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明宁夏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明宁夏

基层宣讲不妨多些“掰扯”

文明宁夏  · 公众号  ·  · 2025-04-09 15: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都有“掰扯”这个词。一般来说,“掰扯”可以理解为‌分析、辨析‌,就是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例如,“这事儿咱们可要好好掰扯掰扯。”意思就是一定要把道理讲清楚。

基层宣讲面对的是群众,宣讲工作如果不看对象,不了解群众需求,自说自话,隔空喊话,往往是“讲者头头是道,听者低头睡觉”,一通宣讲下来,大家理论没听明白,政策也没听懂。要解决基层宣讲面临的这类问题,多和群众面对面“掰扯掰扯”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在理论宣讲上要有效“掰扯”,首先要放低姿态、平等交流,和群众在同一“频道”说话。其次要做好语言转化,把“文件话”转为“群众话”,用身边事讲大道理;要设置“兴奋点”,激发参与感,让群众从“旁听者”变为“讨论者”,通过问答、辩论,让群众真正把理论政策搞明白、弄清楚。

宣讲者以“拉家常”的姿态,用方言俚语、生活案例与群众面对面“掰扯”,将理论“掰开揉碎”,群众就会感受到政策与自身生活相关联。例如,在宣讲中央一号文件、讲解乡村振兴政策时,如果结合当地土地流转的成功案例,用“一亩地能多挣多少钱”的直观算法,就比单纯强调“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更容易被接受。有时,基层群众对政策的疑虑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比如医保报销比例调整,如果只是宣读文件,群众可能因为不理解计算方式而误以为“政策缩水”。这时如果和群众好好“掰扯掰扯”,用具体数字模拟不同医疗费用下的报销结果,群众可能就会更快理解政策调整的合理性,也会对新政策更加认同。

总之,基层宣讲要多些“掰扯”,是以一种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需求的方式宣讲。“掰扯”的本质,是将宣讲从“传声筒”变为“转换器”,从“我说你听”升级为“我说你懂”。它要求宣讲者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蹲下来对话”的诚意。当群众感受到自己的困惑被认真对待、意见被充分倾听时,政策理论宣讲才能真正入脑入心。这种“掰扯”式的宣讲,或许费时费力,却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可替代的桥梁。(朝阳门工作室 纪泽民)
来源:中国文明网
图片
毛҉毛҉毛҉毛҉毛҉……一大波杨柳絮来袭!

吴忠市:“三个注重”建设好家庭 涵养好家教 传承好家风

破旧俗立新规 为幸福“减负” 中卫市开出良方破解高额彩礼困局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图片

点个赞再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