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弄2023
白话新闻信息,直解联播密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新闻  ·  南京江宁发布情况通报 ·  9 小时前  
光明网  ·  已致3死5伤!韩国一高速公路在建桥梁倒塌 ·  15 小时前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2 天前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2 天前  
新华社  ·  新纪录!90.2亿人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弄2023

20250215《新闻联播》文字版

三弄2023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15 23:47

正文

此条是联播文本全文,方便弄友们查看学习,对应的每日新闻联播解读欢迎关注👇🏻公众号, 联播解读 在另一条推送。

本期内容简介


  1. 1.习近平向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

  2.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科技加力赋能 绘就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3. 3.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圆满闭幕 李强出席闭幕式;

  4. 4.李强在黑龙江调研;

  5. 5.【新年新气象 奋斗正当时】先进制造业新春加速起跑;

  6. 6.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

  7. 7.各地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8. 8.服务业稳中有升 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

  9. 9.2024年机械工业多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

  10. 10.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

  11. 11.《哪吒2》在北美地区正式上映;

  12. 12.国内联播快讯:(1)我国在16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2)《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施行;(3)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4亿人次;(4)江苏2024年出口船舶破千亿元 居全国首位;(5)全国首条直飞东帝汶国际客运航线今日开通;(6)贵州草海越冬黑颈鹤数量创历史新高;

  13. 13.德国总统指责美国违反国际规则;

  14. 14.俄乌冲突持续 媒体称乌克兰拒绝美矿产要求;

  15. 15.国际联播快讯:(1)哈马斯以色列今天交换第六批被扣押人员;(2)巴西总统称将对等回应美加征关税;(3)美国1月零售销售额现2年来最大环比降幅;(4)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


习近平向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

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向非洲国家和人民表示热烈祝贺。

习近平指出,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卓然壮大。过去一年,非盟团结带领非洲国家,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积极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一致发出“非洲声音”,引领非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衷心祝愿非洲国家和人民在独立自主、发展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功。

习近平强调,2024年是中非关系蓬勃发展的一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中国和非洲开启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继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前列。我愿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推动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和“十大伙伴行动”,以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

0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科技加力赋能 绘就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眼下,全国春耕春管陆续展开,各地着力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探索,推动农业设施装备提档升级,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广袤的田野上,一幅“数字春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东北大粮仓,尽管还是一片白雪皑皑,但空中的遥感卫星正在对黑土地的土壤墒情和积雪情况进行评估。

在黄淮海麦区,冬小麦已陆续进入返青期。今年,多光谱无人机巡田加植保无人机喷洒,成为科技田管的“主力军”。

在温暖的海南南繁基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鉴定模型正在加速育种进程,这些即将收获的水稻种子将陆续北上播撒到田地中。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无论是召开座谈会,还是实地考察调研,他都对科技如何更好地支撑粮食生产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他强调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去年,我国启动实施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5.1公斤。今年,大面积单产提升仍然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眼下,各粮食产区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

今年,一批电驱高速精量播种机、丘陵山地拖拉机、山地玉米播种机等先进机型正加快部署向春耕生产一线,而迅猛发展的低空经济也在助力传统农业的提质增效。

在江苏徐州,无人机植保的使用范围从年轻人延展到60岁的种粮农民。在浙江龙游,无人机已经参与到农资的运输,极大节省了人力和物流运输成本。

今年,我国正在搭建农业科创平台矩阵,大力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在湖南,“大农科院”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在省级层面,将涉农的21个科研事业单位和2个科研辅助机构优化重组为15个科研事业单位和1个科研辅助机构。通过推进大跨度资源整合,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现象,形成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全链条创新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今年,更多的科技领军企业正在进入农业领域。在山东,这家农机企业自主研发的智慧农场AI大模型已经成为多个试点地区可以即时响应的“线上农技员”。

今年,围绕科技增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也将协同发力,推动高油高产大豆、高蛋白玉米、耐盐碱作物等急需品种的联合攻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有农场等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天空地一体化农业观测网络等建设,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用数据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5G、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进一步渗透,这个春天,中国广袤的田野将释放出更大的潜力,绘就现代农业的新图景。

03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圆满闭幕 李强出席闭幕式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14日晚在哈尔滨圆满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闭幕式。

在过去8天里,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运动员在这里突破自我、展现风采、成就梦想、收获友谊,以高超竞技水平和顽强拼搏精神,书写了亚洲冰雪运动新辉煌。中国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以一流的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赢得了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2枚金牌、85枚奖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闭幕式上,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分别致辞。霍震霆宣布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闭幕,并邀请四年后重聚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第十届亚冬会。

随后,举行了亚奥理事会会旗交接仪式。

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为观众带来8分钟的精彩文艺表演。

在短片《来时冰雪别时春》之后,主会场内芭蕾舞者与手提冰灯的孩子们翩然起舞,分会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主火炬塔“雪韵丁香”缓缓熄灭。节目《春暖亚细亚》呈现了一场热烈的“亚洲嘉年华”,回溯了历届亚冬会历史,向亚洲送出春意暖融的祝福。伴着尾声歌曲《太阳岛上》,气氛达到高潮。

