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讨薪二字总是和民工、年底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可没曾想到,网络水军也会有讨薪的时候,这可是原本生活在阴暗的灰色世界,不怎么可以浮出水面的职业啊!故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孤芳不自赏》又上头条了
被“抠像”等负面新闻缠身的电视剧《孤芳不自赏》,昨天又一次因为奇葩事件上了头条。昨天,在新浪微博、豆瓣论坛等多个社交网络页面,集中出现“《孤芳不自赏》买水军刷好评赖账不给钱”的评论,并在该剧的官微下强势刷屏。一时间,《孤芳不自赏》剧方被网络水军讨薪的“趣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国产剧在宣传营销中买水军、刷分刷流量刷口碑的业内潜规则,也就此变成“明规则”。
《孤芳不自赏》自开播以来,曾因抠像问题备受争议,在社交网络遭遇口碑差评,如今又身陷“讨薪”风波。
剧方说自己是冤枉的
《孤芳不自赏》片方坚决声称,不曾买过“水军”,与对方没有接触。其官微昨天下午暗示,该剧在已经不对同档期电视剧构成收视威胁之时,还被水军“黑”,多半是某种原因之下的恶意攻击。
不过这样的声音似乎有点越洗越黑的感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水军”的结算方式并非提前预付全部款项,在项目预算较高或者同时雇佣多家“水军”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付款。这次“水军”在网络讨薪,多半是因为欠款数额巨大,而买方一直拒付,“水军”方面迟迟收不到尾款,才公然走到前台来讨薪,“据估算,这笔金额的数字应该不低于30万元。”
真的很赚钱的网络水军?
现对于《孤芳不自赏》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大多数吃瓜群众表示并不关心,其实所谓不低于30万的费用才是人们关注的核心,包括小狮子在内的编辑,第一反应就是——干水军还真赚钱啊。
的确,一直以来网络水军兼职日新百元甚至千元似乎不是什么秘密,但真的有这么高吗?显然很难,尤其是处于底层的执行者。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水军行业已经相当发达,从微薄、微信等社交媒体刷粉丝,到微信图文点击率、微薄点击率、评论、豆瓣、京东、淘宝评论等等,都能见到水军的身影。而根据不同的事项——比如定制化评论、僵尸粉评论等等都会有不同的收费。比如新浪微博中的报价通常为每100条收费30元,而微信严打时一个100个粉丝的价格一度飙升到三五十元。
所谓执行者并不赚钱是因为最底层的执行者并拿不到这个价格,经过层层剥削后,到他们手里的钱比报价少了许多,而且一天什么都不做,就不断在QQ、论坛接任务,也就几十元钱,费神费力还不一定能拿到钱。之所以感觉水军非常赚钱是由于每笔业务的总金额,通常一次热门营销事件需要全网分发,海量的任务堆积起来这样的总价,让人们觉得水军很赚钱。当然,处于食物链追顶端的任务分发者的确能依靠关系赚不少。
网络垃圾和泡沫的制造者
近年来,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让电影、电视剧等行业成为金矿,巨大的利益也催生了刷票房、刷评论甚至雇佣网络水军互相攻击、捧红自己的畸形营销行为,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制造各种虚假信息,混淆视听的同时,攫取了不少经济利益。
俗话说得好,烂泥扶不上墙,即使依靠水军取得短暂的营销成绩又能如何呢?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投资方、消费者心理都有一杆秤,东西不好没人愿意买单,赚不到钱的片方,最终恐怕还真找不到钱去弥补水军的费用。
水军能不能拿到薪水这个不好说,毕竟已经流水化的水军业务真的丢掉这30万恐怕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毕竟要参与分钱的人太多太多,摊下来每个人的损失并不大,而从法律角度讲,即使是真雇佣了,恐怕也得看具体的事项和合同约定了,这点,似乎不是你我应该操心的地方了,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将关注点放到产品本身身上。
电脑报新媒体:张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电脑报新媒体矩阵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