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永恒的主题
围绕房子的生意也经久不息
今天不讲正儿八经的科普,除了不是俺重点关注的领域,也太累人,只挑几点俺觉得有意思有表达欲的讲。
虽然不是房地产圈的从业人员,但架不住洒家房圈朋友多啊,哪怕俺啥也不主动去了解,单单看看朋友圈和群消息掌握的“深喉猛料”就恐怕要超过90%的人。
话说俺有个小癖好,但凡去一个新的城市,都会抽空找几个置业顾问去看看房子,这是个小窍门,深入观察一个城市单单走马观花逛景点压马路是完完全全不够的,浅得很,要想深入,那就多走几个小区,从不同的楼层不同的窗户去观察一个城市,加上旁边置业顾问专业高密度的信息输入,你可以很快建立起对一个城市的立体认知。
不够尽兴的话,还可以请你觉得最专业的顾问吃个大餐,转个场喝喝酒,你啥都不问人家都会主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都太孤独,一顿饭下来,你耐心地倾听适时地给以称赞,哪怕你不买房,都够称兄道弟的了。
1,现在炒房挣钱吗
炒房其实是个体力活,要看大量的房子,要搞贷款,要稳现金流,要节衣缩食,要忍辱负重。
反正,很典型的要想人前显贵就要人后受罪的行当。
对炒房客,俺大多数时候的情感都是同情和悲悯。。。。在他们收菜之前,跟他们吃饭俺都一般抢着买单。
就我的认知来讲,cf在5年往前是个非常好的项目,虽然有点像练
葵花宝典
,但当时来讲哪怕有取舍练了也很值。
但现在,很鸡肋,算投资选项里面的上古玩具。
赚钱速度大不如前(例如深圳限售3年改5年,请问你的青春有几个5年?),风险骤增,不管是选酬难度还是交易成本都大大提高,闭着眼睛买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当然,现金多买了对冲通胀仍旧是不错的选项。
前几天看到老友文章中提到,学会“炒菜”让你赚到1000w让你升阶,俺当时就感到一阵心酸,1千万这年头能干啥?
如果一个行业的传销口号都堕落到赚1000w了,它就真的是没落了。。。。。
炒币2年可以赚1亿,你说现在炒房挣钱吗?
2,房圈还有没有刁钻的角度赚钱?
有
现在各地限购限贷的政策层层加码,本来买房应该跟买菜一样简单,但活生生被人为套上了各种枷锁,已经让这件事变得异常复杂和难搞。
难搞背后就是商机啊。
因此帮着买房子就是一门很好的生意,尤其是一线城市,总价高,卖一套房的佣金可能都赶上人家咔咔猛干一年的收入。
如同法律越繁杂的国家,律师收入就越高。
做升级版的中介,当置业顾问做管家公司,为买房客、投资客提供全链条的服务支持,是很好的路子。
另外还可以拓展下知识付费,搞搞课程做做社群教别人买房子炒菜,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你现在还感觉目前cf赚钱很猛,可能就是遇到这些行当的从业人员了,他们是行业门面最后的卫兵。
说句题外话,经常有人问外行怎么去实操营销,俺常给的一个答案是去卖房子,各种销售里面卖房子可能是最好的选项,门槛低收入天花板高。
3,互联网人有没有好的切入角度?
有
围绕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买到房子为出发点提供信息和服务。
一般来讲90%的群都是死群垃圾群,业主群是少数秩序井然并有一定活跃度的社群,活跃背后意味着关注意味着流量意味着钞票,围绕房子提供信息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切入点。
互联网嘛,无非拿信息和连接做文章,中小玩家自然就是做地产行业的垂直自媒体了。
去年洒家在群里聊过这个话题
目前有个很大的机会,虽然一二线城市地产垂直号不少,但水平都偏低(很多野鸡号数据维护都不懂排版也不堪入目),而地产类的价值远高本地生活美食之类的账号,开发商普遍比较喜欢砸钱投广告。同时用户粘度高,发个东西,相关业主很有分享热情。
大伙儿可以搜一下城市名+楼市内参、房产内参、房产在线、置业等关键词,或者叫中介朋友推荐,观摩下你们当地的地产号最高水准,一般来讲只要是县城以上的城市都可以做。
每个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盘上市,地产开发商一般财大气粗加推攻势一波接一波,地产号几乎是各垂直领域里面广告收益最稳定最高的。不知道各位日常有没有注意观察,城市里大型户外广告基本都是地产广告。
很多地方的地产号,阅读三五百但仍旧天天更新,图啥,有钱赚呗。
内容实际上也是非常好生产的,政府相关机构每天都会披露大量信息,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出让、楼盘备案价,都是非常好的线索……作为本地号,还可以用无人机隔三差五搞搞航拍,往业主群里一发,分享率好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