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企业正在经历时隔一年以来最快的一轮景气恢复,也影响了宏观指标超预期。
现象:规模以下工业生产明显恢复,贡献Q1 GDP超预期。统计局月度公布的工业增加值为规模以上口径(年收入2000万以上企业),市场以此拟合GDP容易形成错误的宏观预期。尤其是在近三年小企业经营状况大幅波动背景下。一季度整体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升,主要源于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增速录得近年来最强反弹。后者由23Q4的-1.4%大幅回升至24Q1的5.2%,达到2022年以来最高,相应支撑一季度GDP增速明显超市场预期。
原因:小企业需求、库存、价格均好于大企业:
1)出口:出口改善是Q1亮点,小企业更是好于大企业。一季度出口明显反弹,且全口径出口表现明显好规模以上出口交货值,显示小企业出口好于大企业特征。而从行业来看,今年一季度出口表现明显改善的也主要为小企业较多的行业,譬如纺织服装轻工制品等。
2)内需:限额以下零售时隔一年首次明显改善。限额以下零售增速一季度明显反弹至4.4%,近一年首次超过23Q1时高点。
3)库存:规下工业与零售商补库存,弹性大于规上工业。一季度GDP全口径库存拖累明显收窄,测算收窄的程度比1-2月规上工业库存高出接近6000亿,显示规模以下与终端批发零售业库存指标回升。
4)价格:小企业价格走势好于大企业。小企业PPI同比高于大企业。即使剔除基数观察绝对价格水平,小企业也仍好于大企业。
展望:出口回升与小企业库存改善,将继续支撑小企业景气。发达国家去库存结束本身即可支撑我国出口环境,包括消费品与中间品,本质上在于发达国家自全球的进口增速(-4%)向自身需求增速(+3%)回归统一的过程,而无需补库存(进口大于消费),这将对小企业景气继续形成支撑。此外,规下工业与终端贸易商库存指标回补,也对相关领域景气形成支撑,服务业投资已在改善,或也是预示线索。
结构:小企业不仅局限于下游,关注中上游小企业增长。根据规模以上工业在全口径工业占比数据显示,从绝对水平来看,下游小企业占比较多,譬如纺织服装等等,但也不仅仅是下游,中游如交运设备、印刷业、木材加工、金属制品等小企业占比也较高。而从边际变化来看,观察全口径工业增速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差异来衡量集中度变化,下游呈现出更明显的集中度上升格局,譬如计算机电子设备、食品制造业等等。而部分中游反而呈现更分散(小企业增加)的格局。譬如上文提到的印刷业、橡胶塑料、非金属矿采选等等。
风险提示:房地产形势变化,内需恢复不及预期,数据统计测算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