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懂懂日记
懂懂QQ:2361456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化学  ·  印尼首个纯碱项目落地!Pupuk ... ·  2 天前  
新闻在线  ·  警惕!春节剩菜,吃它比吃剩肉风险更大! ·  3 天前  
笛扬新闻  ·  今天起,柯桥人请步行1小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懂懂日记

JUST DO IT.

懂懂日记  · 公众号  ·  · 2019-01-03 00:00

正文

在三亚停了两天。

第一天停的有些莫名其妙,就是到达酒店后,告诉大家自由活动,但是酒店离三亚市区还是有些距离,多数人还是选择继续待在酒店里。

就这么白白的浪费了一天。

浪费也有好处。

就是容易引发情绪,有情绪就会开会……

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就是这场骑行到底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德佳建议,全选五星酒店。

他对住比较挑剔。

意思是,若是觉得费用高,每个人可以再补费用,这个无妨。

我也有想法,但是我不会提的,因为我参加这场骑行并没有交费,本身就是蹭吃蹭喝,乞讨模式。

我内心的建议是让每个人一个房间,酒店不一定非要五星酒店,可以立体式体验,体验一下小旅馆,体验一下七星酒店。

为什么要每个人一个房间?

每个人都有工作,需要独处,需要处理。

最简单的一点,几乎人人都带着电脑。

还有啥呢?

就是私下聊天时,我采访众人,就是平时你们出差,是自己住还是跟人一个房间?

几乎,全部是自己住。

我也是。

我不喜欢跟别人一个房间,哪怕是女的。

北方人对这些还不是特别在意,南方人特别讲究,哪怕是男生相处,也会小心翼翼,晚上睡觉还要穿着睡衣,哪像我们?到了房间里就光着膀子,南方女生到北方来上大学,一进澡堂,崩溃了,我靠,全是光的?不仅仅光的,还有大妈过来问:咱俩相互搓澡不?

瞬间崩溃。

继续回到这场骑行。

我提了三点个人建议:

第一、应该再增加一辆保障车。

现在是24人共用一辆保障车,而我们的骑行队伍长度要在10公里以上,第一梯队到酒店了,保障车要过去送行李吧?往往是这样的,保障车送行李以后,就不再去照顾骑行队伍了。

那后面的骑友就觉得没有安全感,没人照顾。

例如有一天,第一梯队是下午3点到达酒店,第三梯队是晚上7点还在骑,关键是什么?所有人都忘记了还有第三梯队,压根没想起来,是第三梯队在群上问导航信息时,才想起来,原来还有一拨人没有到达。

又派保障车过去接的。

你要这么想,几个人,本身就是体力最差的,天又黑了,几个人又走错了路,越骑越难过,你们竟然遗忘了我们。

上次我参加环湖赛,下雨,骑了13个小时,晚上9点多了还没到终点,很绝望,当时我们一行三人,属于末尾军,后来遇到一辆私家车,这辆车开着远光灯一路把我们护送到了终点,特别温暖,到终点时,司机兄弟说了一句:我也是一位骑行爱好者。

所以,应该配两辆保障车。

一辆负责全程护送的。

一辆负责外联的。

包括提前熟悉线路、订酒店……

这个意见,最终没有被采纳,可能是从成本考虑的吧,实际上,24人使用一辆保障车跟没有保障车是一样的,全程几乎见不到保障车。

第二、应该聘用一名摄影师。

其实不需要给钱,义工模式即可,我跟大志提过,其实组织活动可以使用大量的义工,同吃同住即可,例如每个义工照顾六个人,只需要四个义工就可以了,每个人都觉得内心是暖的,现在整个团队只有你自己是服务者,关键是还经常找不到,那就让人觉得整个活动没有温度。

于是,当天就发了朋友圈,招募一名摄影师,报销机票,管吃管住,直飞三亚。

有人,接着赶来了。

第三、应该分组行动。

过去,也分过组,象征性的分成了两组,一组12人,平时吃饭坐两桌,但是呢,这样的组太大了,没有意义,大家没有归属感。

我的提议是选六个种子选手出来。

然后,匹配队员进去。

每天都调整。

四人一组,以四人为团队计算成绩……

四人在路上一起吃,一起喝。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而且是密集接触,因为团队之间有排名赛,那么就有了紧迫感,而且四个人是计算成绩最差的那个,就需要有团队精神,不至于不管不问。

最关键的一点是。

四个人在一起,很容易聊正事。

三亚的第二天,我们移居到了另外一家酒店,靠近南山与天涯海角,还是蛮漂亮的一家酒店。

我们要在这里搞跨年宴会。

等于从三亚东跑到了三亚西,30公里。

两天骑了30公里。

我个人还是觉得时间有些浪费,因为我属于比较热爱骑行的,我觉得若是出来骑行又不安排骑行,那就太没意义了,表面上是让大家逛逛三亚,实际上呢?

