祎、张朝阳等人在乌镇西市河畔把酒言欢,周鸿祎现场为丁磊带上了自家的小猪佩奇手表,成为了网友的讨论热点。
再过几天,腾讯将迎来20岁生日。今年腾讯也成了焦点,上半年一篇《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就传得沸沸扬扬。
11月8日下午,马化腾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企业家高峰对话:新时代的数字经济”论坛上,回应了这一评价观点,称
腾讯内部讨论很多,但在隐私等数据安全的反面问题前,腾讯依然选择谨慎和关注。
马化腾说:“大家都是在谈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可能会忽略‘硬币’的背面,就是它的安全问题,以及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很多文章出来说腾讯没有梦想,说腾讯不善于用好数据,不会搞算法,数据没有打通等等。其实我们内部讨论很多,我们最后决定技术中台打通,但是数据中台要特别谨慎。
我们不能套用很多家(的做法)把数据直接任意打通,因为在我们的平台里面,全部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社交行为数据,这样打通会带给社会灾难性的后果,我们特别谨慎。作为很多平台商、运营商来说,要特别的关注。”
小马哥好认真,难怪高瓴资本CEO张磊谈到对马化腾的感受是说:认识化腾十几年了,作为他们投资者也十几年了,最大的感受是,Pony对用户的保护,就像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一样,
平时约他吃个饭局什么,好几天不回,如果跟他讲哪个bug,哪个产品,他十秒钟就回你
。
看来今年互联网大会流行
不约饭只“论剑”
。今年大会聚集了数百家中外互联网企业,各界大咖乌镇论道,重点探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网络安全等热点议题,这些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腾讯马化腾:
5G太快了,应该考虑开发VR版微信了
这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每年都有新亮点,比如今年推出了5G商用试点。目前,乌镇的5G试验网已经达到了每秒1.7G的下载速率,比现在光纤的速度还要快,适合VR。
也许未来,乌镇互联网会议会出现大量VR设备。我们也应该考虑开发VR版本的微信了。
高通CEO莫伦科夫:5G带来的机遇远超3G、4G
5G是一种创新的链接结构,它将为所有行业带来互联网收益,其中经济增长和发展机遇都会远超3G和4G时代。更高速、低延迟和更安全的连接将带来创新。
爱立信申宁山: 5G是数字化经济增长新引擎
5G是数字化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将会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与新的用例。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首席执行官洪曜庄:5G将给个人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移动信息技术与各个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目前全球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50亿,预计到2025年将会接近60亿。其中,全球5G连接数量将达13亿,将给个人生活、企业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改变。
小米雷军:预计2019年在欧洲发布5G商用手机
5G时代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觉得IoT(物联网)是个巨大的方向,企业应用服务也是个很大的方向。
预计明年三四月份,小米将在欧洲发布第一部5G商用手机。5G是小米重要的研发方向和领域,这对小米是非常重要的机会。
小米雷军:谁把握住AI 谁就把握住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的机会和作为空间,甚至远超过以前提出的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现在,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谁把握住了人工智能,谁就把握住了未来。
微软沈向洋:数据、算法和计算力是AI发展三大要素
人工智能绝不仅是放在象牙塔里的科研成果,而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人类,造福人类。
第三轮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令全球再度陷入一种技术狂欢。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业务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70%。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数据、算法和计算力,这一轮热潮得以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三个要素已经准备就绪。
TCL李东生:人工智能发展空间广阔将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人工智能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做实业来讲,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就是一个很实在的应用。另外,在产品端,越来越多的更加新颖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会嵌入到产品中。
我相信中国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力,会更多地依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来提升。
好未来白云峰:AI+教育 将老师“解放
”
出来
AI+教育,在技术上有机会将老师从传统的低质量、低效率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更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
华为张平安:
隐私保护和用户体验同等重要
隐私保护和用户体验同等重要。隐私是用户的基本权利,我们要思考怎么能在保护好用户隐私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浪曹国伟:
加强用户隐私保护 需要平台方强化数据管理责任
全方位加强用户隐私的保护,平台方要强化用户数据管理责任,从技术层面防范用户信息窃取,同时要细化用户隐私偏好设置功能,使用户在不同场景、不同隐私下有不同选择。
图灵奖得主惠特菲尔德·迪菲:
互联网安全 我们面对诸多挑战
目前,网络安全问题还有待解决,互联网用户面对很多风险。例如,量子计算就是互联网安全中的一大威胁。部署防量子攻击的密码技术非常重要,这方面的安全工作叫密钥的分配,中国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
网络安全也是人工智能很重要的应用,它所发挥的也是双重效应。
一方面人工智能降低了黑客的门槛。现在很多人会学会做黑客,以后病毒的变种会越来越多,周期会越来越短。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人工智能有助于帮助网络安全的工作。我们可以发现,用人工智能一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安全分析师一年分析数据代码的工作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
维护网络安全 要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
网络攻击是全球、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安全威胁和挑战,目前的防御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是一种后天免疫,就是一定要生病,生了病以后产生抗体。
那么,就必须要调动自体的免疫能力。免疫能力强大以后,吃药打针只是辅助。被动到主动,将是未来防御技术发展的一个主流,拟态防御就是提高自身免疫的一种安全防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