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毕业生(3):创什么都行,别创业(总第223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6-30 22: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创什么都行,别创业


Q1

很多毕业生选择创业,创业内容也琳琅满目,您怎么看?


杜老师答问实录:


开宗明义,我想说,毕业生不要迷恋创业。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选择创业,失败率实在是太高了。美国有个统计数据显示,非IT行业创业成功者年龄中位数是48岁。

一个22岁或25岁的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为什么会比48岁低?

原因之一: 你不具备创业家的素质 。这个世界对创业家的要求,胜过了一般的企业家。

原因之二则更关键: 在这个年龄时期,你的生产要素并不配齐。 技术、人力资源、资本、行业经验、渠道、市场、品牌等等,如果这些对你来说,大多数是匮乏的,那么你创业的难度会大到不可想象。



Q2

那您认为,什么样的毕业生应该去创业呢


杜老师答问实录:


理论上说,谁都可以跟随创业;但说到牵头创业,那只会是人群中的极少数。这些万中无一的人,也许 具备了创业家、企业家素养 。你如果碰到,可以试试跟随。

如果碰不到,就不要假装碰到,更不要自己代入。

企业家的品质,包括 百折不挠的精神 ,包括 敏锐的嗅觉 ,包括 对资本和市场有特殊的洞察力 ,也包括 对行业有理解和驾驭的能力 体力充沛 人际交往能力强 ,对从事商业活动有极大 热情 ,还有: 公正

鉴于一个人要具备如此之多的品质确实是困难的,所以,往往在这个时候,需要创业团队来完成这些创业素质的集体准备: 一个人具备不了的所有品质,让团队来拼合。

但你得非常幸运,才能在年轻的时候配齐自己的创业阵容,且你们之间有良好的信任关系。

你还得足够明智,为自己找到 在团队里的适当位置 。因为,也许领袖并不是你。

鉴于中国人的气质里缺乏公共信任、团队意识和契约精神,做到这一点,其实难乎其难。

做到了,你就是那个人。



Q3

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创意,难道不应该去践行一次试试吗?

杜老师答问实录:


你有某一项先进的技术,或有一定的行业渠道,或极其精彩的idea。这时,你可以试试。毕竟,今天,政府也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你还拥有政策的优势和良好的大环境,所以可以考虑考虑创业。 但是你在创业之前,一定要先冷静地自我审视:生产要素齐全吗? 应该三思而行的原因是,你也许是一个不能承受未来失败的人。

不要说,“我的想法很绝妙,所以人生不妨赌一把!”更不要说一句“我有青春,有创业的激情”。你还有激情去月球呢,上得去吗?

春天会有鸟鸣,但鸟鸣未必是春天。



Q4

您如何看待工作了若干年之后选择创业的现象?您支持这样的人吗?


杜老师答问实录:


这种时候,其实可能会成功率高一些。工作了若干年之后, 对社会的理解加深了,积累的经验变多了,也拥有了一些人脉资源, 这个时候选择创业要比毕业生可靠得多。

但,依然要看企业家素质,看团队,看生产要素。

毕竟,多几声鸟鸣,依然不一定是春天。



Q5

如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中,大学生不轻易创业,那么,怎么去做才是最佳选择呢?


杜老师答问实录:

上学时,实习时,做毕业设计时,你可以做创意、创新、创造,创什么都行,但别轻言创业。

我鼓励各位“创什么都行”,是因为 未来属于创意时代 ,只有恒久坚持训练自己创意、创新、创造的人,才能真正支配这个时代。

我建议大家别轻言创业,是因为 强身健体与行军打仗还是有区别的 :创意可以个人,创业必须团队;创意只是要素,创业却是系统;创意可以试错,创业不许失败。

我想,上学时经历一下模拟创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你可以通过操作模拟创业而认识行业,认识市场,也认识自己。

按照这一原则,我们 在上学的时候应该努力去实践,努力去接触行业,甚至尝试去孵化一些技术项目,但这仍然不意味着你一毕业就要去独立创业。



Q6

如果有毕业生一定要创业,您对于这些冒险创业的人有什么忠告?