大家都窝在酒店里。

处理手里的业务。

也都想家了。

德佳跟我交流了一下,意思是大志若是再做骑行,怎么也要收费49800元起,要让大家去体验从未体验过的,例如七星酒店要住一晚,例如可以上上船,甚至可以去趟三沙市,5000元/位的龙虾大餐也要体验一下。

这都是人生突破。

我基本认同。

也许是因为我存在的缘故,大家没有抱怨的,至少没有当面抱怨的,私下里可能也会觉得酒店差点火候,住惯了五星酒店很难接受这些普通的酒店。

除了偶尔会会客,我几乎不出门。

在房间里写写文章,看看书……

出去骑了一圈车,路上骑行队伍太多了,各式各样的,甚至有一些专业车队也在三亚训练,遇到了一位老者,骑的还不慢,我们俩并骑了一会。

我问他年龄。

他说,我是35年出生的。

看着真不像。

老家是山东的,跟老婆在这边过冬,他每天坚持30公里,热爱骑行,从装备档次来看,还是个发烧友。

我们俩合个影。

我感叹,当我84岁的时候,我是否依然能骑?

关键是,能否依然还在。

我调侃他,这个年龄了,别的还能骑不?

他笑了。

路上,我跟了几次比较专业的车队,我感觉自己这几年的训练是有效的,基本能跟上节奏,2011年我来环骑海南,理论上当时更年轻,但是感觉那时每天都是疲惫的,崩溃的。

而现在呢?

我压根没有骑车的感觉。

哪怕到一个赛段的终点,我也没有疲惫感,倘若只骑行六七十公里,我衣服都没湿……

在开过会议后,大志做了两项改善。

一是招募了摄影师。

二是实行了小组制。

从三亚出发到西线,我们就采取了小组制,整个节奏接着就变了,每个小组都很用心,要有战略、战术,平时需要七个小时的行程,4个小时就完成了。

我们组骑了正好4小时。

我们第三名。

实际上,应该是第二。

因为第二队的队长落队了,落到了我们队伍里,最后1公里,我问他要导航数据,他不给,意思是我们把他超了。

那,我们只能跟在他后面。

最后500米,看到了终点标志,我们全力冲刺,我们朝前冲了,但是终点是需要右转一下的,我们错过了,而他有导航,走对了,算是让给了他。

我们是第三名。

这个名次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队的女生当天没有穿骑行裤,前50公里是没有问题的,后面几十公里她总是站着骑,屁股疼得受不了。

那我只能要求放慢节奏。

这不是主要原因。

是从出发时,我就没有拿冠军的欲望,三个队友轮流领骑,我收尾,我还嫌他们骑的快,因为前面冲的太急,后面就没力气了,这玩意核心是匀速。

路上,我们跟中山梦幻车队又遇到一起了,聊了一段。

也耽误了一些时间。

这些都是次要的。

最核心的是,我们第一个选择了吃午饭,因为正好遇到了一家沙县小吃,于是我们就决定休整,吃饭。

耽误了接近40分钟……

另外,在补水点,我们又吃了几个椰子。

而冠亚军都直接取消了午餐,全力赶。

很有意思。

我们这一站是一个乡镇。

在乡镇最好的酒店入住,当然最好也只能跟汉庭差不多。

冠军队伍没吃午饭。

他们去了20公里以外的乡镇吃海鲜去了,实事求是讲,他们拿冠军我是比较惊讶的,因为他们队里有个拖油瓶,海南姑娘。

他们应该是三个人合力推着海南姑娘。

目的就是给她一个惊喜。

董哥不是承诺给你一个冠军吗?但是他没有做到,但是,我们能做到。

海南姑娘高兴的手舞足蹈。

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一直都在我们后面,什么时候超过去的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

晚上,我们小组一起吃饭,看冠军小组嘚瑟吃龙虾,那我们也去吃,说实话,我是比较害怕这些小渔村的,宰人不眨眼。

全国都一样。

日照、青岛,都如此。

当年我去田横岛,那跟抢没区别……

贝壳,你以为是一盘的价格。

结果,是一只。

没有滴滴,没有出租车,只有那种非法改装的摩托车,改成了偏三,妇女在开,类似北方的小蹦蹦。

一次可以坐三个人。

问,去这个地方多少钱?

答,35。

好……

开到了一半,突然说自己后悔了,没想到这里这么远,要求加10块钱。

无所谓了。

加就加吧,反正当体验着玩。

当时,我是给她看过导航的,我以为她知道目的地了,结果她把我们放到了镇政府门口,意思是导航就到这里。

我跟她解释了一下,我们不是到这里。

她的意思是我说的要到这里。

我说,我到这里来干什么?我是来吃饭的。

送可以,但是要加钱。

我说,你把我送去再说吧。

其实,一转弯就到。

我没有现金,她有收款二维码,她本人长的乌黑,不是很漂亮,但是二维码上的照片非常漂亮,我就调侃了一句:哇,你年轻的时候这么漂亮?(其实应该是个明星照)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

我问,多少钱?

