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同行的人,比我们要到达的地方更重要。
导读
就是这个巴芭拉,十八岁那年向父母宣布:"她既不是个基督徒,也不愿当个基督徒。"她想要的就是自由与无拘无束,她要脱离父母、教会的约束。她认为她想要的快乐只有离开家庭和基督教的信仰才能办到,因此她选择甩掉父母和父母的信仰,踩足油门,往她所心仪的逍遥世界飞奔而去……
爱的内涵比我们能想象的更深。如果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盲点,从来不曾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本相和他人的本相,并实际地连于那爱的源头,我们就无法认识和体验真爱的本质、深度以及超越。
时下有许多年轻人相信,人生最不幸的事是不快乐,而最不快乐的事情则是平淡带来的烦躁,许多年轻人几乎是以宗教的热情接受这种观念。所以一些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寻找各种新鲜和刺激的花样来消除这种平淡的烦躁。巴芭拉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个牧师家庭的第四个孩子,从小接受基督教的价值观长大,参加儿童主日学,十六岁加入教会,信仰告白时诚恳地谈到基督对她的意义,以及基督如何改变了她的生命,她的见证生动有力,并且因为她在人前活出了真实改变的样式,她的同学"吉儿"被吸引也成为了基督徒。
就是这个巴芭拉,十八岁那年向父母宣布:"她既不是个基督徒,也不愿当个基督徒。"她想要的就是自由与无拘无束,她要脱离父母、教会的约束。她认为她想要的快乐只有离开家庭和基督教的信仰才能办到,因此她选择甩掉父母和父母的信仰,踩足油门,往她所心仪的逍遥世界飞奔而去……
在那一刻,对巴芭拉的父母,约翰·米勒夫妇来说,好像天塌下来了,他们感觉愤怒和惧怕,也觉得被羞辱和背叛了。他们迫切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等天一亮就会消失。然而这只是他们面对自己本相和巴芭拉本相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八年漫长历程中,他们体会到了"爱一个使你心碎的人"是什么滋味。
约翰·米勒说,"知道事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可是事实就是事实,一旦知道就必须面对"。他发现,家人虽然彼此相爱,但通常爱的不是对方的真我,而是他们为对方创造出的理想形象。但上帝的爱却是坚韧的,祂爱的是人的本相,祂的爱是真诚的、忍耐的、不改变的。这个受伤的父亲决定以上帝这种无条件的爱来爱自己的女儿,饶恕巴芭拉对父母的冷酷、怨恨和疏远,爱巴芭拉不可爱的本相,并接受巴芭拉是个非基督徒的新定位;他和妻子也反省自己的错误,决定向巴芭拉道歉,承认他们在教养巴芭拉过程中有许多不当之处,承认他们过去作为父母对她的内心真实需要关注的不够,并且许多时候是在控制她外在的行动;最后他们还开始尝试尊重巴芭拉的选择,不再干涉巴芭拉的行为,完全让巴芭拉走自己的路。
但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对道德意识敏感的基督徒父母来说,这简直像是判了死刑,他们不是憎恶自己叛逆的孩子,就是被恐惧和绝望抓住,认为自己的孩子无可救药了……
约翰·米勒也在书中描绘了这种爱莫能助的深深心痛。当巴芭拉第一次短暂的婚姻破碎时,这位父亲伤痛不已:"我们觉得巴芭拉对着危险直奔,我们却无力阻挡。我们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就像一个噩梦,你在梦中看见一个人预备跳伞,等她往前跳出飞机时,你忽然发现她没戴降落伞。你想大声警告她,却叫不出声音。你用尽力气也叫不出一点声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粉身碎骨……"其实在巴芭拉的婚礼上,这位父亲语重心长地讲道曾经打动了不少巴芭拉的同学,他说:"婚姻的成功在于彼此与对方能够合一。