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案例分享,也不介绍设计师,而是跟大家安利一部日本的
儿童
设计教育节目
——
《啊!设计》
。
《啊!设计》是一部将我们日常的事物以“设计”的角度重新思考,以向孩子们传递“设计的有趣之处”,并进一步培养“设计的视点和感性”为目标的节目。
虽然是做给小孩子看的节目,但是作为一个大人来看的话,也会从节目中发现许多的惊喜。
这个每集只有15分钟的短视频,每一集有四到五个单元。自2011年放送以来,添加了更多有趣的设计单元。
下面挑了4个最有代表性的单元介绍给大家。
拆解这个单元是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拆解成自身最小单位,最后进行规整地排列。(这一单元据说是强迫症的最爱。)
通过这么一个单元,节目所表达的理念是:
拆解是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拆解我们熟悉的水果橘子还有葡萄,水果要怎么拆解呢?看看节目里怎么拆。
▲拆解过程通过定格动画向观众呈现出来
▲橘子拆解图
▲葡萄拆解图
素描这一单元是邀请12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同一物品,在不同角度进行素描。
▲就算是相同的物品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用他们不同的画法,最后的作品也不一样。
▲12副素描最后的呈现效果
天马行空的形式是质疑平常生活中事物现有的设计状态,通过一系列推翻论证后,发现的设计状态是合理的。比如说,为什么电话上的电话线卷得跟麻花一样,就不能简洁一点设计吗;浇水壶的长嘴位置出水太少拆掉可不可以呢。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这是我们的常见的排提款机队场景,从视频来看只排一条队,队伍很长呢,这不是要排很久吗?
让我们把队伍换成两排吧,这样每排队伍的人龙变少,排队也不必等太久了。
排了一会儿,红色这排队伍居然一动不动的,而隔壁蓝色的队伍一个接一个地排完了队。
原来每个人的进度不一样,遇到前面是转账流程比较多的或者是不大熟悉操作的人,那只能在原地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的队伍顺畅地前进。可这样太不公平了,只是想要取下钱而已,为什么要在这一排等这么久呢?
啊!既然有人慢有人快,那不如把快和慢的人分开排。耗时少的人就去排“快的”一排,耗时多不会操作的人就去排“慢的”一排。
可是,“快的”一排人龙好多,也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又不想排到“慢的”那一排,也要等很久。
啊!改回原来的一排,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只要两台提款机有空下来的,后面排队的人就能补上去了。先来先用,对大家来说都很公平,队伍也很顺畅呢。
请到的设计师都是日本不同邻域的设计中数一数二的设计师们,跟大家分享他们的设计理念,有
深泽直人、仲条正义、祖父江慎、伊东丰雄等等。
每期的采访问题都不变,铁打的三个相同问题:
最为满意的设计师是什么?
您认为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何才能在设计上更进步?
虽然是三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但是每位大师的回答都能给人以启发。
您认为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应该是针对人们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来做一些思考。好比说,椅子是拿来坐的。而我们有时候会很习惯地就把外套挂上去。所以说,脑袋想出来的设计,往往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衍生出不同的用途。这就是设计的乐趣所在。
如何才能在设计上更进步?
在设计之前,我们先想一想,我们通常会有哪些习惯动作。比如说,我们现在手上正好有一把伞。当我们要放下他的时候,通常就会把它靠在墙角。这是因为我们不希望让伞滑到或是倒掉。所以当我们要来设计伞架的时候,就得先想想我们的习惯动作,以这个作为参考来做设计。这么一来的话,就可以说八九不离十了。
最为满意的设计是?
是一辆专为展览会设计的“微笑小车”。我常想如果车子会笑那会怎么样。于是就设计出了这么一辆车,就像所看到的这是一辆带着微笑的车。车身用的并不是硬邦邦的金属,而是用柔软的纤维做成的。所以让人感到非常柔和。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开车人的好心情能够透过这辆车的表情传达个路上的行人,所以就有了这个设计。
如何才能再设计上更进步?
“如果这样的话会怎么样”。
如果住家附近就是机场,那出国一定会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