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百行探秘
实用技能学习平台,帮你发现感兴趣的课程,成为更好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百行探秘

哈哈=滚?用手指点一点发现新世纪社交礼仪

网易百行探秘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8-23 21: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 / Milo

来源 / 简单心理(ID: janelee1231)

点击空白处出现惊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不断更新着的规则和界限,而我们,需要在这些变化中彼此触碰,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




前几天,我们发起了一个话题征集: 我们当下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有哪些新的社交礼仪?


以前只需要打“哈哈”就可以了,而现在,“哈哈”跟“滚”的意思差不多,“哈哈哈”是“好无聊”,“哈哈哈哈”代表“敷衍笑一下”。


你至少要笑到6、7个哈字才能表示是真的好笑,这变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社交礼仪。


而好像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社交中,类似这样的“潜规则”还有很多。


我们整理了大家发来的留言,总结成了《新世纪社交礼仪》,望周知~



符号和叠字,可能是送命题


01 @幻羽


如果跟你说话,你回复“嗯”或者“哦”,那基本就要关掉对话框了,但如果是“嗯嗯”或“哦哦”,就感觉还会想跟你聊天。


02 @废物Five



嗷嗷=噢噢>哦哦>哦。


嗯嗯>恩恩>嗯。


行嘛>行>行吧。


好嘛>好吗>好么。




03 @纸


反驳别人的时候加个 ,会显得你比较客气。



04 @神武鸡



如果是比较轻松的时候,一句话的末尾可以不加“。” 句号显得很生硬,可以选择用~、表情或者什么都不加来代替。


感受一下: 在吃饭。有事吗。友尽吧。


当然了也不要加太多感叹号!因为!会让人感觉!你情绪!很激动啊!


波折号偶尔加一下还行~也不要加太多了吧~会显得太随风飘摇了~尤其是工作的时候~如果合作方一直给我加波折号~真的会很想打他呀~


省略号也是一样的……每句话都加的话……感觉你这个人说话为什么……吞吞吐吐的……



让我们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结束谈话


05 @布鲁Blue



“我去吃饭了/我去洗澡了”的意思是:这个话题聊得差不多了,我觉得已经稍显尴尬了,在气氛攀登上尴尬高峰的前一刻我想刹个车,但这不代表我真的要去吃饭或洗澡喔。


所以如果你发现我下午三点跟你说我要去吃饭了的时候,请你就放我一马不要继续追问:“吃这么早呀?”可以吗…



06 @Actin



去做客,别人用一种特别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语气问你要不要留下来吃晚餐,就暗示:我们要吃饭啦,你是不是该走了?



07 @jessica liu



“我去吃饭了/我去洗澡了”的意思是:这个话题聊得差不多了,我觉得已经稍显尴尬了,在气氛攀登上尴尬高峰的前一刻我想刹个车,但这不代表我真的要去吃饭或洗澡喔。


所以如果你发现我下午三点跟你说我要去吃饭了的时候,请你就放我一马不要继续追问:“吃这么早呀?”可以吗…



08-10 @Jiwon529 @Bessy_Z @芷青儿



表情包三连击:


尴尬/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发表情包就可以了。



但发表情包不一定是要跟你斗图,可能是说话题可以结束了我还有事儿。



互发表情包几个回合,就代表聊天即将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终止~



初次见面,请多……保持距离


11 @Bill


别一见面就要求加微信行吗,更不要看着对方通过自己的好友请求啊……多尴尬啊。


12 @Tz



谁先加的微信,谁要先说第一句话,打招呼最好先自报家门。


你加的我你还问我是谁,朋友,删除按钮下一秒就要按下去了啊!


13 @越努力越幸运


不知道算不算...QQ上有个抖了你一下这个功能,我觉得刚认识的人用这个就不太礼貌。


14 @Jingt


工作之后感觉微信比较常用来工作,微博可能相对私人一些,所以如果不熟的话,能不能不要追着互关互关互关啊,给人留一片净土让我中二好吗!


15 @退堂鼓本鼓


想发照片或者是心情状态,能不能不要全平台同步更新???朋友圈微博QQ空间INS人人网知乎豆瓣哪哪都能看见你发的同一张自拍,你这是自动抓取吗?