把合一当作理想很容易,而人的难处却是没有能力落实这个理想,婚姻的失败往往由于我们难以接受蜜月后的现实,这现实就是夫妻俩都有不同的意志,而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都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思行。所以我们需要我们之外的一种大爱来介入、净化和重整我们。如果没有这种来自上帝的大爱的介入,我们对于合一和爱的期望会成为一种达不到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压力和忙碌中很快就会消失。"然而被激情控制的巴芭拉只一心要不惜一切代价的追求快乐,完全不要来自神的大爱,她并没有接受父亲所教导的"没有比为了自身快乐而牺牲他人更能让人不快乐"的道理。结果她的婚姻很快就走到了尽头,但骄傲而没有安全感的巴芭拉根本不肯承认婚姻无法带给她满足。在她的脑袋里,上帝和愁苦是同义词,她希望离上帝越远越好。
父母不再挣扎去影响巴芭拉什么,而是为巴芭拉祷告,承认他们在这事情上无能为力,求上帝在此事上动工;同时他们全家及教会都向巴芭拉表现出真诚的、饶恕的爱,完全按照巴芭拉的本相来接纳她、帮助她。
等待上帝动工的过程是煎熬的,约翰·米勒说"祂让我们的爱被人忽视,被人视为理所当然,祂把我们的梦想放在一边。"后来却又醒悟到真正的爱是经得起考验的,即使对方不接受,仍然还要坚持下去。也再次看清以往所认为的爱不过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肤浅的爱。但上帝要我们活出的爱是肯付代价的爱,是坚韧的、日复一日的爱。而这段时间也成为约翰·米勒生命中的一个高潮,他逐渐成长为一个熟练的牧师,一个不仅能谈论爱,更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活出爱的牧师。在等待和坚持中虽不免有许多难言之痛,却也同时经历到上帝的奇妙恩典。
而巴芭拉呢?她认为自己的生活一直缺乏乐趣、刺激和物质享受,所以一头扎进了她所向往的极乐世界,喝酒、吸毒、辍学、结婚又离婚、与人同居,换了许多住处、到处旅游、拥有大房子和整柜子漂亮的衣饰、拥有好几辆豪华汽车和十六只猎犬等,最终却发现享乐主义不能使她快乐,甚至不得不跑去看心理医生,然而也无济于事。于是她变换方向,选择继续读书,后来在斯坦福大学拿到了政治学的硕士学位,并参与"新美国运动"这个社会主义的女性运动团体,结果再次失望。之后借着一个"自我提升"课程,终于认识到总是把错误归咎于别人、不肯自己负起责任并且习惯于撒谎的个性,才是导致她不快乐的根源之一,而这些外在的喧嚣、成功和拥有也并不能改变她内里的不快乐。最终,她还是在父母所信仰与实践的舍己之爱中找到了她一生所追寻的方向,重新成为一名基督徒,她后来的丈夫也成为一名牧师。
巴芭拉终于与父母和好,当父亲请求她原谅时,父女俩抱头痛哭。巴芭拉从小崇拜父亲,后来长大一点时发现原来父亲也是不完美的,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很失望很愤怒;她也对父母的争执相当不满,认为父亲应该对母亲由争执引起的病痛负责。而当父亲这样坦诚的面对真相,愿意认错并道歉时,巴芭拉埋在心头多年的积怨终于冰释。而后父亲也说,"巴芭拉,有一件事我们不必讨论,不过我想让你知道,就是我也原谅你,原谅你对我一切的怨恨和不满。"这让巴芭拉第一次意识到父母也有情感,也像她一样会受伤,认识到父母也是很有人性的,而她也同时感受到父母接纳了她的本相,而不是他们期待中的她。在这样的认识与接纳中,巴芭拉终与父母破镜重圆。
在敬畏上帝的基督徒那里,苦难只是化妆的祝福,引领人更深的认识上帝、认识自己。"我们经过水火,祂却使我们到达丰富之地。"《ComeBack,Babara》这个真实故事让我想起圣经中的一句话:"……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马书8:28)
作者:Sarah 回来吧,芭芭拉读后感
转自:"忠心好管家"
李晓明律师在北京
✟ 一个基督徒律师的思考与见闻 ✟
新浪微博:@李晓明律师在北京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言9:10)
长按上方二维码,与✟李晓明律师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