杜老师答问实录:

1、以 自己的所长 (例如创意、技术)去创业,而不是所短(例如资本、管理)。

2、 别拿着父母的钱慷慨创业,这种赌博连勇敢都算不上。

3、认真理解合伙人机制。我前几天推荐了一本书: 《不懂合伙,必定散伙》 ,同类书还有很多。要读懂后再去谈合作。

4、要对创业的领域 有高度而持久的热忱 ,发自内心的喜欢,可能是你在这个领域富有潜能的表征,但也未必如此。我的意思是, 有此真爱,至少可以让你在创业时不那么功利和浅薄,走得慢,反而可能走得远。

5、 懂财务 ,即使你不管理财务。

6、 了解你自己 。我说的不是优点,而是不足。

7、创业者的人生从挫折开始。 你有多强,不取决于有多少侵略性,而取决于你有多少对失败的承受力。

8、充分研究,洞察行业,知己知彼, 三思而后行。

9、 做人的成功,是创业成功的第一步



关于创业的问题,我们搜集了一些创业者、相关学者和网友们的看法。


刘德(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我觉得创业非常像在大学里面的谈恋爱,短期的记忆是痛苦的,长期的回忆是美好的。创业就是这样的,创业过程中每天都是痛苦的。只有你退休以后,坐在家里回想起来你还做了一件你非常想做的事情,这个事情对社会有意义,那是美好的回忆,这就是创业。


刘磊(日事清创始人):

我想绝大部分创业者一开始都只是抱着发大财的美梦才选择了这条路,但当创业久了以后,你突然间意识到:原来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那种工作的成就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们创业,归根结底做的也是一门生意。但这生意他不只是一个赚钱或者不赚钱的买卖,更是生活的意义或者生命的意愿。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都必须为了你所希冀的那个愿景去奋斗,唯有此,才能帮助你在最困难的时刻矢志不移的坚持下来。也许穷尽一生,我们也做不到李嘉诚的成就,但对于这一次宝贵的生命来说,至少那份无与伦比激动人心的创业旅程,是自己老了之后无比珍贵的回忆。


宣洁(光谷创业咖啡执行总经理):

“曾经有人质疑大学生创业是一场难以持久的运动,但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过去不少人参加创业比赛的目标是为了加学分、保送等,现在比赛只是创业的起点。尤其是处在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发展的时代,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学校论坛88(知乎网友):

回想当初(刚到北京)的那段日子,潮湿的地下室让我浑身是痘,而且每夜还伴随着吵吵闹闹,令人几度失眠,真是苦不堪言。这样的日子过了有一年,虽然工资有上升,但是感觉物价上涨也很快,日子还是那样的苦。在09年6月份的时候吧,狠下决心要自己创业,便不顾一切的辞掉了工作,义务反顾的加入到创业人群当中。


Peterzxd(知乎网友):

其实最需要的无外乎是心理上的能力,(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等。无人理解,同时还缺钱缺人手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踏上了创业的第一步。


赵北平(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院长):

大学生创业的意义,不仅是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也在倒逼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转型:“要改变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自由发展,勇敢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 欢迎您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 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 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 范雨素的意义 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 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 科恩的诗、歌和人生 乌尔班尼的牺牲 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 丁龙的馈赠与追问 崔永元变了吗


视频: 杜课导言 孤独 新闻理想 父母与子女 大学规划 校园霸凌 变形


文字: 《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 雍园记(全) 庆典无言 “作女” 我们本没有资格纪念屈原 寄小读者 媒介变人形 证婚词 两百期寄语 人文 论八卦号的倒掉(一) (二) 你的本意是什么 杜课的聚会 不可实现的幸运,就让它消失吧 如何报道极端暴力事件 张悦然:青春消费时代的逆行者 给父亲的十一首诗 | 杨绛的“不争”到底是什么? | 咸鱼同学你想多了 聆听这“失落的一代” | 新华社不像新华社了吗? | 少室山上那一拜 寒门高考 坏老人 李嘉诚对你说了什么(杜课评注版) | 毕业生(1):你到底需不需要读研? | 毕业生(2):你是一个怎样的职场新人?


音频: 一诚天下动 罗尔事件 青春


元能力养成: 敬畏 反思| 宽容 | 钝感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萌萌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热门视频集汇  ·  保存好一个人看,别不好意思
8 年前
热门视频集汇  ·  娶个媳妇难,火了!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