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齐俊杰看财经
齐俊杰老师的自媒体阵地,齐老师说财经其实就是这么点事,之前没听懂,是他们表达有问题!在这里您和财经之间再无障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大S病史曝光,将在日本火化,日本流感病例超9 ...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3 天前  
贵州药监  ·  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  3 天前  
贵州药监  ·  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  3 天前  
凤凰网财经  ·  史上最强春节档,谁家口碑崩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齐俊杰看财经

《生意的本质》如何构建商业模式!手把手教你赚钱

齐俊杰看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05 08:35

正文

生意的本质 1:如何构建商业模式!手把手教你赚钱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我们有段时间没有关注商业了,今天找来一本关于商业模式的书,叫做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这本书重点探讨了商业模式的构建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你到底该如何赚钱,业务怎么走,交易如何形成闭环。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周宏骐,他在10年间,实地调研了2000多家企业,特别是短期能够实现指数级增长的那些独角兽企业,和一次次穿越经济周期的,常青型企业。总结出了一些构建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所以书名就叫做生意的本质。也就是告诉我们,这本书主要就是讲方法论的。而且不是讲管理,而是讲经营。周教授认为,很多企业的问题,其实就是经营问题,说到底是你没找到赚钱的商业模式,而并不是管理问题。那么这个东西如果搞不清楚,那么自然企业也就搞不好。对于我们做投资来说,其实企业的商业模式,更是尤为重要,你的用户在哪,钱从哪来,为啥这个事只有你能干。这些都是穿越周期的关键。一个公司开始垮掉,往往都是从他的商业模式,落伍于时代开始的。

作者自己说,他之前非常佩服吉姆柯林斯,写出了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两本著作,而他的研究跟柯林斯不同,柯林斯讲的都是大公司的运转特征和管理之道,而他要讲的是生意,提炼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以及思考商业模式的迭代方法。尽量为企业赋能。也就是说,他做的事,不只是提炼特征,而还要最后返回企业,再去指导实践。

他在拜访很多企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个难题,企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用很长时间,都无法把自己的生意描述清楚,更不用说介绍企业的商业模式了。甚至会反问,商业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商业模式。其实商业模式,就是你经营生意的方式。也就是你发挥什么优势,组建什么样的队伍,提供什么产品,卖给怎样的客户,与什么对手竞争。这五个问题,将决定你的企业成败。很多老一辈的创业者,颇有草莽特色,他们觉得,生意是干出来的,先干起来,然后慢慢调整。不断试错,逐渐清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么去创业没问题,因为需求旺盛,物质相对匮乏,竞品不多。但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你再这么干,就很难获得成功了。所以一些关键的问题,还是要事先想清楚,这样才能少踩坑,少走弯路。

作者给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构建生意=确认商机+设计业务+组建团队,所谓确认商机,也就是先确定一下, 到底有什么生意可做,之后设计结构,搞定工作流程,再然后就是设计交易结构和方式。绑定你的业务伙伴。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公式,对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比如五菱宏光他的商业模式当中的定位设计的非常好,把中国制造控成本的方式发挥到了极致,用山寨的钱,好歹买一个品牌货。而可口可乐的业务系统,非常高效,让别人做重的业务,而他自己做的很轻因此很容易在各个国家去找合作伙伴,并且快速的复制。比如在中国,他就找了两家合作方,一个中粮一个太古,那些工厂,物流,销售网点都是中粮和太古提供的,而可口可乐只提供模式。

谈到商业模式的时候,其实重点就是因地制宜,看看你手头有什么资源,你说我也要复制可口可乐的模式,让那些大工厂给我打工,那就想的有点多了。还是应该多想想,哪些事能够跟你本人结合,能在你身上具体落地。也就是得想想,为什么这个事必须你来做,别人做不了。

