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K叔。
「三天读书复盘特训营」明天(7月16日)就正式开课啦,还没有报名的同学,务必抓住最后的报名机会哈!
这三天里,讲到的都是我们需要夯实的基础能力,如果你最近
状态不好,拖延内耗,无法专注
,那么强烈建议大家加入。
原价199元,
公众号读者福利价:1 块钱
,1 块钱可以听到三节直播课。
课程包含:如何利用OKR制定目标,如何深度复盘,如何高效读书。
7月16日—7月18日上课
,大家想加入的,直接
扫码下单
,
下单后记得添加弹出来的二维码,那是我的运营助手小K同学
,今天(7月15日)她就会拉大家进群。
同时给大家送一份福利——
《从0到1实现月入6位数的副业干货笔记》
,大家先
预约直播
,明天中午11点,进入直播间就可以领到了哈。
亚马逊森林深处的马鲁博,是个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
去年,通过马斯克的星链,他们终于通上了网。
本以为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结果没想到原始部落也逃不出互联网的诱惑。
一开始其实还挺好。
他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直接电话、视频;
遇到紧急情况,也能直接打电话求助;还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至于封闭、脱节。
但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一些孩子开始沉迷电子游戏,甚至在现实中模仿射击。
一些年轻人沉迷网聊、八卦、短视频,一刷就是一下午。
原本每天大家只会想着如何打猎、捕鱼、做彩绘、串珠……但现在大家都变得懒散起来,有事没事就拿出手机,根本懒得去工作。
这和他们族长原本的预想完全不同,最后他决定,分时段断网,坚决防止大家沉迷。
这个结果,让我想起一句话:
“未来,只有特权阶级才能进行数字戒断。而80%的底层阶级将被零工经济绑定在智能手机上。”
想想你自己,你有多少时间没有沉下心读完一本书了?
你是不是也会忍不住拿起手机,一整天都泡在网上?
社会学上有个词,叫做“奶头乐陷阱”。
指的是社会上20%的精英,正在用各种娱乐、游戏以及刺激性内容为80%的人“塞上奶嘴”。
这些内容让人沉浸其中、无暇思考,使得他们永远锁死在底层,而那些精英们则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如今互联网或许就是新型“奶头乐陷阱”。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被“绑架”,却还浑然不知。
或许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拉闸断网”的人。
未来只有能做到“数字戒断”的人,才不会沦为算法的奴隶。
掌控时间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她在备战研究生考试。
可最近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
以前她看书,一看就是一整天,可如今翻上几页,思绪就开始不受控制地飘向手机。
刷题只刷一会,就开始想东想西,只要手机一震动,就忍不住想要点击。
每次心里想着,就看两分钟,然后一定专心复习。
结果,打开了微信,翻看了几条信息,就被朋友圈里的动态吸引。
接着,刷到了微博,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视频,又忍不住点开了抖音……
就像古时候的皇帝批奏章一样,必须每个app都“审批”一番。
而时间,就像被施了魔法,明明感觉才过了十几分钟,结果一小时过去了。
等回过神来,原本的计划又被打乱,又得加班加点。最后,一天过去了,什么
事也没干。
我想,像她一样的人不止一个。
互联网太懂我们了。
想买什么东西,点开购物软件就给你推;爱看什么内容,批量推送。
刷不完,根本刷不完,各个app,比你的亲人都了解你,精准抓住了你的喜好,让你越刷越兴奋,越刷越沉迷。
可后来才知道,这是精心设计的算法陷阱。
各种无意义、具有爽感的信息,占据了我们的时间,不仅让我们没时间去工作学习,更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了惰性,越来越懒散、浮躁。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痛定思痛,决定做出改变。
复习时强制把手机关机,卸载了那些消耗时间较多的APP,并且设定了严格的时间表约束自己。
起初,她非常不习惯,每天都处于极度焦躁和无聊中。
但强逼着自己坚持,很快就发现了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看几页资料,心就飘远了,但后来远离了手机,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躺在床上,短视频一刷就浪费一天。而现在缩减上网时间,一天的时间都变长了,甚至还能空出时间,去阅读、健身、学习新的技能。
让人成瘾的数字时代,真正的赢家都能夺回时间控制权。
对于底层的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
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最后就会得到什么。
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应该在虚拟世界中被消磨,一旦沦为算法的奴隶,你就只会成为现实人生中的输家。
找回思考力
上周去朋友家做客,看到这样一幕。
他的孩子在做作业时,遇到了不会做的题,直接掏出了手机,打开了搜题软件,拍照上传,几秒钟后,答案就出现在屏幕上。
更荒诞的是,遇到了一个复杂的计算,孩子立刻呼唤出了语音助手,直接询问,秒得答案。
整个过程,既高效又简单,但我心中五味杂陈。
网络时代,学习方式也在变化。
过去面对难题时,我们会翻阅大量资料,甚至花费几天时间去理清思路。
这个过程虽然漫长而艰辛,但正是这种深度思考锻炼了我们的大脑,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如今,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就连成年人也越来越依赖搜索引擎和各类AI智能软件。
不懂的、不会的、不知道怎么办的,都去网上搜寻现成答案。
我们不愿意主动思考了,也思考不出答案。在数字产品的包围下,思考力正在被悄悄侵蚀。
而可怕的是,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人们很容易就被牵着鼻子走。
今天看到一个观点觉得有道理,明天刷到一个对立的观点,也觉得说得不错。
当缺乏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人们的逻辑思维正在被吞噬。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失去判断力,很容易被煽动、被利用。
之前看过一句话:
人们创造了工具,结果工具反过来塑造了我们。
网络时代让很多事变得简单。
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去选择困难模式。
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一个理念,名叫“用进废退”。
指的是生物的器官或能力,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如果不常用,就会逐渐退化。
学习、思考都是反人性的,人类的大脑天生喜欢轻松和舒适。
靠着百度一下,永远拿不了诺贝尔奖。
我们能轻易获取的信息、知识,都是别人思考的结果。但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舒适区里,就很难有所作为。
越是发达的数字时代,我们越需要找回自己的思考力。
读一本好书,看一篇深刻的文章,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对话……只有不断学习、思考的人,才能不断进步。