她说,45。

我给她转了,开心的走了。

到了海鲜店,我先看了看价格表,我觉得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一只龙虾380元,我们这些体力劳动者,饭量惊人,一只龙虾咋够?

怎么不要再来只螃蟹?再来条鱼?再来几个点缀菜?

冠军队正在准备撤退,他们已经吃饱了。

我委托海南姑娘帮我点菜,因为她会说本地话,好沟通……

我问队友,龙虾咱要不要吃?

队友的意思是,要。

反正大家都属于不差钱的,我组里这四个人,单纯从收入而言,我算是最弱的,做女装的小胖去叮嘱了一下,意思是都要。

每人一份。

我的意思是咱AA,公平。

小胖的意思是A啥,他请了。

另外一个做观赏鱼的兄弟的意思是他们三个人A,董哥不用参与了,问我可以不?

我说,那肯定可以。

冠军队的东哥在我们旁边起哄:龙虾一定要点,否则会让我们以为你们吃不起,另外点主食的陋习要改……

最后,小胖买的单。

我们给他A,他不要。

席间,我也给大家讲述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夺冠军。

因为,我觉得安全更重要。

就是把节奏放慢,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在后面可以时刻观察着你们三个,我随时可以喊着。

一旦节奏放快呢?

容易出小插曲。

回酒店,我们打不到车了……

我们几个坐皮卡斗里,回酒店,他们的意思是让我进皮卡里面坐,我说我更喜欢斗,我本身就是皮卡迷,把里面的位置让给了女生。

德佳他们也在,我们在斗里听着音乐,吹着牛B。

突然聊起了一大遗憾,就是没有在三亚住一晚七星酒店,然后大家就撩拨起来了,要不,今晚去?

接着就在网上查房源。

价格从3500到5200不等。

我们已经离三亚100公里了,需要坐车到三亚,住到凌晨6点就要再返回,继续骑车……

我现在慢慢地懂他们了。

过去,我觉得他们都是在胡作。

钱不好好攒着,就知道挥霍。

其实从内心而言,这些都是突破,经历过,也就放下了,别的东西我感触不多,路上我遇到的骑行队伍,有人可能赞叹车子真好之类的,或者一问车子价格,感叹,哇,这么贵,我什么都不说,因为我觉得太稀松平常了,我有我们本地第二贵的车子,我都没炫耀过,关键是我不止一辆,哈。

德佳跟我讲,你看,为什么今天队伍推进的这么快?就是因为大家有了奔头,有了荣誉,损失越大,动力越大,若是每天让倒数第一队请第一队吃饭,并且吃饭地点由第一队来选,那么整个队伍会更快。

人都是有无限潜能的。

你很难想象,这一群柔弱的女生,能连续骑上百公里,而且全程几乎是匀速的……

我觉得德佳是有大智慧的。

只是写目前还是他的一个短板,他有100分,但是只能输出60分,而我恰好相反,我是只有60分,却能装出100分。

这些日子,N多妹妹,学中文的,委托我帮着转介绍,就是想帮德佳免费校正文章,我觉得呢,我一般都是拒绝的,我的意思是你若是有心,你自己联系就是了,何必找我呢?另外,免费永远不是吸引力,你知道你为什么免费吗?不是说明你有诚意,而是你能力不行,至少自己不认可,大家不在意省钱,在意的是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我的文章也是有老师在帮着校正,每个月25篇,我给3000元,就当她有了一门副业,而且每天用不了多少时间,我觉得错别字校正只能是校正领域最初级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最难的其实是逻辑校正+风险教正,逻辑是否有错误?写某个点或某个人是否容易触碰高压线?或者引发舆论关注?

德佳跟我讲,其实敢收高价比敢高消费更难。(他是指大志做旅行应该收49800这件事)

我说,是的。

对于大志而言,他目前应该还没有这个胆量收49800,这里面有个关键性的心槛,就是会问自己,倘若有这样的骑行队伍,我参加吗?

他,可能不会。

但是,若有,我会。

我跟大志讲,你有空的时候,挨着跟每个人聊一句,让大家给你提一个意见,这样你可以快速地成长。

晚上,我跟宋毫一个房间。

他带了一沓A4纸。

上面写着一些名字和祝福的话……

我问,拍照用的?

他说,是的。

我问,你的亲戚朋友?

他说,算是最重要的人。

我问,有多少个?

他说,16个。

我问,每天发一个?

他说,差不多,就是我拍了照以后,发给对方。

我说,你这个做法,很容易把人感动的一塌糊涂,当年有个大学老师,她去看张学友的演唱会,用手机手写了两个字:懂懂。然后手持在现场拍照发给我,我好感动,不过呢,我后来发现,她不光给我一个人写了,我就觉得有些套路感。

他说,我每个景点只祝福一位,有唯一性。

我说,这点我要向你学习。

他说,哪,这都是跟董哥学的。

我说,我对朋友付出很少。

他是学金融的,搞的东西还是略高深的,简单一点理解,就是金融杠杆,但是又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些,有那么一点点高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