出席闭幕式的国际贵宾有: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库克群岛总理布朗。

吴政隆、谌贻琴出席闭幕式。

亚奥理事会官员等出席闭幕式。

04


李强在黑龙江调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15日在黑龙江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用好特色优势资源,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激发冰雪经济活力,打造服务消费新亮点和经济新增长点,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李强首先来到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参观雪地漂移、滑冰场等。他说,要进一步开发当地冰雪资源,打造更多参与性、趣味性强的冰雪项目。李强走进“尔滨礼物”店,了解亚冬会纪念商品和当地特色商品销售情况。他指出,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物产丰饶,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讲好亚冬会故事,办好冰雪消费季等活动,开发更多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带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更好地把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哈尔滨新区冰上运动中心,李强听取场馆建设运营介绍,了解冰上运动推广普及等情况。他指出,刚刚闭幕的亚冬会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要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李强观看青少年滑冰训练,询问孩子们年龄多大了、训练多久了,鼓励场馆负责人和教练发现培养更多好苗子,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他指出,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退役运动员和社会各方面力量,鼓励更多冰雪场馆向社会开放。李强察看冰雪运动装备,强调要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开发更多满足群众需求的装备器材。

在哈尔滨文化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李强察看设计成果及文创产品,与设计团队座谈交流。他强调,冰雪经济的发展重在以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要充分发掘冰雪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入推进文体商旅融合,持续提升冰雪文创产品的吸引力。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创造出更多富有魅力、精彩纷呈的冰雪产品和服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影响力、竞争力。

李强对黑龙江省特别是哈尔滨市广大干部群众为亚冬会成功举办付出的辛劳表示充分肯定,希望黑龙江做大做强冰雪经济,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吴政隆陪同调研。

05


【新年新气象 奋斗正当时】先进制造业新春加速起跑

春节过后,全国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在这当中,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快起跑,抢占新机遇,谋划新未来。

上海的这个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这两天特别热闹,不久前刚到的100多名“新学员”里,有的在练习踢足球,有的在学打太极,这里就相当于人形机器人正式上岗前的职业技校。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火爆“出圈”,让不少企业嗅到了硬件装备的商机。在苏州高新区的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内,楼上研发、楼下量产,不到10天时间,一个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激光雷达模组样品就完成了。它的核心电路只有指甲盖大小,但却可以让人形机器人的3D测量精度、感知能力大大提高。

不光是机器人产业,今年以来,全国80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普遍保持高速增长。国家出台的设备更新政策也让制造业企业如虎添翼,激发出新潜力。湖南株洲这个全国最大的硬质合金产业集群里,这家企业今年一口气更新了3条绿色智能生产线,新上的21台自动机械手已正式投产运行。

山东青岛的这家智慧工厂今年开始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生产制造,平均每分钟就能下线约10台智能冰箱。

先进制造业再攀高。今年以来,不少地方明确新目标,拓展新赛道。广东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山东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等集群发展;浙江和江苏都提出,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正在加速起跑,开创新未来。

06


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

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家批复。至此,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获批,标志着我国重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蓝图已经绘就。

自然资源部表示,通过本轮规划,将发挥超大特大城市的区域发展引擎作用,引领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的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要形态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据了解,目前,全国省、市、县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基本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07


各地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地抓住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做文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在黑龙江,最近这段时间,亚冬会带动了冰雪旅游,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北国风光。位于亚布力滑雪场山脚下的青山村,高峰期日接待量近2万人次,村里利用闲置房屋扩建的主题民宿十分受欢迎。现在,青山村正在加紧打造集微雪道、滑冰场、屋顶咖啡、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融合休闲区。

走进吉林公主岭黄花村的君子兰产业园,温室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花农们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选出主推品种,运往各地市场,日均销售额达到30万元。现在,线下养兰、线上销售的产销模式带动了周边600多人就近就业。今年,当地加强农民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在河南社旗,近郊采摘游持续火热,游客享受田园乐趣的同时,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贵州榕江崇义乡,村干部、致富能手聚在一起,围绕“村超”流量如何导入村寨展开热烈讨论。今年,当地利用“村超”带来的超高人气,整合本地丰富的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资源,搭建“线上村集”平台。在四川井研,王村镇集体村的羊肚菌进入了采收期。工人们熟练地将羊肚菌从菌床上采下,再根据大小、形状、色泽等标准分拣,一部分精品直接供应市场,剩下的送往烘干箱做成干货珍品。当地将农业规模化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多元化建设特色种植基地,带动村民增收。

08


服务业稳中有升 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

2024年,我国服务消费供给加快提质扩容,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带动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2024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高3.0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7.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6.1%,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

2024年,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大幅提升了制造业等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集成电路设计、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企业营业收入都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

2024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2%,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8个百分点。随着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09


2024年机械工业多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随着“两新”政策及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我国机械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其中,产业规模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3.2万家,较上年增加1.1万家。

此外,增加值实现平稳增长。2024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工业0.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增长。

在产销方面,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机械产品中,72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对外贸易稳中有进。2024年我国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贸易顺差均再创历史新高,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第四年超过万亿美元,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

10


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到2025年底,90%以上的县域医共体将达到紧密型标准,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地积极建设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大力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为基层配备必要的数字设备设施,医联体影像中心已覆盖全国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推动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结果共享互认。

全国近90%的县实现县级医院派驻人员至乡镇卫生院全覆盖,近80%的村卫生室纳入了医保定点,进一步方便居民看病报销。同时,各地积极顺应居民健康需求,开展节假日门诊、中医康复等延伸服务,持续推进更多基层就医便民惠民举措,改善居民看病就医感受。

1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