下面我们进入本书,看看商业经营的基本思维和逻辑,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一个人有没有生意头脑,那这个生意头脑到底是啥。其实就是善于发现商业资源的能力。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好像啥都没有,那对不起你应该不是做生意的料。别勉强自己,踏踏实实去打工。真正做生意的人,随时随地都能迸发出一些点子,他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换钱。这才叫有商业头脑。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孩美国大学毕业,他的同学父亲创造了一个卡通形象,小顽犬,很受欢迎,于是他们商量好,成为这个卡通形象的中国代理,拿到这个商业资源后,他有两条路,1是卖给一些服装厂,收许可费,2是做自己的品牌IP。显然第一条路很容易被山寨,所以他决定做第二条路,放大这个IP的商业价值。接着他找设计师,以销售分成的方式,规避前期巨额的投入。接着又找那些同学,朋友众筹资金。还把产品在网上做产品众筹的预售。经过他一番折腾,把这个IP带火了,自己也赚到了第一桶金100万元。他把这些钱又都投下去,持续制造内容,拉高人气。找国内知名品牌合作,开发联名款。

但是跟大企业的谈判,是比较艰苦的。所以这个男孩一直在分析自己的关键资源,到底是什么短板又是什么,他发现在即不擅长营销推广,而这恰好是品牌方的优势,可以迅速铺货4000多家门店。那么合作之后,就相当于优势互补,双方谈下来利润分成的方式,先做5万双联名款的运动鞋。他随即瞄准一线城市的50家门店,销售要缴纳10万保证金,于是他快速回笼资金500万,然后都投到了小红书和抖音上,形成了流量广告推广。最终形成了爆款销售。

作者通过这个例子,来给大家解释,如何从0到1的构建生意。从一个模糊的商机出发,通过有效运用经营思维,和生意构建逻辑,启动一门生意。并且最后形成商业路线,落地执行。这个就叫做商业头脑。他不光看到了资源,也看到了路径。最终让变现成为可能。

那么此时大家可以接受一个灵魂拷问,你是一个生意人吗?老齐之前也这么问自己,当年我们在做主流媒体的时候,也一直希望有个生意人,能给我们一些生意思维,但当时接触的并不多,更多是一种体制思维,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官媒当中,大家总在思考,怎么做能让领导满意,而没人去想该怎么赚钱,直到去了互联网。才逐渐产生了生意思维。也知道了一个公司,如何从无到有,每个业务到底该怎么赚钱。这对于未来创业,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人出来自己创业的很多,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是体制内,直接出来创业的,数量非常少。即便有,中间也会经历几个跳板,比如像老齐这样,先到互联网,然后再创业的。确实大家思考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那么下一个问题,生意做成什么样,才算是好呢,非要做成李嘉诚那样?还是能赚钱养家就行。其实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取决于创始人的进取心。大生意都是从小生意做起来的。比如之前王健林就说,就赚1个亿,赚到了就退休。后来没过几年就到了,他又改了,赚10个亿,10个亿就不干了,结果又实现了,此时他就收不了手了,只能继续往下干 后面百亿,千亿,你盘子做的越大,就越是难以停下来。所以生意一开始,都是人找事,后面就是事找人,有太多的业务,会推着你走。在解决公司的各种业务的时候,慢慢演化出新的业务模式。

作者说,初级经营者往往专注于买卖和贸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腾,但是高阶经营者,则更多地专注于品牌和企业。重视技术壁垒。所谓商业头脑,他也有一个公式=商业思维+生意构建逻辑。什么叫思维,这就是人和人思考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比如沙漠里,你口渴难耐,但是突然发现了半瓶水。有的人则会不停的抱怨,心生不满,也不敢现在就喝,怕后面找不到水源,结果被一阵大风吹走了,最后干渴而死。而另一个人则会马上喝光,他坚信后面能够找到更多地绿洲。这就是思维不同,行为方式迥异。这也让老齐想到一个梗,说父母买水果,总是在里面挑烂的和快要烂的先吃,等把烂的吃了,好的水果也变烂了,所以永远在吃烂水果。

作者也举了一个例子,谢平谢涛,两兄弟,工厂改制双双下岗。家里人帮助下,给了他们一个小煤矿让他们各自经营。弟弟谢涛属于勤劳肯干的,他每天挖煤,然后到镇上去换钱,而哥哥谢平则一直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那么他会有怎样的方式开发这个小煤矿呢?

本内容节选自《生意的本质本书正在知识星球播出
本书内容,只免费播出一集
近期我们还播出了如下书籍:
《价值投资 :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一本书讲清楚!股市的估值问题

《学会提问》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下的独立思考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