回复才是新世纪的美德


16 @纸


朋友圈有共同好友的情况下,有多条评论,只要回复了一条,其他都应该要回复喔。


17 @球状闪电


有些人的手机就是单向用来找别人的。别人给他电话、微信、短信,一律找不到他。不知道这些不回复的人是真忙还是假忙……


18 @啦啦懒



一般遇到别人在微信上跟我提非常过分的请求,就晾着不回。几个小时之后再回,问他什么事儿,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的事儿已经解决了。


所以如果我没有爽快地、及时地答应的话,就代表已经拒绝了。


19 @Candice


不回别人微信前最好不要发朋友圈。


20 @Linda胖胖


打电话两次没接就不要打第三次,看到自然会回复。


21 @女巫



讲真,及时回复别人的消息,很容易拉升好感度。


当然,我不是站队#谈恋爱时,男生一定要及时回复女朋友的短信/微信#党。


这里的及时,是说你看到消息并且有时间回复,就发个消息告诉对方。 如果消息来的时候你正在忙,回复个“稍等,在忙”或者“稍等,一会儿跟你说”,对方心就安了。


如果看到消息已经是半小时或者两三个小时之后,可以回复个“不好意思,一直在忙”或者“不好意思,刚看到”,然后再根据有无时间/是否方便,决定是聊个两句还是再约时间细聊。




停止尬聊,从我做起


22 @铁T



在吗?有空吗?忙吗?睡了吗?……


这么大个人了有啥事儿不能直接说出来啊,说出来我才好决定我“在不在”啊。


这么问真的是让人害怕,谁也不知道对方到底要干嘛,要问什么事。


未知的恐惧令人瑟瑟发抖QAQ


23 @萌妹几


微信对话框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请发出来不要让对方等了很久却什么也看不到。


24 @你怎么还不叫我吃饭啊


微信有语音聊天功能,这和打电话是一样,不要突然发过来邀请,要提前问一下别人方不方便,是不是有WiFi。对方按了拒绝就代表不方便,不要再打啦


25 @木槿


发语音时,尽量先问一句对方,方便发语音吗?



26 @华新


不要直接发小视频过来,还不做任何内容介绍。


27 @多喝水


请不要在别人发的朋友圈底下和另一个人聊天聊好几屏好嘛!下次我真的直接删掉这条朋友圈喔!


28 @葳蕤妖二



遇到别人转发或者迷恋的东西,除非涉及道德底线,否则再不喜欢也不要随意评判。


通用句式“只有我觉得xxxxx吗?”


对只有你。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还有,别人借用设备登录后,记得消除登录信息。


29 @萍。


办公室和别人说话时不要盯着人家电脑屏幕看,最好侧身交谈。


30 @腻腻


单身狗,考研狗,加班狗…都是自嘲,只能用于自己,不宜用于别人,望周知。


31 @黎彦Yan


坐连排凳子别抖腿。



32 @HH


朋友圈三天可见真的是太让人生气了,要么你还是屏蔽我吧:)


33 @诺斯然


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即使是朋友的。


34 @子规


别人买了一个东西,你觉得也很好看,很适合,你想买,最好不要买同款。如果一定要买同款,最好可以先跟那个人打个招呼,问问她介不介意。


35 @来一起晒太阳~


给你看相册,不要左右翻。


36 @L


表达对别人的尊重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摘下耳机,两边的那种。


37 @XX



脱下耳机是新世纪的脱帽礼。


没有其他示意或提醒下就直接摘下别人耳机的行为不亚于脱人衣服。


把自己的微信语音、视频声音不停地用外放播放出来是对别人听觉的严重污染。


38 @小瓜


排队的时候,就算人再多,但能不能不要用身体紧贴着前面的人!请保持最起码的安全距离好嘛!





人际交往中,“有礼貌”可能是最低的要求了。


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是所有人能够很敏感地“读懂空气”,但至少,最起码,要懂礼貌。


然而,社交方式在不断发展的同时, “有礼貌”的定义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第一,以前普遍遵循的礼貌和规矩,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人添加了附加含义,而偏离原意:


比如微微一笑以表敬意,可能现在看来却十分迷幻;“呵呵”过去真的是正经笑声,现在却是嘲讽第一词汇。


另一方面,从前被认为是“没礼貌”的举动,因为时代的变化,也变得可被接受。


比如聊天随时开始和结束,没有正式的招呼和再见,在微信中就是常态。



第二,因为当今的很多交流从线下变为了线上,因此沟通中的许多非言语线索(表情、语气、肢体)就被过滤掉了,表达礼貌的态度就更加困难。


因此我们产生了表情包、颜文字、去弥补那些消失的非言语线索,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礼貌。


所以做这个征集的目的,也是想要引起一些思考,社交工具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革新,它也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社交行为,塑造我们的个人边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不断更新着的规则和界限,而我们,需要在这些变化中彼此触碰,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


最后,送上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让我们以表情包愉快地结束交流。



-END-


关注公众号 简单心理(janelee1231),阅读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


点击 “阅读原文” ,积极向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码农翻身  ·  什么是企业应用?
8 年前
金融读书会  ·  研究生了,你会查文献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